1. 作业标题: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和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点击此处下载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音乐王怀坚

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

提交者:钱睿     所属单位:海丰县红城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5    浏览数:2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歌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有效的途径。普通高中歌唱教学应在九年义务教育的音乐教学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要培养发展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演唱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是他们能够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

本课正是依据音乐课程标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师生学习、生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学会各自声部的演唱。并给本班会演奏乐器的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利用学生的特长来辅助教师完成本节课三声部演唱的教学内容。在课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才是真正的参与者、学习者、实践者。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歌唱模块第二单元内容合唱实践。如何使学生更好的学唱歌曲、高效率的学唱这首三声部的合唱作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学生猜唱旋律、充分利用本班学生艺术特长资源,会演奏乐器的同学领奏各声部旋律、分组分声部学习,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合唱《同一首歌》三声部的学习。

《同一首歌》由陈哲、胡应节作词,孟卫东做曲,创作于1990年。中央电视台在亚运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节联欢晚会和各种演唱会上演唱,受到热烈欢迎。歌曲表达了在改革开放年代,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真诚愿望。唱起这首歌曲可以充分抒发对心中友人的深情厚谊,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向上的信念。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

歌曲为F大调,4/4拍歌曲结构为带再现的二部曲式。A段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1-8小节)音乐流畅、平和、主体深沉凝重,第三乐句(9-16小节)是这个乐段的的小高潮接着连接第四乐句结束。B段也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17-20小节)从高音开始造成柔和的色彩和热烈的气氛,力度逐渐加强的处理,形成全曲的高潮,抒发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并与A段形成对比..第二乐句(21-24小节)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并有升4音的出现,形成暂时的离调,力度减弱处理使情感进一步深化,体现发自内心地的倾诉。第三乐句(25-28小节)是A段的变化再现,第四乐句再次抒发出人们兴高采烈的喜悦心情。B段音乐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思想--我们向着同一首歌迎接新的辉煌。歌曲在祥和、喜庆、的气氛中结束。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学习主体是高一年级普通教学班学生。学生没有受过视唱、声乐技巧的训练和指导。在课上没有接触过真正意义上的合唱学习。

(三)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式:教师引领学生用猜唱曲谱的方式进行二声部学习,利用会演奏乐器的学生分组领奏各声部旋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分别进行指导。

2、教学手段:师生共同参学习、学生分组自主合作学习。

(四)教学准备

音乐教室、钢琴、音响、学生自备乐器

三、教学目标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唱《同一首歌》的过程中了解歌曲内容,增进师生和学生间的友谊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初步了解、培养对合唱的爱好、感受合唱魅力。

2、过程与方法:

学唱环节用猜唱学习二声部旋律,并采用学生乐器领奏进行二部、三部合唱的学习。

3、知识与技能:

在歌唱过程中训练学生视唱听音、感受和声音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唱《同一首歌》1到32小节处。

2、难点:歌曲二、三声部学唱时声部的音准。

四、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导入:师生聊天引出本课----以猜唱形式学习第二声部旋律----填唱歌词----二声部合练并感受和声----学生分组三声部学习----巩固所学各声部学习交流----三声部合练感受合唱魅力----教师小结

五、课堂实录

课前准备:

为学生创设音乐课堂的氛围,为课上学习内容的导入作了铺垫。

教师:播放《同一首歌》合唱录音(并出示幻灯片:让我们同唱一首歌)

学生:在《同一首歌》的歌声中进入教室并欣赏歌曲。

(一)导入

随着《同一首歌》歌声的结束,师生亲切的相互问好,老师把学生带进了融洽和谐的音乐课堂氛围中,并和学生以聊天的形式自然流畅的切入了本课的主题,歌曲《同一首歌》。并引导着学生演唱了歌曲,熟悉了旋律并及时给学生以鼓励,随后师生共同确立了本课学习任务学唱合唱曲《同一首歌》1-32小节部分。

教师:上课,同学们好。

学生:老师好。

教师:同学们还能给我更亲切的声音吗?

学生:(亲切的问候声)老师好。

教师:谢谢同学亲切的声音。我们踏着优美动听的歌声又一次来到了我们漂亮的音乐教室,课前同学们听到的这首歌叫?

