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4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陈建伟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肖维     所属单位:乐昌二中     提交时间:2014-07-14    浏览数:6     

 

《老人与海》说课稿

乐昌二中  肖维

一、自我介绍

二、播放视频

       在正式进入我的说课之前,先请大家欣赏一个视频。

       海明威没有给予老人成功,却赋予了老人在困境中百折不挠、顽强不屈的精神。

       今天我们这堂课程就是共同来挖掘海明威这种“硬汉”精神,让这份精神深入学生的灵魂,融入到他们成长的过程。

三、说教材

新课程改革之后,《老人与海》安排在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小说单元)中,它虽是作为一篇自读文章出现的,却很能体现西方小说自希腊神话以来就形成的叩问心灵、叩问人性、关注灵魂、阐述人生哲理的特点。

四、说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通过鉴赏作品,把握人物形象,解读作品内涵;

  2.学习老人不屈服于命运,永不言弃的“硬汉”精神;

  3.让学生辩证地认识人生中的成功与失败。

·教学重点:

  1.结合文中主人公的经历和心理变化,把握人物顽强不屈、永不言败的性格特点;

  2.分析人物的象征意义,探究文章的精神内涵。

·教学难点:

  1.对“硬汉”精神内核的把握;

  2.对成功和失败的深层解读。

五、说教学理念:双赢理念
学生因老师而成长,老师因学生而成熟

六、说学情
相比较散文、诗歌、戏剧体裁来说,学生对小说的兴趣还是比较高的;并且经过初中三年的

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小说阅读理解能力,但生活阅历上的欠缺,使得他们在理解《老人与海》这种具有很强象征性和哲理意味的小说时,很难深入挖掘小说文字表层之下所潜藏的意蕴;于是,我想以《老人与海》为例,尝试引导学生学会挖掘故事情节之外的外延与内涵!

七、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由我主讲,对中西方小说的不同点提要钩玄,至少让孩子们知道,中国的古典小说受说书人的话本影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十分讲究情节的安排,小说结尾多为大团圆,而西方小说更关注灵魂,心理描写细腻多变丰富多彩。理清这一点,让孩子们脚踏中西文化两条河流,更好地接受两种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现在进入我本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       介绍作者

       重点介绍海明威的创作特点,海明威的小说语言语言朴实,非常具有真实性和亲和力。他的作品中,常常有大段的对话和心理描写,非常擅长刻画人物性格,在他的笔下,从来不缺乏昂扬向上的精神,主人公往往有着钢铁一般的意志,就如他透过《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所传达的: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二)       接下来,我们就《老人与海》来赏析它的力与美。

1.       老人与鲨鱼是怎样的关系?(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引导他们去发现文本中老人对鲨鱼的欣赏和赞美)

2.       文中除了对鲨鱼的美的描写之外,还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速度快、凶猛强势)

3.       那么面对如此凶猛强势的鲨鱼,桑地亚哥对付它的武器是什么?(从而引出手无寸铁的老人面对强敌时,仍能以欣赏的眼光来对抗,这是何等的力与美,简直足以震撼灵魂!)

4.       自主合作探究震撼灵魂的老人与鲨鱼的5次搏斗,让学生来生成(特别是到了第五次搏斗时,老人的英雄气概就彰显到了极致:时间是半夜,在变幻莫测的海上,七十多岁的老人面对海上的霸王鲨鱼,并且是一群鲨鱼,老人所有的武器都没有,他用棍子甚至用舵把,舵把都拆了下来,可见老人拼死一战的决绝。)

       总结:桑地亚哥在同鲨鱼的斗争中虽然失败了,但他并没有在困难面前屈服,人虽可以暂时战败,但人的精神和意志是永远也打不垮的。“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那么,是什么支撑起这位勇士不屈的灵魂的呢?那就是他那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永不言败的“硬汉”精神!

      

       为了让这种精神真正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品质,让学生们进一步地去思考,从桑地亚哥的身上我们可以获得怎样的启发,当我们成为了抗击厄运的主人公时,我们会怎样……

       他们就在这样的课堂中,读出了精神、读出了美、读出了味道、读出了感想。

       那么这样的课堂,灵动的、生成的这些精神、美和力量就深入了学生的灵魂,融入了他们生命成长的过程。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