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4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信息技术赵建华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蔡凌志     所属单位:揭西县河婆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5    浏览数:6     

6.1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

揭西县河婆中学  蔡凌志

一、指导思想

根据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指导思想,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为学生营造较宽松自由的课堂,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信息技术<必修>)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内容是对信息安全各方面作一个总体介绍,引导学生主动了解更多的信息技术及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更多的信息道德及相关法律规范知识,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自觉遵守信息道德规范意识,并通过活动,使学生在以后的信息活动中能最大可能地保障信息安全。

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几章的学习,对信息技术各方面的问题和对计算机的操作都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同时学生还对网络有较浓厚的兴趣,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正在不知不觉的遭受着信息安全的威胁,如:来自计算机病毒、黑客的攻击等,学生信息安全的意识淡薄,针对这问题,本节课旨在通过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1.维护信息安全”的定义。

2.理解信息系统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3.初步树立科学的信息安全意识,保障信息安全。

(二)教学难点:

1.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探讨与学习信息安全问题的兴趣。

2.如何在课堂上使学生初步树立自觉遵守信息道德规范与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

3.如何让学生理解信息系统安全的相关定义。

五、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的网络化使信息安全成为非常重要的大事。

2.了解维护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措施及信息安全产品。

3.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利用有趣的动画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教会学生认识信息安全问题与道德规范安全问题。

3.通过网络交流讨论,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来交流和探讨信息安全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树立起以预防为主的思想。

2.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

3.让学生逐步养成负责、健康、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

六、教学策略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状态逐步探究式学习,学生自由讨论,体验教学引导总结达成教学目标。突出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主导。以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自由讨论、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学习的教学策略。

七、教学资源设计

本节课在学校电教楼四楼电脑室上课,电脑室的配置是17寸液晶显示器的联想品牌机,性能较好,学生每人一台学生机,联网状态良好;利用电脑室的电子教学系统和大屏幕背投播放课件、动画等引导学生学习。

八、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课后由科组教师对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教学设计、上课所使用演示文稿进行评价;任务一的交流结果由部分小组回答,教师进行点评;任务二则采用小组合作,充分讨论、交流后由一位打字较快的组员填写,将“常见计算机杀毒软件表”和“常见计算机病毒表”上交至主机指定目录,教师将部分小组的“常见计算机杀毒软件表”和“常见计算机病毒表”展示全班同学,同时进行点评,再由全班同学互评后得出结果。

九、课时分配建议

本节课为1课时。

十、教学过程设计

一、动画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看一个动画作品,这个作品叫“病毒风波”,在播放过程中请留意动画里面的日期。(屏幕控制广播、投影播放)播放flash动画“病毒风波”。(播放完毕)

思考问题:

1、动画里面的电脑在改了时间之后为什么还会中病毒?

2、电脑中毒后造成了什么后果?动画里的“猪总”为什么那么惧怕计算机病毒?

生:回答……

师:从这个动画可以看出,生活在当今信息时代,人们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极大方便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个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章第1节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

二、新课学习

(一)、信息安全问题

1、提问:刚才播放的动画向大家传达的信息是什么?大家在生活中有亲历或听说过什么信息安全事件?(学生根据逐步回答从学生最基本的体验出发,争取唤起使用过计算机学生的旧有体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2、教师总结:个人隐私信息、和企业、国家情报的泄露会给社会造成混乱甚至危及国家安全,信息的安全问题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通过问题讨论引入信息安全问题。)

3、课件出示:信息系统安全的概念。(教师作讲解)

4、提出任务一:

阅读课文5个案例的内容,让学生填写表6-1信息安全相关案例分析表并回答以下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以上案例,说说信息安全包括哪些方面的问题。

2)、思考应从哪些方面进行维护?