学生:《同一首歌》。

教师:非常好,看来同学们对这首歌很熟悉阿!那大家能唱一唱吗?试一试?

教师钢琴伴奏。

学生:集体跟琴演唱《同一首歌》。

教师:同学们演唱的很整齐基本能够演唱下来。请同学们看一下歌词第8小节“每一个角落”“角落”的节奏。(教师范唱)

学生:集体演唱准确掌握。

教师:刚才同学们演唱的声音非常整齐,能看出咱们班的凝聚力很强啊,这一点正是合唱最需要的。前面我们演唱《同一首歌》是单旋律,那同学们看看我们的歌篇是一个旋律声部吗?

学生:不是。

教师:那好我们今天就共同完成合唱《同一首歌》1-32小节部分。

学生:翻看熟悉歌谱。

(二)二声部学唱

(1)猜唱

在师生共同确定了本课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并没有急于让学生学唱二声部,而是再一次调整了课堂气氛用鼓励的话语表扬了学生关注优秀的通俗音乐作品,并再次激励学生老师要考考同学们耳朵的功夫,音乐的听力如何,使学生饶有兴趣的跟着老师课堂的教学节奏进行,随后老师让同学们来猜唱填唱出黑板上老师早已写下的不完全谱例。同学们在老师钢琴弹奏的引导下分两小节进行猜唱,并准确的猜唱出了唱名。这一环节不仅是为调节课堂气氛更重要的目的是用听唱、“猜唱”唱名的方法是使学生学唱了歌曲的第二声部旋律,同时在课上培养了学生听音、视唱的能力。

教师:这首歌的1--8小节我们还用学习吗,同学们的音乐素养很高啊,很关注当今优秀的流行歌曲,下面想考一考同学们的耳朵的功夫,音乐的听力如何。

请同学们看一看黑板上出示的谱例是完整的吗?

1--35︱4.︱543︱#1---︱2.2︱5|776︱︱学生:不是。

教师:那下面请同学们把谱例填完整,怎么填呢?我们来猜一猜唱一唱。

教师:钢琴弹奏第一小节1--35︱

学生:跟琴演唱

教师:弹奏第一、二小节1--35︱4.44-︱

学生:集体猜唱出︱4.44-︱演唱

学生:集体演唱1--35︱4.44-︱

教师:弹琴学生猜唱

学生:准确演唱

教师:提示强调变化音“#1”的音准演唱。

学生:准确演唱1-4小节。

教师:学生演唱同时填写出猜唱的音名。

教师:同学们的耳朵太厉害了!(向同学们竖起大拇指)

教师:弹奏2.234︱5432-︱

学生:跟琴猜唱

教师:弹奏学生:集体猜唱

教师:要求学生背唱

学生:完整背唱。

学生:准确完整唱出猜唱旋律。

(2)填词演唱

学生们准确的猜唱出了教师预先设下的“埋伏”,让同学们自己唱出了味道。引出了《同一首歌》二声部的填词演唱学习。同时为更好的让学生掌握二声部,这里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巧妙的利用了本班有会演奏乐器的同学这一教学资源,为低声部同学用圆号领奏旋律,用长笛为高声部领奏,学生们准确的演唱出二声部。达到了帮助学生巩固旋律与音准,在合唱学习中解决了声部容易跑调问题,在通过多次的演唱,复习巩固了已学歌曲,学生们顺利的记住了词曲培养了学生音乐记忆的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又关注了学生的歌唱学习,不仅学会了自己声部的演唱,在演唱中提出了歌唱姿势演唱的声音状态等给学生以歌唱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敢于歌唱,敢于大胆表现对歌曲的理解。

教师:同学们唱完这段旋律唱出点味道了吗?刚才猜唱的这段旋律在哪里呢?

