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4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陈建伟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张远云     所属单位:兴宁市龙田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4    浏览数:0     

 

                 龙田中学校本教研总结

 2012----2013学年度(执笔:张远云)

    学校是教育改革的基点。校本教研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研究取向;它不仅是一种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也是一种经验的理论提升过程;不仅是教师的个人行为,也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创建个性化、特色化学校的主要途径之一。一年来,我校教研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下,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先导,以教学研究为载体,以建立严格研究制度为保障,认真切实做好校本研究,努力改进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质量持续稳步提高。我校在校本教研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学校校本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我校以学校课程改革机构为依托,组建了坚强有力的校本教研工作领导组织和全员科研的校本教研执行组织,成立了以李明阳校长任组长、刘伟添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正副主任及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学校为了切实抓好校本教研工作,还成立了以教务处主任为组长,各教研组长为副组长的实施小组,建立层层管理,层层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机制,使得我校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如火如荼,扎实有效。

    二、建立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1、备课组定时定点教研。各备课组务必按照期初所报送的教研时间及地点准时开展研讨或集体备课。每周至少举行一次。要求教师带着有价值的问题,准备好有价值的材料参加;要求教师认真小结、反思、交流本周教学情况,进行课例评析,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研讨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集体备课,个人试讲,研究下周教学内容。

    2、每月各教研组进行一次深度研究。严格要求每次活动要做到四有:即有中心话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详细记录,有效果。

    3、建立行政人员挂钩教研组制度与督促制度。学校行政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到各教研组,与各组挂钩,帮助、督促本教研组切实开展好教研工作。

   4、建立研究报告和总结制度。每月底,各教研组长应在规定时间里向工作小组汇报本月研究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下阶段研究内容。

    5、建立检查制度。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备课组、教研组实地教研情况或记录材料进行检查,及时把检查情况进行公布。

    6、学校为教师构搭专业成长的平台。学校每学期精心安排学校骨干教师献课,为全体教师提供观摩学习的机会;组织教师到其他学校参观学习;学校多开展说课、评课、教学故事演讲、经验交流、征文比赛等活动,为教师提供锻炼成长的机会。

    7、要求教师每周应提出一个较有深度的问题,每周进行一番全面的反思,每月撰写一个较有意义的教学故事,每学期撰写一篇较有份量的论文或总结。

    8、做到四个抓好。一、抓好教师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改正,自我调整,自我促进的重要有效手段,学校要求教师堂堂要反思,阶段要反思,要求各备课组、教研组每周进行集体反思。学校组织人员就教师所上交的教学反思材料进行阅评检查。二、抓好同伴互助。学校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结对子,在教育教学上进行合作互助,时时可以进行交流探讨,解决问题。学校行政人员与教研组挂钩,督促和帮助教研组解决一些难题。在备课组、教研组,周六教研,要求教师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或看法,积极参与发言讨论,从同伴身上寻找帮助。三、抓好专业引领。学校要求教师要征订《广东教育》、《梅州教育》等,以它们为阵地,自觉学习。四、抓好课题研究,做到每个课题均有具体负责人及合作研究教师,做到定期研究,详细记录,有阶段小结,定期向工作小组汇报。

     9、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课一节。听课教师认真听讲,虚心学习,课后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流。

    10、每位科任教师每年至少开好一堂校级或校级以上的研讨课。

    11、建立严格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学校明确要求,各项校本教研工作均列入学校日常考勤中及教师目标管理中,在该项工作中,若有迟到、早退、旷缺,均按考勤制度来处理,并于当周把出勤情况公布。对于积极认真做好此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备课组、教研组、教师个人给予表扬奖励,在年度评优评先、考核等方面给予照顾。

    三、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1、集体攻关教学中的问题

    鼓励教师把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发挥集体力量联合攻关。例如,新课程提倡探究式课堂教学,教师往往遇到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教师若指导过度,则学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若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的探究活动又会杂乱无章,盲目无序,从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如何处理教师指导与开放式教学的关系呢?备课组以此作为课题展开行动研究,反复尝试,初步摸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一,先将新课内容划分为几个大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教学形成一个先散后聚,不断聚散交替的循环过程;第二,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先预习课文、查询资料、自制自带教具等;教师课前认真备课,尽可能预见教学中情况,课中随机应变,课后注意反思和总结等。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任务的扎实完成,也有利于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

    2、强化学习,激发教师校本培训的参与热情

    当前自下而上的培训、互动式培训、参与式培训、实战式培训受到教师们的热烈欢迎,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教师培训的主旋律。我们开展课堂研讨、即席指导,将培训地点设在课堂,一边教学,一边研讨。学校领导有的亲自上课,然后结合实践讲理论,一会儿给教师讲,一会儿给学生讲,将新课程的理念通过课堂直观地表现出来;有的一直深入相关教研组,跟踪听课、评课,并且积极讨论发言。通过引导教师讨论,整个课堂变成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场所,整个活动也使得教师研有所得。 

   3、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把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有机结合起来,共开设如下课程:研究性学习 、兴趣小组 、班团会 信息技术教育、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这些课程的设置和校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有效改善中小学课程结构,丰富课程类型,提升校本教研档次,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并且根据我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地和学校的课程及教师资源,开发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4、探索适应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说课上课反思评课程序,每学期每位教师出一节具有体现课改及创新精神教学模式的研究课,从中推出优秀课。教师在进行说课时,着重从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后改进等方面进行;在进行教学反思时,着重从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现象、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自身教学。

   5、有效管理校本教研

   1)、活动考勤制度。在开展校本教研过程中,记录教师出席情况,对全体参与教师进行严格考勤。

   2 、过程督查制度。学校领导参与校本教研,对校本教研进行过程督查并给予具体指导。教务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教研活动记录,并及时将检查情况进行公布。

   3)、表彰激励制度。对在校本教研中工作成绩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与激励。  

20137

附件

  • 1龙田中学校本培训计划(2010-2011).doc     下载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