5、教师提问并点评(加深学生对信息安全问题的了解,增强学生信息安全意识)。

   维护信息安全——可以理解为确保信息内容在获取、存储、处理、检索和传送中,保持其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真实性。

(二)、信息系统安全及维护

1、信息系统安全威胁

师:信息安全存在多方面的威胁,包括人为的非人为的、有意的、和无意的……。对以计算机及网络为主体的信息系统,其安全威胁主要针对系统实体(相关的硬件设施)和系统信息(数据)两个方面(展示课件):

2、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对系统信息安全威胁的一些来源,激发学生兴趣。

3、信息系统安全的防范措施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包括的内容很广不仅涉及到加密、防黑客、反病毒等技术问题,而且还涉及了法律政策问题和管理问题。针对信息系统安全威胁的两个方面,相应的维护措施也是两方面,课文通过列表的形式,列出了物理安全、逻辑安全。学生快速阅读P132  6-2

教师提问:为了维护你计算机里的信息安全,防止计算机系统数据受到破坏,你认为具体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4、信息安全产品的介绍。

主要有:网络防病毒产品、防火墙产品、信息安全产品、网络入侵检测产品、网络安全产品等。(教师对各种安全产品进行简单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个感性的认识。)

(三)、计算机病毒及预防

1、问题设计:请同学谈谈你们计算机中过什么病毒,中毒后计算机出现什么现象?

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提炼出计算机概念与特点的关键字

2、演示病毒发作症状。(课件演示,学生认真观看)

3、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的步骤:人为编写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它具有一些生物病毒的特点:传染性(自我复制)、破坏性……

4、教师总结:

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非授权可执行性、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破坏性、表现性、可触发性等等。(教师略作举例。)

5、问题:你家里的计算机是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呢?

6、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任务二:学生讨论填写P135 6-5和表6-6(表格老师已发送到学生机,学生填好了发送到教师机)

教师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

常见计算机病毒防治方法:

 (1)、安装杀毒软件,打开实时监控;

 (2)、随时注意更新病毒库;

 (3)、不要随便打开或者运行不知名的软件程序和邮件。

 (4)、勤打系统补丁和IE的补丁,进行安全的设置。

师:杀毒软件并不能让你高枕无忧,因为,目前的杀毒软件只是针对已经出现的病毒,它们对新的病毒是无能为力的。而新的病毒总是层出不穷,并且在Internet高速发展的今天,病毒传播得也极为迅速。预防才是最重要的。

7、在日常信息活动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做到下面几点:

    1)认识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及危害性,不要随便复制和使用未经测试的软件,以杜绝计算机病毒交叉感染的渠道。

    2)定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病毒检查。可由有关的专业人员,利用计算机病毒检测程序进行检测。

    3)对数据文件进行备份。在计算机系统运行中,随时复制一份资料副本,以便当计算机系统受病毒侵犯时,保留备份。

    4)当发现计算机系统受到计算机病毒侵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清除病毒,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修复;如系统中保存有重要的资料,应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处理,尽可能保护有关资料。

5)应及时关注各种媒体如报纸、电视台、防病毒网站提供的病毒最新报告和下周发作病毒预告,及时做好预防中毒的准备工作。

三、课堂练习(有奖抢答,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活跃教学气氛。)

   老师大屏幕投影5道与本节课有关的题目,每道题投影出后,学生进行抢答,若答对了大屏幕将投影出奖品给予鼓励。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对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知道了如何安全的维护我们的信息资源,防范他人的侵入。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利用计算机进行不法活动是会遭到严厉的惩罚的。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上网来了解更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但大家在上网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我们这节课所学的……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教学环节最后加入智力抢答游戏,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了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自觉遵守信息道德规范意识,提高了学生在各方面的水平。

 

十一、教学流程图设计

 

 

播放Flash动画“病毒风波”引入问题

教师分析讲解5个案例

分小组限时讨论活动,合作完成任务一:填写表格6-1

提问学生,总结信息安全问题

突出重点 课件展示信息系统安全主要威胁及维护办法

提问 、总结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方法,学生完成任务二

课堂练习(有奖抢答)活跃教学气氛

总结,

课程结束

课程开始

 

 

附件

  • 6.1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doc     下载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