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4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综合实践邹立波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杨青兰     所属单位:韶关市一中     提交时间:2014-07-05    浏览数:13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

母爱的光辉

设计者姓名

杨青兰

所在学校

韶关市第一中学

所教年级

高一年级

研究学科

心理学

联系电话

15220816762

电子邮件

sgyql73@163.com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利用母亲节,开展一次关于感恩父母的活动。当代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容易对周围的人与世界漠不关心。通过设计这次活动,让他们感悟到母爱的伟大,感受到亲情的温馨。让他们从爱自己的母亲开始,学会尊重母亲和感激身边最亲近的人,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一个人只有从感谢、关爱、孝敬自己的父母开始,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和创造,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母亲,培养孝敬母的情感;学会体谅父母,深刻感受母爱;培养用多种方式(实践、口语表达、写作)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3、课题介绍

本次研究性实践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自由选择活动的主题,并依据同一主题自由组合小组,制定出活动目标和方案。通过一系列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用多种方式(实践、口语表达、写作)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演讲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同时体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从而感染教育他们珍惜母爱,学会

爱他人。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高中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生,自我意识强,他们能够领会关于母爱情感的文章,也能感受到自己母亲的关爱,但很少学生能够全面理解母亲一生的辛劳、烦恼,也很少主动关心或帮助母亲,希望通过这次的活动,能让学生体会母爱及其更深一层的内涵。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能更深刻的认识母从而激发爱父母的情感;了解母亲一生的辛劳,能够理解母亲,并主动去关爱母亲;培养用多种方式(实践、口语表达、写作)来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表达的歌有哪些?你会唱吗?听后你有什么感想?

2、你知道哪些关于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

3、通过对母亲的采访,你理解母亲的辛劳了吗?你如何理解母爱?

  4、父母亲是我们成长中的“启蒙老师”,请对自己的“启蒙老师”做一个客观的评价。

5、从你懂事起,你曾经为母亲做过什么,哪件你印象最深刻?如果没有做过的话,你准

备做些什么?

     6、如果写一篇赞美自己母亲的文章,你准备采用什么体裁,从哪个角度来展示自己的

母亲?

学生可能的选题内容是

1、母爱无价

2、妈妈,我爱您

3、感恩父母

4、母爱的光辉

5、我的(父)母亲

6、世上只有妈妈好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演唱,朗诵,讲故,资料小册,采访笔记,相片展,活动日记,演讲,优秀作品展等等

、资源准备

书籍资源

      孟郊《游子吟》

朱德我的母亲

高尔基的母亲

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

冰心的《繁心春水》

胡适《我的母亲》

老舍《我的母亲》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

网络资源:

搜集有关母爱的诗词、歌曲、散文、诗歌、格言、俗语等

关于母爱的影介绍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接触、讨论问题。

了解本次活动的学习目的。

学习了解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步骤、方法、要求。

1引入有关母亲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组织学生就问题谈感受,提问题。

3利用演示文稿介绍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步骤与方法。

1课时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1 搜集关于母亲系列的电影、电视作品。

2 搜集关于母亲的歌曲。

3 搜集关于母亲的著名文学作品与诗歌。

4初步选题

1了解课题选择的技巧、基本步骤和相关的研究方法,并预习相关材料、做好准备.

2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定选题组织学生讨论。

4课时

成立课题组

1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喜好确定自己的选题,并根据选题形成小组。

各小组成立后,选定组长,学习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3.根据自己的选题,进行小组分工。 

1在学生自愿成组的前提下,合理调配各组成员,以利于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可以安排到工作。

2制订学习评价表提供给学生。

3组织、指导学生的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工。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各小组根据分工制定研究计划,分配研究时间,细分研究内容,制作调查表,预定成果等。

1设计“研究方案”模版,为学生制订研究方案提供指引。

2设计“调查记录表”为学生调查记录提供指引。

3设计成果展示模版,为学生展示研究结果提供指引。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分组进一步研究、修改方案。

2  学生分组讨论,初步搜集相关资料,撰写采访笔记、演讲稿、活动日记等。

整理资料,交流信息写下自己的研究或感受,

讨论本组成果的展示(如笔记、演讲稿、朗诵等)

指导学生采访部分学生与家长。

2  指导学生整理资料,修改文字资料。

给组长发放“活动记录表”,以用作每次小组活动后收集整理信息。

4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情况,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参谋指导作用,让学生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活动方式,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3-5

、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查找、收集、整理、编排资料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同时积累了许多关于母亲的名言、诗歌、散文、小说,开阔了文化视并且对母亲有了多方面多层次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爱母亲的情感,同时有了一种尊重和关爱母亲的情感。在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特别是在交流与合作方面,能更懂得欣赏同伴。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课堂走向家庭,通过与家长交流,认识到了父母的艰辛,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从而使学生更懂得珍惜父母,关爱他人

研究性学习作为开放性的学习方式,需要学生走出去,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成为复杂的认知、加工的主体,因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这次活动的大部分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体会,完成感情的自我升华,很显然比教师直接将所谓的“经验”“教训”告诉给他们要来得深刻得多。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评价表

课题名称

所属年级

所属班级

对课题方案设计的评价

研究目标

清晰 一般 模糊

进度安排

合理  一般 不合理

资源准备

丰富 一般 很少资源

选题的可行性

好 一般 较差

选题是否与学生生活经验与认知水平相符合

相符 一般 不符合

活动过程是否按照研究性学习的步骤进行

好 一般 较差

研究环节

明确 一般 不明确

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可行性支持与指导

好 一般 较差

学生是否能经历所有活动并有所收获

是  一般较差

预期成果

合适  一般 不合适

附件

  •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定稿.doc     下载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