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4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体育李建军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邹文进     所属单位:仁化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5    浏览数:5     

体操:纵箱分腿腾跃(男)横箱屈腿腾跃()教学计划

(水平五,高一年级)

一、指导思想

本课遵循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运动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自我教育、追求成功为主线。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思路,构建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二、教材的选择、价值与意义

支撑跳跃教材在高中体操项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通过助跑、踏跳、支撑推手并以特定姿态腾越器械的一种身体练习。对发展学生腿部和上肢的爆发力,增强肩臂、腰腹、下肢肌肉及关节韧带的力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对发展速度、灵敏、协调性、控制力和平衡能力等有积极作用。

三、学情分析 :

我所教的年级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心理也将进行着从羞涩到成熟的巨变。因此在掌握和应用科学锻炼身体方法的同时,还应重视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教育和学习。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选择支撑跳跃—-横箱屈腿腾越为女生本课教材;纵箱分腿腾跃为男生本课教材。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支撑跳跃对身体机能的影响及使用价值,并能说出屈腿腾跃的动作要点。

2、大部分女生能完成支撑跳上成蹲撑接挺身跳下动作。大部分男生能完成分腿腾跃动作技术,小部分男生能完成分腿、挺身动作技术。

3、发展学生的上肢、肩带和下肢肌肉群的爆发力。

4、使学生在多次重复性练习中不厌倦,并对自己的技术水平提高感到成功的快乐,愿意表现自己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现团结合作精神。

5、学生能接受教师的指令性要求,能按照教学的安全措施进行练习。

五、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教材的特点,为了使学生学会横箱屈腿腾跃的动作技术现将:积极踏跳,顶肩推手作为本课的重点,提臀屈腿、分腿,展髋挺身作为本课难点。

六、教与学过程及组织形式 :

大家知道支撑跳跃技术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过程中遵照循序渐进原则,并根据学生年龄生理发展规律特点的不同,特定教学结构为三部分:第一、开始准备部分、第二、主体部分、第三、身心调整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小团体的学练优势,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发挥学生间相互研讨互帮互学的功能,利用结组权、讨论权、评价权,进行学习尝试。                                

七、教学过程:

第一准备部分:(8分钟 )通过课堂常规练习使学生逐步进入学习状态,通过慢跑和徒手操的热身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激发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间情感和团结合作意识,为主体部分学习做好身心准备。

第二、主体及教学反馈部分:(28分钟 )学生个体差异是不同的、需求也就不同,所以根据现代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求构建学生学习步骤为:(一)复习已学过的知识,教师提问已学过的支撑跳跃的动作要点及动作结构,学生认真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讲解已学动作练习的方法。学生在规定场地复习基本动作,教师直接辅导,引导学生复习已学动作,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练的意识,促进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体现学生间相互指导、相互讨论以及合作学习的氛围。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良好基础。(二)学习横箱屈腿和纵箱分腿腾跃动作:教师采用先分解教学后完整教学的方法 通过教师示范屈腿和分腿腾跃动作讲解知识要点,引导学生模仿练习,使学生建立正确屈腿和分腿腾跃动作的概念和直观感,加深对所学动作结构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所要学习动作的兴趣与欲望。为了满足不同需求构建学生学习步骤为:教师引导学生第一次友伴结组,将学生情感相投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有利于学生间相互合作探讨,互相帮助研究。教师巡回检查,发现问题适时反馈,引导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并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边练边思考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教师反馈学生各组研究结果并加以评价。学生结合本人的实际情况和能力,自己制定练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通过自己的主动学、探究学习、尝试学习、体验成功最终完成学习目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次技能结组,将技术水平接近的结合在一起这样他们有共同语言,有利于形成竞争意识,便于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各自潜能。教师适时进行反馈,了解学生练习情况。教师根据反馈情况引导学生第三次强与弱结组,使学生充分展示各自的能力,发挥主体参与学习过程意识,扩大教学效果,使学生普遍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心理的满足,同时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通过分层次教学,变换结组方式,全面将教学过程不断地推向深入,从而使学生在生动活泼主动参与的练习中,既保证各自目标的完成,也使课的总目标顺利的完成,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练习中要求:动作规范、练习认真,能按照教学的安全措施进行练习。

第三、身心调整部分(4分钟) 通过有氧放松操,从而使身体恢复到接近正常,同时也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八、本课预计练习密度达到:35%以上   

生理负荷每分钟脉搏达到140次以上。

九、场地器材

田径场、跳箱四个、跳垫8块、踏板四块、录音机一台。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