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4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张秀莲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杨捷     所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08    浏览数:7     

校本课程申报计划表

                  

课  程

名  称

趣味化学

组 织教 师

高二化学老师

所 属

学 科

高中化学

开课年级

高二

1、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实验中了解化学学习的乐趣,

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体验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价值和作用,增强应用意识,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通过课题研究,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对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2认识化学科学与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和能力,体会化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主要

教学

内容

1、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化学问题加以介绍,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注意用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去分析问题;

2、介绍化学科学与社会技术的发展,了解化学工业应用;

3、课外化学相关科普知识的推广。

主要

教学

措施

1、相关课题的资料收集和整合;

2、师生课堂交流互动,进行探究合作性学习

成果

设想

引领学生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对提高个人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有关问题的能力。

学生

考查

方式

  1、《化学与生活》手抄报   

2、化学小论文

教学进度安排表

课 时

主要内容

1

蓝瓶子实验

2

自制肥皂

3

水下公园

4

指纹检验、茶水-墨水-茶水

5

    固体酒精的制取

6

海带成分中碘的检验

7

自制豆腐

8

铝热反应

9

滴水生烟

10

木剑定鬼

11

考核

12

                           部分校本课程教案

教案

实验名称

蓝瓶子实验

活动时间

2014年  6  

实验原理及步骤

一.实验原理:

亚甲基蓝是一种暗绿色晶体,溶于水和乙醇,在碱性溶液中,蓝色亚甲基蓝很容易被葡萄糖还原为无色亚甲基白。振荡此无色溶液时,溶液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溶液中氧气溶解量就增多,氧气把亚甲基白氧化为亚甲基蓝,溶液又呈蓝色。静置此溶液时,有一部分溶解的氧气逸出,亚甲基蓝又被葡萄糖还原为亚甲基白。

二.实验步骤:

(1)锥形瓶中加50mL水,1.5克葡萄糖,逐滴滴入8~10滴0.1%亚甲基蓝,振荡至溶液呈蓝色;

(2)加入2mL30%NaOH溶液,振荡试管,静置锥形瓶,观察并记录现象。再振荡锥形瓶至溶液变蓝,又静置锥形瓶,连续记录两次现象。

三.实验注意事项:

NaOH的用量太多或水浴加热的水温太高会导致葡萄糖在强碱性条件下形成其他物质,最终溶液变黄失效。

教学反思

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控制反应物的量很关键。

教案

实验名称

自制肥皂

活动时间

2014年 3  月 20 

实验原理及步骤

【实验原理】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的反应叫皂化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17H35COOCH2                                                  CH2OH

C17H35COOCH       +    3NaOH         3C17H35COONa  +       CHOH 

C17H35COOCH2                                                  CH2OH

 

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制造肥皂。

【实验仪器】大烧杯、量筒、蒸发皿、滴管、玻璃棒、纱布、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火柴、植物油(或动物油)、乙醇、30%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饱和溶液、蒸馏水

【实验步骤】

1、原料的准备:用量筒分别取植物油8毫升、乙醇8毫升、30%氢氧化钠溶液4毫升倒入同一个干燥蒸发皿中。

2、将原料加热:把盛原料的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点燃酒精灯给其加热,为了使原料受热均匀,充分皂化,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热至混合物变稠。

继续加热,直到把一滴混合物加到水中时,在液体表面不在形成油滴为止。

3、盐析:将油脂和碱经过皂化反应后形成的稠状物,一面用玻璃棒搅拌,一面加入饱和的氯化钠溶液25毫升,看到溶液分上下两层,有肥皂析出,最后肥皂成为糊状浮在液体上面,下层为黄色或黄褐色的水液层。(其中加入氯化钠的溶液的作用是使肥皂析出(盐析),因为氯化钠的加入降低了高级脂肪酸钠的溶解性。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使氯化钠溶液与蒸发皿中液体混合均匀。)

4、 过滤:用纱布将盐析后的混合液过滤,并将纱布上的固体混合物挤干,加香料(松香)压制成条形,晾干即可。

教学反思

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皂化反应,很有成就感。

教案 3

实验名称

水下公园

活动时间

20144   月 10 

实验原理及步骤

实验用品:硅酸钠溶液、大烧杯、镍子、氯化亚钻、硫酸铜、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镍的晶体

实验步骤:

1、先在烧杯中盛多半下无色透明的硅酸钠水溶液(俗称水玻璃)。

2、然后投入氯化亚钻、硫酸铜、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镍等几种能溶解于水的有色盐类晶体。不一会儿,就会在玻璃缸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枝条来,纵横交错地伸长着,绿色的叶子越来越茂盛,鲜艳夺目的花儿也开放突起!一座根深叶茂、五光十色的水下花园,即刻展现出来。 

教学反思

实验现象直观,学生实验效果好。

附件

  • 校本课程.doc     下载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