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4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体育李建军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蒋立名     所属单位:惠港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4    浏览数:4     

原地侧向推实心球说课稿

说课人:惠州市惠港中学          蒋立名

一、 教材分析

1. 本课教学理念

   投掷可以发展学生的肌肉力量、动作速度,特别是全身协调用力的能力,促进学生冷静、果断等心理品质的形成,从而能促进学生健康的生长发育。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接轨,使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为了改变以往学生对投掷的单调、枯燥的技术不感兴趣问题,        我以教材点与趣味点的结合设计练习内容,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探讨、竞争中逐步达到教学目标,把技术教学同学们喜欢的游戏结合起来,力求在教学中贯彻寓教于乐、乐中求学、学中益知、练中健体的教学思想。使教法与学法紧密结合,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才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本课的主教材内容是原地侧向推实心球。该教材是水平四的投掷教材,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项体育活动。通过该教材的教与学可以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促进肌肉、关节、韧带的发展。

在以往的投掷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动作程式化,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在游戏与音乐中锻炼,使教材更加生动、有趣。

2. 教学目标

⑴、运动参与:通过本课教、学、想、练的过程激发全体学生能积极参与大胆创新,让学生动脑想、动手做,并学会合作。

⑵、运动技能: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使90%左右学生能初步了解投掷的基本技术、60%左右初步掌握原地侧向推实心球技术。

⑶、身体健康:学生通过本课认真的学练和在课中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达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目标。

⑷、心理健康:通过本课的教、学、想、练,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心理品质,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调控自已的情绪,使学生乐于学习,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体会成功所带来的喜悦,达到心理的十分满足、满足、基本满足。

⑸、社会适应:本课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练、合作学练、互帮互学、评价学练的能力以发展学生的潜能和个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学情分析

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初期,多数器官、系统正迅速生长发育,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表现出明显不平衡状态。因此,体育教师在上课时,应根据中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组织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特别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全面发展他们的柔韧、速度、灵敏、素质,以及协调性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适当发展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原地侧向推实心球
难点:转身与实心球出手结合 

二、教法分析:
    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分组法、激励法、游戏竞赛法,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启发、诱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创造能力。

1)讲解示范法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语言和示范动作,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所学的动作全貌,了解所学动作的整体形象、结构,产生感性认识。

2)游戏比赛法

抓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运用游戏比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赛中练,进而达到提高技术动作能力的目的。

3)探究教学法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把宝贵的课堂时间用在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鼓励、引导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结合生活常识,用不同角度进行学习和思考,产生大量设想,进而提出独特见解。

4)评价教学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这样会使学生在改进动作的同时,提高思维能力。

三、场地及器材准备

1/4块田径场、实心球50个、录音机一台

四、教学过程

1、准备阶段

1)集队,检查人数,宣布课的内容与要求,并进行课前安全教育  (约2分钟)

2)准备活动,软式排球传球接力比赛。该比赛目的:将学生上肢、腰部、头颈部活动开,为学生投掷做好准备。(约8分钟)

2、主要授课阶段(约16分钟)

步 骤:

1)、请2-3名身高、力量有所区别的女学生投掷实心球,提问学生与投掷有关的影响因素(力量、出手高度、出手角度、身体协调程度等)。

2)、教师讲解示范实心球的握法、预备姿势、侧向推实心球的方法。

3)、分组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小组研讨,总结方法,对优秀的学生提出表扬,对技术不好的学生进行纠正。

组织队形:以小组为单位

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小组讨论,这样能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权,充分发挥小团体的作用,促进互助互学,在练习中突破难点,掌握动作。

3、知识延伸阶段:(约5分钟)

教学步骤:

1)、点评本次任务的完成情况,

2)、让优秀学生进行示范表演;

组织形式:四路横队

4、全面发展身体阶段:

游戏:贴膏药(分两组,男女各一组)  (约9分钟)

游戏的安排,充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发挥了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也充分给予了学生创新展示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加强师生关系。本次课主题内容为投掷,主要活动部位是上肢,贴膏药则重点锻炼学生的下肢力量,这样起到了均衡发展学生身体的作用。

5、舒缓身心阶段:(约3分钟)

用配乐舞蹈《幸福拍手歌》进行放松,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第一遍原地踏步加击掌,第二遍原地踏步加拍肩,第三遍原地踏步加甩臂。放松练习既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又起到了放松作用,使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得到放松,在进行美的教育的同时,又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 以上各个练习的采用,意在充分体现“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教学指导思想,力求采用多种练习手段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让学生从体育活动中感动乐趣。

6、结束阶段:(约2分钟)

1)课后小结:批出课的优点和不足,表扬先进。

2)布置课后作业,组织学生归还器材,师生再见。

五、本课特色

1、淡化了技术教学要求,将体育课转化为一个学习、探索、创新和展示的舞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初中生的生理发育特点和男女个体差异使体育课男女分组教学成为必要,男女分组教学,有助于本阶段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教与学同步互动,学练结合,学玩相间。

4、课堂前后以游戏贯穿,有新鲜感且容易操作。

六、课堂教学效果预计

1、心理状况预测:根据本课特点,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学生能在练习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交流;

2、生理状况预测:练习密度在40%左右;平均心率达到120--140/分。

附件

  • 蒋立名++投掷+++说课稿.doc     下载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