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4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邝丽湛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江雄才     所属单位:梅县区松源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4    浏览数:7     

 

我们学校确立了行动研究的新理念(校本培训)

行动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研究所采用的一种新模式,行动研究旨在提高实践者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调节行动能力,并以解决问题、取得成效为最终目标。行动研究的主要特点是:在行动中研究,研究行动,为改善行动而研究。行动研究的最大优势就是使研究者真正成为"研究的主体",通过行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完成自身素养的提高与飞跃。课题组在选择试验研究方法的时候,充分地考虑了校本培训的特点:校本培训的目标是指向学校及全体教师;校本培训是以问题为中心,由教师共同学习并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解决教学中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校本培训方法灵活,如现场诊断、研训互动、师徒结对、观摩听课、个人修练、校际交流等;组织管理具有自我主体性、支持系统共同协作性、培训质量的动态性。我们认为,教师校本培训是教育理论与教师实践的最佳结合点,有必要将"行动研究"引进中学教师校本培训,让教师通过行动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成功的桥梁。
    
我们对校本培训研究尤其是教学模式的研究,选取并实施了行动研究法。在实施校本研究、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确立了行动研究的新理念:
   
1)教师即研究者。在过去的教师培训和教育科研中,往往把培训者和受训教师对立起来,即你讲我听,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教育科研是"研究者 "的事,总认为一线教师只要教好书就尽职了,无需去搞什么研究。要进行"行动研究",必须破除这种观念,教师要将自己作为"研究者",在工作中研究,达到研究即工作,工作即研究的境地。因此,行动研究的校本培训,应当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2)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以往,教师培训活动之多,而一些教师却感觉收获之微,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过分重于理论学习而与实践脱离。学理论固然重要,但教师培训不仅是学理论,而是要通过实践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况且理论是死的,教师从理论中是学不到什么实用性的东西的,只有运用理论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在"实践-反思-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力,从实践的经验中感悟出一些无法言说的只属于自己的那些东西,这才真正有了收获。行动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行动研究用于校本培训,就是要使培训的内容让教师经过在实践中的重建与内化,成为教师自己的东西,促使其教育行为"合理化"。我校校本培训的行动研究的设计是:"发现问题-确定课题-组织培训-进行研究-作出评估",培训中,特别强调教师"参与",强调"体验",强调"探究",强调"经历"。实验结果表明,从经验中学习,是教师素质提升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3)一切为了教师的发展。行动研究的校本培训,必须一切从教师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应该为教师的"问题解决"提供一切条件与可能,不应该是培训者主观臆断地对教师的强加;行动研究的教师培训应该对教师尊重,让教师主动参与,使他们成为培训的主体,为他们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并获得情感体验;行动研究的校本培训还要为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给以支持和帮助,培训活动应充分体现专业发展的潜在性、先导性。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