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4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张秀莲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叶文才     所属单位:梅江区联合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5    浏览数:0     



高一级化学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活动目的和意义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思维,我们学校开设了生物第二课堂活动.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促进课堂教学,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提高兴趣,发挥专长,培养化学人才



二、活动对象:对化学有兴趣喜欢动手的高一学生



三、活动地点:化学实验室



四、活动形式



老师演示趣味实验,然后由学生思考并总结其中的原理,并根据其原理试着提出自己的方案;再由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方案进行实验,老师在旁指导;最后,学生总结自己的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讨论,提出结论。



五、活动内容



1、蛋白留痕 ——(铜盐的性质)



取一只鸡蛋,洗去表面的油污,擦干。用毛笔蘸取醋酸,在蛋壳上写字。等醋酸蒸发后,把鸡蛋放在稀硫酸铜溶液里煮熟,待蛋冷却后剥去蛋壳,鸡蛋白上留下了蓝色或紫色的清晰字迹,而外壳却不留任何痕迹。



这是因为醋酸溶解蛋壳后能少量溶入蛋白。鸡蛋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球蛋白,它在弱酸性条件中发生水解,生成多肽等物质,这些物质中的肽键遇Cu2+发生络合反应,呈现蓝色或者紫色。





2、蔬菜中维生素C的测定 ——(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用品:菜叶、碘酒、淀粉、研钵



实验步骤及现象:在玻璃瓶内放少量淀粉,倒入一些开水,并用小棒搅动成为淀粉溶液。滴入23 滴碘酒,你会发现乳白色的淀粉液变成了蓝紫色。再找2 3 片青菜,摘去菜叶,留下叶柄,榨取出叶柄中的汁液,然后把汁液慢慢滴入玻璃瓶中的蓝紫色的液体中,边滴入边搅动。这时,你又会发现蓝紫色的液体又变成了乳白色。说明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



3、木器或竹器上刻花(字)法 ——(浓硫酸的脱水性)   



     实验用品:竹子或木板、毛笔



     实验步骤:用毛笔蘸取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木器(或竹器)上画花或写字。晾干后把木(竹)器放在小火上烘烤一段时间,用水洗净,在木(竹)器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样或字迹。







4、制作“叶脉书签”——(氢氧化钠的腐蚀性)



    实验用品:树叶(学生事先采集)、软牙刷



实验步骤:



1)选择外形完整、大小合适、具有网状叶脉的树叶,
这是成功的关键,叶脉不硬的就好象煮树叶汤 。



2)用水将树叶刷洗干净,放在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当叶肉呈现黄色后取出树叶,用水将树叶上的碱液洗净;



3)将叶子平铺在瓷砖或玻璃板上,用试管刷或软牙刷慢慢刷去叶肉。将剩下的叶脉放在水中轻轻清洗,稍稍晾干后,夹在书中压平。





5、喷雾作画 ——(铁离子的检验)



    实验用品: 白纸、毛笔、喷雾器、木架、摁钉。



FeCl3溶液、硫氰化钾溶液、亚铁氰化钾浓溶液、铁氰化钾浓溶液、苯酚浓溶液。



    实验步骤:



1)用毛笔分别蘸取硫氰化钾溶液、亚铁氰化钾浓溶液、铁氰化钾浓溶液、苯酚浓溶液在白纸上绘画。



2)把纸晾干, 钉在木架上。



3)用装有FeCl3溶液的喷雾器在绘有图画的白纸上喷上FeCl3溶液。













20129







附件

  • 化学第二课堂活动计划.doc     下载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