学生:《同一首歌》的二声部。

教师:是哪个声部演唱的呢。

学生:男女低声部。

教师:这一声部有难度我们集体来填词学唱这一段。

学生:填词演唱。

教师:同学们太厉害了!竟然一遍能直接填词演唱。刚才高声部的同学帮助低声部演唱,下面高声部演唱自己声部,两声部合唱。

教师:弹奏高声部旋律。

学生:高声部演唱:“甜蜜的梦啊谁都不会错过,终于迎来今天这欢聚时刻。”

教师:我们进行二声部合唱,男女低声部由某某同学用圆号领奏帮助我们演唱。

学生:二声部合唱。(低声部圆号领奏)

教师:再次演唱时低声部注意聆听圆号声音,高声部同学会唱了能不能把歌唱美一些呢。

学生:再次二声部合唱。

教师:低声部同学唱得非常好,把高声部有些带跑了,下面我们请某某同学用长笛领奏高声部旋律。

学生:圆号领奏男女低声部再次巩固演唱。(长笛准备定调时)

教师:发挥我们同学们的特长来帮助我们学唱这首歌。

学生:集体演唱二声部长笛圆号领奏。

教师:刚才同学们演唱时声音有些不积极,注意我们的歌唱的姿势,要唱给人听把声音送出去。

学生:再次饱满的声音演唱二声部。

教师:指挥学生演唱

(3)二声部合练

这节课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合唱曲学习,教师在引领学生学唱歌曲的同时,有意识的让学生了解了合唱的相关知识。并在学生能够完整合唱二声部后,教师又要求学生演唱中关注另一声部的音响,并多次合唱体验,使学生初步感受和声感受了合唱。并在学生有意识的关注和声合唱音响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合唱指挥、了解指挥基本的手势。

教师:我们能背唱下来这段吗,我们完整演唱1--16小节。老师演唱1-8小节提示,看指挥,唱到二声部时注意听各自声部领奏的乐器。

学生:演唱,同时教师用手势提示音乐表现。

教师:刚才同学们演唱了二声部,那我问低声部同学,听到高声部的演唱了吗?

学生:没有。

教师:下面我们在演唱时能不能关注倾听一下另外声部的声音,自己演唱自己声部还要感受倾听另外声部的演唱,这才是合唱队员的功夫。我们也来试一试?

学生:演唱二声部。

教师:问听到另一声部的声音了吗?

学生:听到了。

教师:我们再次感受合唱。

学生:演唱。

教师:好了我们刚才体会到了合唱的魅力,就是要要求我们训练自己的耳朵,要一心。

学生:二用。

(三)三声部学唱

(1)布置学习任务

学生们合上了二声部后很兴奋与激动,这时老师“趁热打铁”提问:同学们这首歌的高潮部分出现了几个声部?“随之引出歌曲三声部的学唱环节。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转变了传统歌唱的教学方式,利用本班学生会演奏钢琴、长笛、圆号、这三件乐器领奏三声部旋律学生分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学唱三声部歌曲。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以比赛的形势激励学生。新的学习形式学生们感到了新鲜与刺激,有了学习的兴趣。在老师的组织下三个声部的学生在三件乐器的带领下展开了学习。巧妙的地解决了合唱多声部学习的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看一看歌曲的高潮部分出现了几个声部?

学生:(看歌谱)三个声部。

教师:好,下面我们分组学习三声部,考一考大家看哪个组学得最快。这里男女高声部一组由某某同学长笛领奏,咱们组旋律已经熟悉了那我们一会看看你们能不能把歌唱得更美;男低声部一组由某某同学圆号领奏学习;女低跟钢琴学唱;各省部长负责我们分组学习,大家加油啊!

(2)分声部学习

三个声部同学分三组在同一音乐教室不同地点,由三名同学用乐器领奏本组声部旋律学唱歌曲。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在三声部学习中教师依次走进每一个声部分别进行了两轮的学习指导,在这同时其他两个声部自主学习学生学习情绪高涨。第一轮教师对男低、女低声部歌曲乐句中个别字的音准进行了指导学生认证的学习演唱,对男女高声部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演唱声音的要求并要求学生背记歌词。第二轮指导中教师检查了男低声部的演唱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男女高声部中要求了音乐的表现把歌词唱美,女低声部“啊”字演唱注意时值节奏。

教师:(第一轮指导)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男低声部演唱乐中“洒、风走、世”字演唱中的音调。

男女高声部:要求旋律的起伏、表现音乐。

女低声部:提示“洒、走、遍世、角落”演唱中的音调。

教师:(第二轮指导)

检查男低声部的演唱

男女高声部:要求声音辉煌歌颂的形象并注意旋律的起伏,能不能背唱下来;

