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4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徐颂军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曾庆华     所属单位:仁化第一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5    浏览数:3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教学设计

                                                                               地理科组 曾庆华

【课标分析】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与主要方式”

这条标准重点在“举例”,就是说这里的知识点主要涉及的是例子,而不是理论,所以这节课对记忆要求比较高,理解要求相对较低。


【教材分析】

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各种经济和的都是在一定地域空间进行的,因此不同地域之间必然会产生人和物交流的需要,而交通运输是实现的主要手段。所以教材在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及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后安排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主要阐述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本章不是重点章节,而且相对来说比较好理解,所以课本语言比较精炼,例子也是点到为止,所以需要进一步的拓展。


【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学生日而常用或者比较熟悉,所以理解起来不是很难,但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比较多,所以还是要顾及学习困难的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本章地位,本节课主要放在案例上,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及优缺点;理解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并应用在实际例子上

2.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地图图表方法,能够联系实际例子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并能对地理有关信息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交通意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树立交通安全与公共道德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与优缺点以及影响布局的因素

难度:影响交通运输网络布局涉及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等诸多因素,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目标

向学生展示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明确目标

让学生预先知道重点与难点知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材料导入

图片展示: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历程;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图片

合作探究:如果让你充当旅游社的策划人员,请根据以下旅游路线设计一条合理和可操作的线路

承转: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根据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那么接着我们看看现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学生能从资料和生活常识来理解交通运输方式的取舍

通过相关的和有趣味的问题来提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教学过程

一、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1、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通过上面的问题导入,可以直接列表让学生回答来比较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各自具有优缺点

学生活动:做一道相关的练习来巩固

2、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让学生来自主想出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所要考虑的因素,然后归纳总结

3、 交通运输发展方向

出示图片:铁路、巨型运输邮轮和集装箱,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现代运输方式向高速化、专业化和大型化发展

承转:如果我们社会只有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可不可以?答案是不行。现实中,从一个地点到另外一个地点往往要两种或以上的交通运输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样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组合就形成了交通运输网络了。

二、 交通运输布局

1、 交通运输网的组成

引导学生读图5.3 “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从中了解构成交通运输网的基本要素,交通网的形式与层次

承转:交通运输点和线虽然有不同的类型,但交通运输的布局都要受到社会经济、自然和技术等因素影响和制约

2、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

要求学生在书上找出这些因素,并评价这些因素各自起到的作用

案例分析一:南昆铁路

图片展示:南昆铁路穿越的地区

设计问题:

A. 从社会经济和自然因素角度来分析影响这条铁路因素

B. 从图片显示的信息,南昆铁路建成后,将会主要带动了那些产业的发展

C. 从刚学过的五种运输方式中,你认为那种运输方式是最适合的?

案例分析二:青藏铁路

图片展示:青藏铁路所穿越的地区与我国地形图

设计问题:

A. 为什么要修建这条难度那么大的铁路

B. 铁路修建难度很大,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从自然因素来考虑)

C. 青藏铁路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

通过比较对各种运输方式特点有个更清晰认识

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

通过读图来挖掘图片所包含的知识

读图归纳知识点

分析各种因素所起的作用

通过两个案例的分析探究和互相交流,深刻理解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和技术因素等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让学生熟悉运用对比的方式来获取知识

让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对课本知识进行提炼

提炼图片所包含信息

让学生提高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由教师创设情境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所学过的知识和平时积累的知识,使学生由表到里、层层深入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和情感目的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基本内容,加深学生的记忆


【课堂练习】 通过做相关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内容 略


【板书设计】

一、 特点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二、如何选择

三、发展趋势

一、 交通运输网的组成

交通运输布局               二、影响因素

实例分析:南昆铁路、青藏铁路


【教学反思】

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多点关注,讲清楚基本知识点;某些的非重点的知识点也要考虑到,适当拓展某些知识点,加深学生的理解;图表的读取能力要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