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4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音乐王怀坚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余培娜     所属单位:贡天职业技术学校     提交时间:2014-07-15    浏览数:6     

 

如何表现歌曲的情感

  余培娜

歌唱,是人类最早用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艺术。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精髓、灵魂。声乐曲仅仅是乐谱上的音符文字,要使歌曲获得生命,就必须把你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即一种有个性、有创造性的感受表达出来。如果仅仅按照谱面去演唱而缺乏演唱者创造的一面,歌声是不会感动人的,因为无论词作者把歌词写得多么明确,曲作者把歌谱写的多么详尽,用了多少表情术语,都无法表达歌词的情感内涵,音乐运动的内在韵律和微妙变化,词曲作者内心的文思、乐思与写在纸上的歌谱事实上存在着差距,弥补这种差距,只有通过歌唱者有感情的歌唱,才能使这种内在的精神记录具有生命意义。有人说:“真实的感情给歌声带来激情和色彩”。所以说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精髓、灵魂。

既然情感在歌唱艺术中占重要地位,那么我们在歌唱中怎样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情感呢?

一、对歌曲内涵的理解

所谓内涵,主要是指作品的内在含义即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内涵,是演唱的基础。歌词所具有的文学性使它表现的内容具体明确,而这个具体内容往往是歌词的情感基础。拿到一首歌曲后,先不要急于唱谱,应当把词反复朗诵几遍,以便从中了解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特定环境及思想感情。例如古曲《阳光三叠》,他是作曲家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送元二使安西》(又称《渭城曲》)而谱写的一首琴歌。这首歌的原词虽然只有短短四句:“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但要真正理解它的含意,就必须逐字逐句的进行分析。这是一首作者送友人去边关服役的送别诗——清晨细雨蒙蒙,四围杨柳青青,景的渲染增添了“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的深情。“更尽一杯”把对友人的祝愿、关怀、嘱托、留恋,尽心倾注而出,待你出关之后没有故交挚友相随相伴了……这首诗在谱曲时,作曲家为了加深情感的抒发,除了增添一些词句外,又把全诗反复叠唱了三次。“三叠”曲调的变化、反复连续陈述,使送别之情更加沉郁而深切,充分表达了送别远行友人的诚挚情意。有了对词意的深刻理解,演唱者还可以设身处地的去想象、去联想、去体验、去感受那种依依惜别的友情。声乐作品中的词作为一种情景的表现,自然是为曲调的抒情功能奠定基础的。词情是曲情的导向,而曲情又是词的深化和发展。词的喜怒哀乐引导着曲的走向,使乐曲的非确定性得到比较明确的情感基调,从而调动和发挥音乐特有的抒情功能去施展曲调的艺术魅力。歌唱中旋律的进行有着抑、扬、顿、挫,高、低、强、弱,连、断、收、放等多种表现手法,演唱中,我们首先应该明白作曲家在构思作品时,对每个乐句、每个音符的安排都是经过慎重思考的,它们相互成为一个有机体而发挥着作用。例如歌曲《黄水谣》,中“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水有急,浪又高奔腾叫啸如虎狼”。应该用较强的声音唱得起伏有力,而河水奔流的动态感要鲜明地体现在节奏的强弱交替和起伏翻腾的旋律沙锅内。“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演唱速度宜突然放慢,低沉有力,吐字要咬牙切齿,力度变化幅度大,旋律要唱得连绵、连贯,充满凄凉、悲愤之情。音乐是表演艺术,一个演唱者需要有分析、理解作品内容和体验作品感情的能力,并且会用歌声去表达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这是一个演唱者应当具备的表现能力。歌唱者的表现能力是多种智慧、能力的综合:1、对音乐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及人物的思想感情、神态和事物的内涵有观察、分析、理解能力;2、对音乐语言、音乐表现手段所表现的感情有感受、体验和认识能力;3、善于运用歌唱的技能、技巧,把所理解的内容、感受的情感用歌声表现出来的表达能力。如果演唱者没有分析、理解、感受、表达歌曲的能力,纵然有一副好嗓子,虽背得很熟,却因为唱出来的歌声很冷静、很平淡,而不感人,也就达不到歌唱艺术的目的和要求。其次,演唱者在演唱之前,要结合曲调进行反复视唱,领悟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和声与伴奏的配置(包括歌曲伴奏所创造的气氛和形象)。在视唱过程中,对曲谱的每一结构(包括前奏、间奏、尾奏)、每一个提示(包括表情、速度、力度术语)都要做全面的了解,对歌曲有一个客观完整的形象,这就好象绘画之初有个轮廓一样。再次,演唱者还必须抓住整首歌曲的核心,即高潮的处理。高潮,一般是歌曲中最高的主旋律音,从情绪发展来看,高潮的形成是思想感情最饱满、紧张度最强的时刻。如《松花江上》高潮在结尾处出现,我们在演唱过程中要善于利用高潮前后关系中的对比作用来烘托它。歌曲中高潮、低潮对比所产生的作用,就好象大海中波涛起伏时所形成的波峰一样,有着活泼的动力感,对歌曲起着不断的推进作用。因此,演唱者要善于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领悟歌曲的内涵,用歌唱技能、技巧把它表现出来,这是使歌唱富有艺术表现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二、歌曲韵味的体现