女低声部:演唱25-32小节“啊”字演唱注意音符时值、换气和旋律形象。

(3)各声部学习交流

这时教师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分声部检查学生小组学习的成果并进行了学习交流。学生经过小组自主学习和老师两轮的指导后,已经基本学会各自声部。而这时也在于让学生的嗓音得到休息,同时还加强了学生各声部对词曲的记忆与各声部音准的训练,也再次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男低声部跟圆号演唱声音很美(学生们为他们鼓掌);

女低声部跟钢琴完整演唱;男女高声部跟长笛演唱。

(4)三声部合练

教师分声部的检查了同学们的演唱之后顺理成章的进入到了三声部合练阶段,向本课的最终教学目标迈进。为了更好的完成三声部合唱,教师没有急于三声部合练,而是把三声部这一部分成两个小乐段先进行(17--24小节)的合练。再一次对两个有难度的男低、女低声部进行巩固演唱同时让学生感受和声音响。之后又逐渐加入女高音领唱与女低声部、男低声部合练。在男低女低声部同学音准、声音具备的情况下,进行第二段25--32小节的合练在一段中加入了男女高声部,在演唱中教师再次强调各声部音准、歌词旋律的记忆,并用指挥手势提示学生演唱。随后进入到三声部合练。合唱中教师再一次让学生关注合唱音响的同时又让学生认识了解到唱好合唱各声部音色的重要性,并对男低音的音色进行了要求。学生的范唱老师形象地比喻,学生唱出了感觉唱出了男低的声音,同学们感受到了男低音色的美妙。在这同时也是教师再一次调整课堂气氛,其余声部也得到了休息。之后先是男女高与男低声部合,再加入女低声部,17----32小节合唱教师指挥。

教师:请同学们回到座位上我们合练。我们先女低声部+男低声部合练

学生:女低声部+男低声部合练。

教师:女低声部演唱的声音小了,两个声部不均衡了,我们女低再唱一遍。下面三个声部我们合起来。(教师钢琴分别给出三个声部起始音)

学生:男女高声部+女低声部+男低声部合练(圆号、钢琴、长笛各自领奏三个声部旋律)

教师:下面我们女低声部+女高声部合练,其它声部休息并注意聆听

学生:女低声部、女高声部演唱。

学生:女低声部再次跟钢琴演唱(练习巩固女低声部)

教师:请一名女高同学与两个低声部合练。

学生:演唱17--24小节。

教师:好我们再请女高于低声部再合一遍,男低女低声部同学演唱时记忆旋律,男高声部同学聆听。

学生:女高与低声部再次合练17--24小节。

教师:我们继续往下进行看一看25--32小节范唱各声部旋律。

学生:三声部合唱。

教师:刚才同学们唱得不错,下面我们在合时能背唱吗?

学生:学生哼唱自己声部。

学生:再次合练多数同学看老师指挥手势(平缓抒情的手势“同样的感受…..”手势气势磅礴跌宕起伏“同样的欢乐…..”)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完整三声部合练一次,女低音再唱一遍巩固一下旋律,在钢琴位置演唱。学生用乐器领奏各声部旋律,各声部同学跟唱歌曲。

学生:女高音与男低音合练。

学生:在老师指挥下全体合练17--32小节

教师:刚才同学们的演唱三个声部能合起来了,我们再唱时能不能注意倾听另外声部的演唱呢,(老师跟各声部起始句)并指挥学生

学生:再次演唱看老师指挥。

教师:下面我们其他声部休息一下,男低音同学能不能把声音唱的更美,

学生:男低集体演唱。

教师:找一名男低音音色的同学做示范演唱。

学生:男低音集体演唱。

教师:我们男低音的声音要象每个人要唱成三百斤的感觉,强调男低音音色(浑厚低沉)我们来唱一下。

学生:演唱体会男低音音色。

教师:下面我们男女高与男低声部合一下。

学生:男女高+男低声合唱。

教师:下面女低音加入(教师提示起始句)

学生:三声部合唱17----32小节同时教师指挥。(手势辉煌歌颂、抒情平缓、气势磅礴、)

(5)1-32小节合练。

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出色的完成了三声部合练后,为给学生学习的完整性再一次复习所学歌曲,加强各声部学生对词曲的记忆。进行1-32小节完整演唱。给学生以信心,出色的完成了这节的学习任务。

