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4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邝丽湛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李晓敏     所属单位:新华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5    浏览数:2     

以下是我个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研究总结出来的一套哲学提纲,是我个人的劳动成果,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下,希望我们能彼此分享各种的经验,学到更多东西!!!

二、历史唯物主义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一部分 历史观《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社会意识能推动促进社会的发展

错误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发展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同步,总是先于或落后与社会存在

2、〖方法论〗:(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二、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1、〖原理内容〗:

(1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注意:意识形态(精神文化的建设、法律)、政治制度 设施都属于上层建筑

2、〖方法论〗:

(1)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2) 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坚持改革

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社会精神财富的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方法论〗: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四、运用历史观或是《寻觅社会的真谛》分析材料,参考知识点如下: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社会意识能推动促进社会的发展

错误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发展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同步,总是先于或落后与社会存在

社会两大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

第二部分 价值观、人生观

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1、〖原理内容〗: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

(2)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导向

主要表现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方法论〗:

(1)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价值取向)

(2)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和最高的价值标准

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社会的利益关系

二、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根本途径)

     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需要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

     (3)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