歌唱的目的是将歌词通过音乐化、艺术化、生活化的声音,富有情感地表现出来。声与情是歌唱中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发声、咬字、吐字和情感的表达构成歌唱的整体,二者不可分割。歌唱的人声是以人身的整体作为乐器从事歌唱的,绝非只靠嗓子、气息或共鸣就能单独完成的,歌唱是全身心都参与的一种表演艺术不仅全部身体都要参加,而且包括你的灵魂,也就是说,只有声情并茂,技艺结合,才能使歌唱达到感人的境界,产生沁人心脾的艺术成果。准确、清晰的咬字与吐字,生动的语言和语言的形象化的手法,是表现歌曲情感的先决条件。由于歌曲的情感,风格各不同,演唱时的咬字吐字也应在准确、清晰的基础上根据情感不同各有特色。通常在演唱激昂、雄壮、愤慨、有力的歌曲时,咬字吐字应该结实、有力。演唱节奏欢快、情绪热烈的歌曲时,咬字吐字应该轻快、敏捷,嘴的动作不能太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动作,做到撮口分明、字字清晰,不能拖泥带水。还有,我们在演唱一首作品时,应用什么样的声音才能符合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这是值得研究和设计的问题。作为歌者有美妙的声音外,能驾驭各种声音和音色变化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比如,面对一首进行曲时,要选用雄壮的声音;面对一首圆舞曲时,应用明亮、华丽、轻巧的声音;面对一首摇篮曲时,则需要用柔和甜蜜的声音等等。总之我们要善于调动人声的声音“库”中最恰当的声音,唱出歌曲内容所需要的听觉效果,贴切地表现作品。除了运用正确的声音演唱还要把握好作品的风格,所谓风格是作家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艘具有的独特性。对歌唱艺术来说,风格就是演唱者对音质、音色、音量、语言等反面的音乐处理而具有的独特个性。由于人类社会各个历史阶段、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及生活环境的不同,逐渐形成了不同语言、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社会意识、审美理想、传统喜好等特性,这些特性体现在作品中,变形成了歌曲的艺术风格。我们只有把握了作品的整体风格,才有可能演绎出个人的艺术风格,才能使我们更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情感,使我们的演唱真正达到完美的境地。好的演唱者不仅能准确地领会和传达歌曲的艺术意境,同时还能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挖掘歌曲里某些潜在的、甚至作曲家没有料想到的东西。一首作品,作曲家无法提供韵味,它必须由演唱者自己去体会和创造。好的歌者并不满足于曲谱中所记下的音而必定会在音外的腔上下工夫(腔也是韵味),并用得恰到好处。在你唱熟了一首新歌后,根据语言的特点、感情的需要,就会自然而然地在音调的旋律音上增加一些其它的音,使之成为装饰音、颤音、滑音、倚音等,唱起来就会更加动人和自然,就更有味道和美感。我国著名歌唱家彭丽媛在演唱《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第一句中“水”字尾腔加一个上倚音,用口劲儿将“水”字甩出来,一下子就把腔唱活了。人物此时的内心情感就像开了闸的水一样宣泄出来,总体情调一锤定音。小芹此时的喜悦、奔放之情通过唱腔外化出来,很有感染力。第二句“蓝格莹莹的天”处理得更加细腻,“蓝”字的慢滑音,“格”字的小滑音,“莹”字的“↑5”,加衬字的“格”,连起来唱,就是一个再度创作的唱腔,可谓是锦上添花,让听众仿佛进入那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山乡村落。再如,她在演唱《恨是高山仇是海》中“我是叫你们糟蹋的喜儿”一句中表现了一种无尽的屈辱,无尽的苦难,难以言表的痛苦,就从一个“糟”字的拖拍,使这个字立刻变得形象生动,紧接着又用有点颤抖的声音唱出“喜儿”两字,使这里情感达到完美的统一,字字无不浸透着深刻的情感。这就是韵味给作品带来的新的生命力。