教师:我们刚才唱得非常好,我们能不能从歌曲开始演唱到这儿,看哪个声部能坚持到最后。

学生:各声部同学在老师指挥下跟乐器完整演唱声部合唱。1-32小节

教师:我被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所感动,谢谢同学们投入的演唱,我们为自己鼓掌。

学生:为自己鼓掌。

教师:我们的歌词能背下来吗?我们完整再演唱一遍,能背下来看老的指挥好吗

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完整演唱《同一首歌》1-32小节。

(四)小结

学生们完整流畅的演唱完了《同一首歌》的1-32小节。这时老师问学生我们唱得怎么样?合上了吗?这是学生很自豪地说合上了。简简单单的一问一答教师再一次让学生感到了课上的收获,学习的快乐。而后老师在一次发自肺腑的话语对学生们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总结,让学生感受到歌唱的快乐、学习的快乐,并给予学生今后歌唱的希望:唱出我们合唱真正的同一首歌。这时学生的内心情感得到了升华。这时学生的心再一次被感动师生的感情也在这句话中变得更深厚了。听课的教师们也被老时间短精彩的小结感动,学生激动深情的目光仍在我的眼前浮动。

教师:我们刚才的演唱怎么样?

学生:合上了。(很兴奋地说)

教师:今天我们学唱了《同一首歌》上了一节真正的合唱课,老师被同学们的学习的态度积极投入的热情所感染所感动,我很兴奋也很激动。希望我们今后能唱出更多更美更好的歌。唱出我们合唱的真正同一首歌!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谢谢同学们,再见!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本节课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猜唱旋律”环节。教师并没有像常规教学中常见的直接给学生完整乐谱,而是在黑板上出示了有空缺的不完整谱例,让学生猜唱唱名,教师弹奏不完全小节旋律让学生猜唱补齐空缺小节,考查学生听力、精神注意力和音乐的感觉,最终学生在不经意间背唱下了歌曲旋律。

二、在分声部学习后各声部进行学习汇报,学生间相互交流的同时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在合练中再次检验学习效果并给学生以鼓励,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在最后课堂小节中老师再次用鼓励真挚的话语评价学生整节课的学习情况给学生歌唱的信心与歌唱的希望。

教师自我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音乐歌唱模块中第二单元歌唱实践内容。《同一首歌》这首歌曲对于学生并不陌生,但对于没有更多合唱基础的普通班学生在一节课中完成三声部合唱的学习难度较大。因此本课教学重点定在学唱《同一首歌》1到32小节,而难点则是歌曲二、三声部学唱时各声部音准上。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便围绕目标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

从一开始的课前准备到课上的导入环节我便紧紧围绕本课的主题《同一首歌》先在课前播放歌曲录音营造歌唱课氛围使学生熟悉歌曲,随后老师在课上以聊天的形式轻松自然的引出本课的课题并随之进行深入的教学活动。

在学唱二声部时,将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技能巧妙地融入到这一教学环节中。设计了“猜唱旋律”环节,教师并没有像常规的歌曲教学中常见的方法直接带领学生学唱旋律出示完整歌谱,而是在黑板上出示了有空缺音符的不完整乐谱,用“我要考考大家的听力,看谁能准确地唱出空缺的旋律?”的形式,一听说看谁地听力好,学生们马上集中注意力,连唱带“猜”很快补齐了空缺小节,不经意间学唱并记忆了第二声部旋律,同时培养学生的听音与视唱、识谱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年龄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生动有趣。

此外在学习二声部、三声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潜移默化的不断的给学生合唱的相关知识。如合唱指挥的作用;倾听各声部的音响,让学生感受和声音响、声部间的均衡等培养学生合唱的听觉能力。

此节课中成功之处二、三声部的学习,在这一重点环节中教师巧妙的利用了学生教学资源辅助教学。高中音乐《课标》中指出:“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在提高全体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还要为具有音乐特长、对音乐有特殊爱好的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本节课中教师就充分利用了班级有特长的学生资源,为其搭建展示和引领学习的舞台,如,有歌唱特长的学生在三声部合练时让其担任领唱,有乐器演奏特长的同学,尤其在分声部小组学习中发挥积极作用,解决了各声部学习中音准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同时也体现了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中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真正的参与者、学习者、实践者。而音乐老师在课堂中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真正体现了音乐教学的新理念。

