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4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陈建伟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陈敬     所属单位:潮州市金山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5    浏览数:2     

 

小说之环境描写 公开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常见题型。

2、通过回顾课文经典片段,归纳概括环境描写的作用。

3、能够运用解题。

教学重难点:环境描写的作用及具体运用。

教学方法:启发、提问、归纳、训练

教学课时:1课时

一、        定义和分类

环境是事件发生、人物活动的特定场所。

环境描写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舞台,并对情节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分为:

自然环境:人物活动和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周围的景物等。

社会环境: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狭义的社会环境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社会环境是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情态、生活风尚、风土人情等环境因素的描写。

二、        常见命题方式

1、分析某段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2、分析环境描写的方法

3、根据环境,分析故事背景

4、分析人物命运的社会根源

把握要点:环境内容——方法技巧——作用

对自然环境考查较多,社会环境多结合文章主题命题。

三、        环境的作用

通过以前学习过的一些环境描写,看看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1、《祝福》开头

旧历的年底毕竟更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大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漫了幽微的火药香。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灰白色沉重的晚云、爆竹的钝响,暗示封建礼教下的旧中国沉闷的社会氛围,奠定小说沉重、压抑的感情基调,构成笼罩全篇的浓重的悲剧气氛,为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进行了铺垫,而“新年的气象”和“送灶的爆竹”又似乎显示出一丝“祝福”的喜气,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

2、“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见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祝福》

——象征和暗示,深化主旨。在这里,作者拿有钱人的祝福活动和祥林嫂的惨死做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一边是鲁四老爷之流兴高采烈地为自己来年好运祝福,一边是被压迫者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祝福声中惨死在雪地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加强了对旧社会吃人本质的揭露,深化了作品主题。还与开头呼应,是小说结构更加完善。

3、对四叔书房布置的描写:“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地显出壁上挂着的竹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写出了鲁四老爷讲理学的监生身份,表现了鲁四老爷守旧封建的思想性格

4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示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

——揭示人物心境(展示人物心理

5、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际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荷花淀》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暗示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将在这清香四溢的环境中展开,也暗示了白洋淀妇女的成长前途。

小结: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1、 环境描写本身

1)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时代背景

2)  展现环境特点(描绘了……的景色)

3)  渲染……的气氛/奠定感情基调(通常在开头)

2、 对情节

4)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暗示、引出下文……情节

5)  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或埋伏笔

3、 对人物

6)  揭示、烘托 人物心境,表现、烘托人物形象(包括内在性格、外在形象、命运遭际等)

7)  交代人物身份、社会关系,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命运

4、 对主题

8)(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暗示或表现或揭示或深化主题

四、            例题解析

(一)《严冬海猎》第一题: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分别说明作者的写作意图。

齐读第一段。——小说开头部分的景物描写: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冬天的晚上,海边,寒流将至)描绘了寒流袭来前的寒冷、冷清的景象。

2、渲染气候的寒冷(天空像冰块、寒光、严寒的海面、怕冷的夕阳、冷冷清清)(情节上)为下文写海龙下海捕鱼艰辛异常的情节作铺垫,暗示捕鱼环境的恶劣

3、(人物上)衬托海龙下海捕鱼的坚强、勇敢。

结尾的景物描写(捕鱼回家后):

1、描写大海的平静暗示海龙捕鱼的成功和他的满足感。(揭示人物心境)

2、暗示海龙捕鱼惊险过后家中的安宁与温馨

3、照应开头,暗示故事的结局,同时也隐含了对海龙一家战胜困境的美好祝愿。

(二)《晚秋》

请指出开头画线部分景物描写的作用。

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晚秋。

2)描绘了温暖、晴和、美丽的景色,反衬了瓦萨卡心情烦闷、处境凄凉。

3)呼应文章标题,与结尾凉爽的秋风吹拂在他的脸上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