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4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体育李建军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廖勇     所属单位: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5    浏览数:13     

课题:高中足球课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科目:体育

教学对象:   高一

课时: 1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简介足球运动的发展概况及锻炼价值;

(二)学习脚内侧踢、停球技术;

(三)教学比赛。因为足球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选修教材,其趣味性与竞技性强,是体能技能与团队意识要求高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而且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思想品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先通过观察或组织一次小型的足球比赛,初步了解整体学生对足球的掌握程度即足球的整体水平如何?然后本课着重要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巩固脚内侧踢、停球技术同时加强准确性、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而且教学目标要确定即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脚内侧踢、停球技术球动作概念;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脚内侧踢、停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脚内侧踢、停球--准确的脚型及触球的部位、力量。难点:脚内侧踢、停球技术--协调配合和脚对球的控制掌握能力。停球时伸脚提前量和及时后撤的掌握。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安排见习生,并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常规整队,要求“静、齐、快”

开始部分(2’)

1、教师带领学生慢跑,哨子加以指挥;2、先进行各种方法练习和讲解,然后组织学生自由模仿创新练习,形式为散点。  

 

1、绕操场慢跑,学生成两路纵队绕操场慢跑两圈,慢跑时速度均匀精神饱满,队列步调一致;2、通过各种练习,培养学生的球感和对球的兴趣,改善脚对球的控制能力,进一步热身,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为基本部分做充分的准备。  

准备部分(8'

1).讲解脚内侧正面传地滚球;(2).给学生做正确示范动作;(3).学生练习时,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

4).讲解脚内侧接地滚球;

5).教师示范

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示范,明确支撑脚站位。(1)踢固定球,做脚内侧踢球支撑腿战位及踢球部位模仿练习;(2)两人一球,一人用脚底挡球,另一人做脚内侧摆腿练习;(3)全班两人一组,每组一球,两列横队,相距5米。 

基本部分(30’)

分成两对进行比赛,目的是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进攻意识和协作配合能力,善于隐藏自己的传球意图,以及运球假动作新式单个战术行动与提高传接球技术相结合。

无球队员跑动、接应要积极,防守队员要密切注意传球队员的行动,抢断、封堵要积极。 

 

教学比赛

七、教学评价设计

足球是学生一直比较喜爱的对抗性运动,通过小学、初中的接触与学习,已经掌握了最基本的一些动作。如何习得更规范,更高级别的足球动作、技能,是学生急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教师施教的方向。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一)开始部分(2’)

1、课堂常规;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准备部分(8'

1、绕操场慢跑(3)学生成两路纵队绕操场慢跑两圈,慢跑时速度均匀精神饱满,队列步调一致;2、熟悉球性(5

(三)基本部分(30

1、学习脚内侧踢地滚球技术;2、学习脚内侧接地滚球;3、教法;4、教学比赛

(四)结束部分(5’)

教师在不了解学生时,应在课前、课中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和熟悉。及时调整教学过程,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课堂中对学生心理的关注是我值得以后继续发扬的,没有估计到学生踢球有左右脚习惯的问题是本节课的不足,今后在足球课上应该予以关注类似的问题。

附件

  • 校本研修.doc     下载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