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4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邝丽湛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黄卓辉     所属单位:大埔县家炳第一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3    浏览数:1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课时教学设计

                                                            大埔县家炳第一中学         黄卓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列举实例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三原则的正确性。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加强民族政策观念和民族团结观念,自觉维护我国各民族的团结。

教学策略

      1.本课时采用探究发现型教学策略。

      2.采用“自学——讨论——讲授”模式。

      3.重点和学生思想的“热点”(难点)有机结合法。

      4.教学媒体:投影、图表。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播录像:文艺晚会各民族舞蹈若干片段。

      提问:我国有多少个民族?那些方面表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伟大的祖国?

      归纳导入新课: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伟大祖国,都对祖国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我国各族人民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我们党和国家制定了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导学设计:出示挂图,列出自学思考题.

      1.什么是民族平等?

      2.民族平等原则有哪些具体表现?

      3.为什么课文中用少数民族代表在历届全国人大中所占比例都高于全国人口比例来说明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

      4.列举事实说明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平等权利。

      5.什么是民族团结?

      6阅读课文后请分析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7.请指出妨碍民族团结的因素及其如何克服。

      8.什么是各民族共同繁荣?

      9.为什么说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10.为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给予了哪些帮助和支持?

      11.怎样才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12.请列举说明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三者是不可分割的。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上问题并作自学笔记。

      讨论设计:以前后左右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上题目,(教师巡视并引导)。

      精讲设计: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精讲以下问题:问题1—2,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我国56个民族,有人口大小之分、强弱之别,在发展程度上也有高有低,但绝无优劣之分。任何民族不得享有特权,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一切领域,都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真正实现各民族的平等。

      问题6,学生归纳课文中关于这个问题的三个层次后,教师可引述毛泽东、江泽民的论述进一步强调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然后,分析“阅读与思考”中关于波黑民族纷争的典型事例说明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日益显示出重要地位,一些国家的动乱、分裂、解体多数与民族问题密切相关,最后指出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团结,经受了国内外各种严峻的考验。不论是国际上发生什么样的剧变,还是国内出现什么风波,我国各民族都是和睦相处,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各民族的大团结是稳固的,这是我国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重要保证。

      问题8—11,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指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都得到发展、各民族自身得到发展进步,民族素质得到提高。之所以说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证,是因为:没有经济、文化的充分发展,少数民族就不能充分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平等权利,就不能真正做到民族平等;同样,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以及与汉族地区差距的缩小、民族团结就不牢固。因此,实现共同繁荣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扶持政策,民族地区积极和各项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还比较落后。为了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一需要民族地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积极性;二需要国家在人、财、物等方面大力支持和帮助;三需要发达地区的支援。这样才能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问题12,上述三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证。

       小结设计:

       通过本框的学习,我们要树立“三个坚持”的观念,即: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歧视;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

       练习设计:

      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概括我国是怎样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和利益,以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的?

      1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