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4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陈建伟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王远征     所属单位:惠州市第一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5    浏览数:3     

语文课前演讲的问题及对策

王远征

【摘要】课前演讲作为辅助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在许多学校的课堂中得到应用。课前演讲对语文教学产生了一些有益的影响,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们找到了一些有效的对策。本文主要就语文课前演讲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课前演讲   问题   对策

 

现在许多高中的语文课,老师在正式讲课前,会组织学生开展课前演讲。课前演讲是利用一节课最初几分钟的时间(一般是5分钟),由学生上讲台进行演讲的环节。课前演讲产生了比较好的影响。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胆魄展现才能的平台;为学生整合并提高听、说、读、写、思、辩等能力提供了契机;有利于学生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提供了师生教学相长的途径;创造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但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针对这些问题也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课前演讲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无计划性

无计划性主要表现在,整个科组,高中三年的课前演讲没有统一的规划,任各个备课组的老师随意为之。

一般情况下,一个年级语文备课组的老师会将本届学生由高一教至高三,有些老师高一时就举行课前演讲;有些老师从高一开始搞,但到高二就停下来;有些老师高一高二坚持,高三时由于课业压力较大,就停下来了;有些老师不论学生如何改变,他坚持这项活动未停。种种情况,不一而足。这对全体学生的持续发展是很不利的。老师的无计划必然导致学生的不重视。演讲时随意选择一个话题,既不广泛搜集材料也不深入进行思考,演讲时条理不清,表意不准,东拉西扯,随意应付。甚至有些专以搞笑,引人注意为目的。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又没有达到锻炼学生口语表达的目的。

二、随意性

随意性主要表现在对每次演讲安排的随意性。

课前是否进行演讲根据老师的授课内容的多少随意安排,不能持之以恒。有些老师坚持每堂课都让一位学生演讲;有的老师则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来决定本堂课是否进行课前演讲,内容多时就不演讲,内容少时就演讲。

课前演讲时间的长短受到学生自身能力的影响,随意性大。课前演讲一般是5分钟,时间过长就会影响老师正常的教学,过短学生的一个中心可能还未表达清楚。时间的限制老师们在开展课前演讲的活动前都会向学生阐明,但是学生本身的素质是千差万别的,有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强些,又有表现的欲望,所以他在课下准备的很充分,不但详细地搜集了相关资料,而且还准备了幻灯片和道具,演讲用时远远超过了5分钟的限制,致使老师准备的教学内容没有完成。有些同学表达能力弱些,急于要回到座位上以减小别人的注意力,刚一登台旋即下台,许多同学还未搞清楚他演讲的中心,老师便开始了点评,剥夺了学生思索的自由。

三、重复性

重复性主要表现为演讲主题的重复选择。

老师为了减少由于自身选择话题对学生造成的局限,同时调动学生演讲的积极性,一般会由学生自由选择演讲的主题,这也往往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现代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丰富的社会里,然而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少,接触面不广等原因,他们选择的话题往往较为集中,比如球星、娱乐明星的逸闻轶事,电影电视的短评,励志小故事的讲解,电脑游戏的玩法等。说到社会热点问题,如中日钓鱼岛争端,利比亚撤侨,日本大地震等,往往也是人云亦云,没有深入的见解。重复的话题经多次讲解,新鲜程度也会降低不少,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影像了学生思考的深度。

四、单调性。

单调性主要表现在演讲形式的单调性。

按学号登台演讲。演讲时怎样安排学生的演讲顺序是个问题。一般都会由课代表依照学号安排顺序。但学生的学号一般都是按成绩排的,成绩好的在前,成绩差的在后。这样就造成了演讲的时候,一段时间演讲的同学能力较高,效果较好,一段时间演讲效果较差,学生都不愿意听下去。

老师统一点评。一般演讲过程是学生先讲,老师最后点评,时间长了,学生难免会感到这样的形式死板枯燥,况且老师的点评不一定都到位,对学生的积极性也是一个打击。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老师们也找到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对策。

一、课前演讲要有计划性

把课前演讲纳入整个语文教学的大计划中,每个年级每个学年的课前演讲都应有一个与课堂教学相协调的内容。如高一可以配合诗词的讲解安排古诗词诵读,古诗词推介;高二可以配合剧本的讲解和议论文训练的展开安排课本剧表演,话题辩论;高三从应试角度出发,可以安排学生5分钟内讲一个成语,一个名言,一个社会热点,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主题演讲和即兴演讲,以利学生思辩性和发散性思维的锻炼。

二、课前演讲要有持续性

课前演讲一定要持续进行,隔三岔五进行使学生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对课代表辅助老师开展工作造成了不便。长时间间断则会造成一种淡化趋势,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形成。

三、课前演讲要坚持老师指导的原则

教师应指导学生把握演讲用时和演讲主题。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演讲的内容恰当把握演讲用时,避免时间过长或过短,既使演讲的主题得到阐明,又使老师的教学任务能够完成。同时教师还应通过提前指导使学生避免演讲主题的重复,引导学生拓展视野,丰富演讲内容。

四、课前演讲的形式应避免单调

在演讲的形式上也应力避单调。依学生学号排的演讲顺序,好中差生相对集中,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引起单调乏味的感觉。演讲顺序可以由教师的学生商议决定,形式不妨多样化。点评不一定都由老师来,也可以让学生来进行。

课前演讲是一个辅助语文教学开展的有效手段,它符合现在新课标的精神和生本教育的理念。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实践,课前演讲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从教者不断地探索解决。课前演讲的有序化、科学化仍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育学》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2. 杨骏《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初探——以中学语文课为例》《新西部(下半月)》 200911

3. 刘滢莹《莫嫌孤叶淡  终久不凋零——浅谈课前演讲》《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0·4B

附件

  • 项脊轩志.ppt     下载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