最后老师课上简短真挚的小结,让学生回味感受到歌唱的快乐、学习的成功,并给予学生们今后歌唱的希望:“唱出我们合唱真正的同一首歌。”学生内心情感得到了升华。课上的最后结束语是老师谢谢同学们,这时学生的心再一次被感动师生的感情也在这句话中变得更深厚了。听课的教师们也被老师简短精彩的小结感动。

这节合唱教学让一个普通班学生第一节课便完成了三声部合唱的学习内容,展现了学生从不会到会的学习全过程,今后在教学中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有收获。

不足之处:

1.学生在二声部、三声部合练中时,如果能逐渐去掉领奏乐器,会使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合唱的音响效果。

2.在体验感受合唱音响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展开一定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如何演唱能达到更好的合唱效果。给学生更深一部的思考会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评析

《同一首歌》这节课是高中音乐课程歌唱模块中合唱教学的尝试与研究。依据了音乐课程标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的基本理念下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师生学习、生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学会各自声部的演唱。本课给会演奏乐器的学生搭建了示自我的平台,利用学生的特长来辅助教师完成本节教学内容。

本课充分体现了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才是真正的参与者、学习者、实践者,真正的主体是学生、需要者是学生。在这节课中充分的体现了米秋梅老师在音乐教学中新的教学理念的具体实践。培养发展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

教学设计结构清晰有内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实际水平

高一年级普通教学班学生,没有受过严格的视唱、声乐技巧的训练和指导,学生在课上也没有接触过真正意义上的合唱学习。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采用了“考考大家的听力,看谁能准确地唱出空缺的旋律”“猜唱旋律唱名”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听音能力,并设计填写曲谱、背唱曲谱加强学生视唱能力的培养。以单声部学唱熟练后再重合二、三声部的方法进行合唱训练确保各声部旋律的准确。方法虽然老了一点但有一定的教学效果,学生学起来确很轻松,符合了学生的实际能力。

第二、充分利用本班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本课充分利用了本班现有的资源“会演奏乐器的同学”,分别带领各声部的学生进行本声部旋律、曲谱的学习。(圆号带领女低音;长笛带领男女高音;钢琴带领女低音)分三组三个声部进行歌曲学习。既展示了学生的特长又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发挥了特长生的应有作用,学生体会到了生生合作学习的快感。体现分组教学的实际意义。教师在本节课中的的确确的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解决了一个人用一种音色演奏几个声部,学生听不清声部旋律的问题,创出了多声部合唱教学的一个新的教学手段。

第三、重视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

教师在本节课中有意识的针对学生视唱、听音、演唱技巧进行有目的的积累训练,在本节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合唱音响和谐、均衡的训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实践活动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和谐均衡迷人的和声音响。在教师准确而有魅力的指挥动作的引导下学生唱出了优美动人的声音,时而平平如镜,时而热烈激荡、时而风吹草低、时而高山大川,学生在跌荡起伏的旋律中受到了美的启迪、美的熏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演唱技巧提高得很快,“唱成三百斤”的感觉使男低音的音色浑厚有力;声音“辉煌歌颂”的形象唱出了“星光洒满了所有的童年”旋律的宽广辉煌;用歌词中的重音字记忆旋律;分组学唱用比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歌唱技巧、培养了学生的歌唱兴趣。

第四、充分展示了老师的教学功底和特长

通过本课看出教师的教学功底深厚,特别是对教材理解分析很深,教师的指挥手势具有相当的组织、调动性,准确的表达出歌曲的内在意境,使学生能读懂指挥的手势并表现歌曲的情感。平缓抒情的手势唱出“同样的感受…..”“同样的欢乐…..”手势气势磅礴跌宕起伏。巧妙的利用了本班学生的资源提高了三声部教学的学唱进度。教师形象地比喻提高了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幽默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节课是一节成功的高中音乐课程歌唱模块班级合唱课。为歌唱模块教学先行一步具有现实意义,其中的结构安排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不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和实用价值,成为了第一个“吃葡萄的人”,为我们的高中音乐教学改革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供同行们参考、评价。

附件

  • 学科专题三作业模板[1].doc     下载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