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4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体育李建军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邓顺丰     所属单位:东莞实验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5    浏览数:6     

 

武术(散打)校本课程的编写

武术(散打)课程纲要

为了更好地实施国务院颁发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增强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充分体现高中学校的体育特色,切实可行地寻求一个适合学生自主锻炼的方法。同时,为了更好地响应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和高中学校的办学目标。在我校领导的支持下,我科组决定设置并开发高中学校武术(散打)课程。

一、一般项目

主讲教师:

教学材料:自编讲授提纲和改编武术(散打)教材

课程类型:选修课

授课时间:每周二课时

授课对象:自愿报名并经过挑选的学生

二、具体内容

(一)课程目标

1.知识水平与技能

11充分认识武术运动,加强武德修养,培养学生对武术(散打)运动的兴趣。

12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

13锻炼身心,掌握技击,提高学生的自卫防身技能。

14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2.过程与方法

21学生通过在自主锻炼和合作学习的进程中,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和科学训练意识,培养学生在开放性环境中获取、收集和查阅资料的能力。

22培养学生在实战训练中具备良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并通过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反思、评价和调控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1学生在通过理论学习和身体训练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武术寓技击于体育之中的魅力,加深对武术的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传统体育风格的了解,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32培养学生主动求知、勇于拚博的心理品质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气质,发展学生关注社会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课程内容: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将本课程共分为五个主题。

1.武术基本理论与武德修养的讲述:根据教师编制的讲授提纲,对武术概述和武德的仁、义、礼、智、信、勇进行介绍和倡导。

2.武术套路练习:武术基本功、少年拳、初级长拳练习。

3.散打基本技术:实战姿势、步法、进攻技术、防守技术。

4.女子防身术:基本技术、攻击对方要害技术。

5.功力训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辅助训练。

主题1:武术基本理论与武德修养

内容介绍

活动与探究

1.  武术概述

2.武德修养

1.  通过学生在自主收集和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武术的起源与发展;形式、分类和内容;特点与作用,充分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内涵。

2.  通过武德修养的讨论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了解武德的起源和发展,感受到传统武德的仁、义、礼、智、信、勇的含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注重修身养性,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

主题2:武术套路练习

内容介绍

活动与探究

1.  基本功

2.  少年拳

3.  初级长拳

1.通过课堂训练和个人自主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的技术、技能和基本功要求。

2.通过拳术练习,引导学生心神合一、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的动作意识,强调“意气力”的三者结合。

3.运用探究式与合作式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科学训练,充分领略武术的内在美和动作美,倡导主动学习的习惯。

主题3:散打基本技术

内容介绍

活动与探究

1.  实战姿势

2.  步法

3.  进攻、防守技术

4.  实战

1.通过散打基本技术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要领和要求;

明确活、疾、稳、准的基本要领;了解和掌握各种组合运用和技术分析,克服各种干扰和弊端;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让学生对技术的应用能力提出反思和讨论。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学生在技术学习中自我控制的能力不断提高,并具备一定的实战能力。

主题4:女子防身术

内容介绍

活动与探究

1.  心理因素

2.  基本技术

3.  攻击对方要害技术

1.通过对女子防身术的心理因素的分析、探究与讨论,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心理准备。

2.以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技术练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对技术的应用能力。

3.在具备一定的条件上,以合作、自主的方式反复练习单个技术,增强动作的实用性和突然性。

主题5:功力训练

内容介绍

活动与探究

1.  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2.  辅助训练

1.引领学生以自主、合作方式对各种专项素质需求进行分析,寻求到合理训练方法,达到不断提高专项身体素质的目的,并形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

2.开拓学生视野,明确训练目标,以更高的目标要求自己。

本课题以功力训练为导向,开发出适合中职学生的武术(散打)课程,见附件A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

课程实施:本课题中的武术(散打)体育校本课程将以选修课的形式,在教师长期的教学经验基础上,加以深度改造,以课程的方式形成,于20113月开始实施。其对象为全校愿意参加武术(散打)的学生,并经过一定程序的选拔。集中学习于周三下午,时间为二个小时,周一、周二、周四下午学生自主练习,学校提供场地和器材,练习时间为一个小时。预计学期有效教学时数为14周,28课时。

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价。除终结性评价外,教师更应重视过程性评价。从学生的出勤率、团结协作、意志品质、完成小组分配任务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四)实施计划

120112月,确定课题,进行课题论证。

2201134月,制定武术(散打)校本课程设置与开发方案。

3201178月,收集整理资料,编写《武术(散打)校本课程》

42011912月,课程实施、评价、完善。

3. 44具体实施过程

344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开发小组由我校体育科组全体教师组成,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认真讨论,充分酝酿和研究,根据我校的办学宗旨、优势分析及学生需求,制定出本课题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3442教师准备阶段

    目前,我校体育选修课已涉及到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散打)等六个项目。武术(散打)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先走一步,在全体科组教师的帮助下,对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和检验,以及对讲授材料——《高中武术(散打)课程》的编写工作,为其它五个项目的课程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担任课程开发的教师首先要熟练地掌握项目的具体细则和最新动态,并且具备较强的教学经验。其次,教师还需具备较强的运动能力、组织能力及责任心,积极的影响和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和探究。

3443教学实践阶段

1)教师讲授与身体练习并重

    由教师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有组织的理论教学和身体训练,并采用合理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以身体训练为主

    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身体和思想教育,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思想品质得以净化。同时,通过引领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地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如:武德在习武者的体现、女子防身术的心理探究等。

    设置与开发体育校本课程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根据学生需要,社会对中职毕业生的身体条件提出的较高要求出发。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学生学习模具专业,他的专业发展前景必将受到影响,因此,设置体育校本课程应当是对素质教育的一个正面响应。

345评价

校本课程评价,是校长和教师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评价策略,才能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经验,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真正使校本课程促进本校学生的发展。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