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4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胡继飞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徐胜男     所属单位:蕉岭县华侨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5    浏览数:7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必修14章共3节内容,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1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膜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膜结构有关,膜结构又是解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基础。这3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由此可见,本节内容在第4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本节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1、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利用科学史教育素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家们的实验和结论,宛如亲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使学生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明白科学发现是长期的过程;科学家的观点并不全是真理,还必须通过实践验证;科学学说并非一成不变,需要不断修正、发展和完善;科学发展与技术有很大的关系,技术的进步可以更好地促进科学的发展。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在众多对细胞膜结构的假说中,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目前人们普遍认同的,能较好地解释人们对细胞膜功能的认识,学生必须展开想象力,通过制作模型等,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立体结构,理解和掌握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要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②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特点。

③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学习做出假设。

②发挥空间想象力,通过制作模型,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立体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生物膜结构的研究是立足于生物膜所具有的功能特点上开展的,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②正确认识科学价值观,理解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需要有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并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

③正确认识实验技术手段的进步在促进科学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四、教学方法:谈话法、探究法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生物膜模型的废旧物品(包裹中药丸的球形蜡壳、电线、解剖针、泡沫塑料等)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设计思路

导入新课:复习导入。

在上节课中,通过对几种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我们明白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现在请一个同学来回答: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表现在哪里?

一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

二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小分子可以通过。

三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大分子不能通过。

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体现在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为什么会有选择性,生物膜是靠什么机制来对不同的物质进行选择的呢?我们知道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肯定跟他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来学习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教师: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科学家当年正是怀着对物质跨膜运输现象产生的疑问,开始了对生物膜结构的孜孜以求地探索,历经了一百多年时间,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直到现在仍有许多科学家在继续深入研究。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这段历史,会让大家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有所启发。我想让大家穿过时空隧道,回到一百多年前,假想一下: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科学家,你会怎样去研究细胞膜的结构?(提示学生,引导他们明白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还不能亲眼看到生物膜,无法想像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通过什么办法进行第一步的探究呢?引导学生看教材后明白当时科学家是从生理功能入手来探究的,通过实验观察,科学家才有严谨的推理,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这一假说,提示学生作出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后的步骤是什么(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从而进入下面的学习。

学生:可以从现象入手,去进行推测。

教师:这就是生物学研究上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假说法。这也是我们今天探究生物膜的结构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下面,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和科学家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问题(1):探究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展示材料①:欧文顿的实验及其相关的图片

时间:19世纪末  1895

人物:欧文顿(E. Overton

实验: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过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是不一样的:凡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教师:根据实验,你能提出什么假说?

学生:提出假说:膜是由脂质构成的。

教师:在得出结论之后,还有没有必要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呢?

学生:有必要,通过鉴定能更准确地说明问题。

教师:那为什么一开始不直接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呢?

学生:当时的技术不能实现。

教师: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学生:这说明技术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教师:直至20世纪初,科学家才能第一次将细胞膜从哺乳动物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的确是磷脂和蛋白质。从而以实验说明了欧文顿的假说是成立的。也就是说假说是在实验与观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同时又需要更进一步的实验来证明。

 问题(2):探究这些物质是如何组成膜的?

出示资料②:1917年欧文•朗缪尔将提取的膜质铺展在水盘的水面上,发现脂在水面上形成一薄层,单脂层亲水的头朝向水面,疏水的尾背离水面。于是他提出:磷脂分子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结构既有疏水基团(尾部),又有亲水基团(头部)。因为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所以在水—空气界面上磷脂分子是“头部”向下与水面接触,尾部则朝向空气一面。这样磷脂分子可以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展开为一层。

教师:大家分组讨论,利用手中的磷脂分子模型摆出下面两种情况下磷脂的分布情况①在空气-水界面上②完全浸没在水中

学生:小组代表上黑板演示

实验一:1895E.Overton用植物细胞研究细胞膜的通透性。他选取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研究,发现:脂溶性分子易透过细胞膜;而非脂溶性分子则难以通过。

问题①:你能推测出什么结论?

问题②:最初认识到生物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

问题③:在推理分析得出结论后,还有必要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吗?

实验二:20世纪初,科学家将细胞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发现细胞不但会被溶解脂质的物质溶解,也会被蛋白酶(能专一地分解蛋白质的物质)分解。

问题①:你能推测出什么结论?

问题②:在此实验中为什么要选用红细胞膜来进行分析?

实验三: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E.GorterF.Grendel作了丙酮抽提红细胞膜脂质实验:将抽提出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其分子所占的面积相当于所用的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问题①:你能推测出什么结论?

情急之中,我将一张练习纸对折,问学生:“对折前你们看到的纸的面积是对折后的几倍?”——“2倍!”“原来这张纸是单层的,对折后变成几层?”——“2层!”“那么根据材料3推测,脂质分子构成细胞膜应该排列成几层?”——学生豁然开朗答:“2层!”

为了改变学生浅尝辄止的学习习惯,学会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我以史料3为引子进行变式训练,问学生:1、若将资料3中的“红细胞”改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实验,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仍然恰为口腔上皮细胞表面积的2倍吗?或是大于、小于?为什么?2、若将资料3中的“人”改为“鸡或去壁的原核细胞”进行实验,结果又将怎样呢?为什么?巧借科学史,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

接着提出问题2:两层脂质分子又是如何排列的呢?并请学生在草稿纸上试着画一画。在学生画图的过程中,我提示学生:已知磷脂分子头部是亲水的,尾部是疏水的,而细胞内外都有水,想想该怎样画?当学生画好后,我选取几张有代表性的画法展示出来进行讲评,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画,为什么这样画。

问题②:细胞膜中的脂质为什么会排列为连续两层呢?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会排列成怎样两层呢?画出来进行比较哪种情况膜稳定性强?

假说很大胆,难道磷脂分子会像我们做间操时站队,男生一行女生一行?磷脂图片认识物理特性,动画展示引导学生理解,生活实例比喻课间操排队很少有人头朝下,即使有人头朝下也坚持不了很久,因为地心引力。怎样排列最稳定呢?

小结与思考

讨论对膜的研究为什么是从生理功能入手?

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形成膜的呢?蛋白质位于脂双层的什么位置?

2)单位膜模型的提出

实验四:1959年,J.D.Robertsen根据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单位膜结构模型。

问题①:单位膜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问题②:单位膜结构有什么缺陷?

问题③:有哪些证据证明细胞膜中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呢?

3)新技术带来新模型

实验五:展示1970L.D.FryeH.Edidin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问题:①该实验表明什么?

②根据已有的生物知识或生活经验,你能列举哪些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证据。

实验六: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磷脂双分子层的厚度变小。

问题:说明什么?

实验七:展示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

问题:①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②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③蛋白质分子在磷脂双分子层上如何排布的?

④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

教师:那流动镶嵌模型的具体内容是如何的呢?

1)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其中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的尾部相对朝向内侧。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这里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

3)在细胞膜的外侧,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构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糖被与细胞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密切联系。

4)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具有流动性。大多数的蛋白质也是可以运动的,也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小结

19世纪末,欧文顿的实验和推论:膜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

 

20世纪初,科学家的化学分析结果,指出膜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1925年,荷兰科学家得出:脂质分子是        层分布的;

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的“三明治”结构模型:所有生物膜都由           三层结构组成;

1970年,荧光标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指出细胞膜具有     性;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⑥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          模型。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