三、忘我的歌唱

“忘我的歌唱”就是要演唱者丢掉一切来自思想上的或者声音上的包袱,消除一切紧张因素,以即充满激情而又放松自如的状态进入演唱,要知道,只有情感得到了解放,才能得到自然而舒畅的声音效果,才能有更完美的感情表达。歌唱者首先是音乐的解释者,一首好的词曲如果没有好的演唱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著名歌唱家卡雷拉斯说:“那股发自内心深处的感觉必须是一切的来源,否则就会功亏一篑。”这个来源包括声音、形体、呼吸、节奏等等。演唱者的工作是创造性的劳动,他必须把自己做人的经验、深刻的生活观察、丰富的文化知识,长时间的对这首歌曲的内容(诗词和音乐)进行分析、体验,然后摸索出一个既有时代特征又有本人个性特征的、完整的艺术形象来奉献给听众,也就是歌唱者通过自己的形体、手势、眼神、表情和包含饱满情绪的歌声来感染观众,把复杂多变的心情给观众交代清楚,让观众听出味儿来,这样,歌谱就会被溶化,歌词与旋律才可能升华为演唱者的乐思和音乐语言,从而在歌声中真实生动地表现出来。歌唱家在感受歌曲形象的情感时,首先要与歌唱对象的总体形象“同化”,达到“人我一体”、“物我交融”的境界。所谓“同化”就是从心理活动来说,我就是“曲中人”,我就是“曲中物”。所有咏叹调中的人物形象都是以“我”的身份出现。演唱《为艺术,为爱情》时,我就是托斯卡。当演唱《晴朗的一天》时,我就是蝴蝶夫人巧巧桑。演唱表现事物形象的歌曲时要“物我交融”。“我”是天,“我”是云,“我”是雄鹰,“我”是百灵,“我”是太阳等等。这种“物我”交融,是一种忘我的情感状态,这种忘我的情感心理状态是在歌唱家对客观事物的感知、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歌唱家的情感表现是通过声音和表情动作而实现的。人的发声器官是高度敏锐,直接受到内心情感的影响,任何一种情感以至细微的情丝波动都会在嗓音的生理器官和声音色彩上引起变化,从而在声音中留下情感的痕迹。早在《乐记》中就有生动的描绘:“其哀心感者,其声咬以沙,其声蝉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濂,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在演唱中,歌唱家的一字一腔,一举一动都是为表现内心情感而服务的。当内心情感激动奔放时,声音力度增强,音色宏量,音调高昂,面部、手以及全身动作幅度增大;当演唱极度悲伤与怨恨的歌曲时,声音力度就会减弱、音色暗淡、音调低沉,表情动作不明显。歌唱演员的任务就是通过内心情感的艺术表现,使观众得到感染。歌唱者在演唱中还必须注意喜而不狂、怒而不暴、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所谓喜而不狂是有节制的喜,也就是在表演喜悦情感时,不能从头到尾都是笑,而是喜在心里、喜在眼里、喜在声音里;所谓怒而不暴,就是在表现愤怒情感时,不能火冒三丈、暴跳如雷、声音粗噪。例如:演唱《大刀进行曲》,不能像喊口号一样,既要义愤填膺,又要注意声音的圆润和连贯;所谓哀而不伤,是指演唱者在表演悲伤情感的歌曲时,不能毫无节制地在舞台上流泪真哭,而应该哀在内心,悲哀在面部。眼泪含在眼眶里,要“假戏真做”、“假戏真演”也就是通过声音和情感去感染观念,引起共鸣。例如:演唱《黄河怨》、《杨白劳》这样表达悲愤情感的歌曲,演唱者一定不能痛泪流涕、泣不成声。这样一方面自己无法唱下去,另一方面观众也不会为他的痛哭所动情;所谓乐而不淫,是指演员在演唱时的表现要恰当,哀和乐都要有个限度,不应过分。

情感在歌唱艺术中占重要的地位。处理情感是一门学问,是一种必备才华的艺术。演唱者的演唱它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技巧行为,演唱的生命更在于传达音乐中丰富的内涵及人类的情感。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诗、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歌唱的情感表现要追求真实性和美感,有时也需要艺术的夸张,但它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真实、脱离情理。情感表现的真实性和美感是歌唱表演的艺术生命,没有真实的情感,就不可能摇撼观众的心声,点燃观众情感的火焰。如果有人称歌唱是崇高的艺术,那是因为歌唱凭借的不是任何外力,而是最纯洁的沁人心脾的情感。演唱者的最高目的不仅仅是要力求唱得悦耳动听,还要唱得发人深思、感人至深。

附件

  • 如何表现歌曲的情感.doc     下载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