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边远民族地区英语梯级分组教学的实证研究

  发布者:周志华    所属单位:布拖县教研室    发布时间:2018-12-20    浏览数( -) 【举报】

边远民族地区英语梯级分组教学的实证研究

 

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教研室   616350      周志华

 

【内容提要】:边远民族地区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差异性十分显著,对应用新教材与教法有相当的难度。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梯级分组、统一授课、分层指导、分期达标、异步前进”的教学模式,倡导任务型教学和师生参与式教学。三年的实证研究表明,英语梯级分组教学法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快速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Abstract: Students in remote areas of national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English is very significant, on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methods are quite difficult. Based on this, proposed a "step group, unified instruction, guide layer, stage standard, asynchronous forward " mode of teaching, promote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task-based teaching and teaching. Three years of empirical research shows that English teaching is a step group for all students to rapidly improve quality and effective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关 键 词】: 民族地区  英语   梯级分组   教学研究

 

Key words: Ethnic groups cascade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research areas

 

 

一. 引言

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边远民族地区的师资水平、观念、学生素质等各个方面普遍落后于发达地区。在传统的班级授课教学形式中,由于受到教学班额、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因素的限制,教师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授课,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层次高的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不能充分发展,层次低的学生迫于进度而疲于奔命,难以完成学习任务,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形成分化。我校地处四川与云南省交界的金沙江畔,属凉山彝族聚居地区的农村初中,校址偏远,百分之八十六以上的都属于彝族学生,汉语表达能力极差,学习英语难度很大。由于多年来的观念影响,教师习惯于“满堂灌”的老一套教学方式,结果是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极大多数学生放弃了英语学习。事实上,这也是当前凉山州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一个普遍问题。因此,面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水平,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 实验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认为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赵同森,2006)。《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而从本地区的实际状况来

看,学生差异极大在知识水平、智力、能力上参差不齐,如果使用传统的“一刀切”模式

势必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跟不上的情况,也必然造成对全体学生的情感关怀的缺失。因此,如何真正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当前边远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一个亟待解决问题。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分组教学”的理论,对边远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具有重要启示。就我国基础教育界来看,一些教师已经探讨了分层教学的实施,研究了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得出了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必须关注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的结论(纪丹,2003;方曼华,2007;)从这些研究来看,初中英语教学容易出现学生学习状况的两级分化现象,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能够有效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民族地区如何进行分层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这一方面,开展任务型教学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袁昌寰,2002)。根据任务型语言教学和梯级型任务原则,我们设想在教学中按照梯级,即学生的实际水平分组,实施任务型教学,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而不是测试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由于任务型教学强调语言在交际活动使用中获得,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的结果,通过完成不同层次的任务,学生就能够进行可理解的输入与输出活动,从而较好地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并且,在动态的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将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我们以语言习得理论为基础,运用多种方法设计出既符合教材内容又与学生认知过程相协调的教学方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难易兼顾,力求做到层次动态化,设计任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形成梯级,使每一学生都能为之,各有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求知的满足与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三. 实验设计与过程

1. 试验设计

(1) 因能划类,将全班学生按梯级分组

根据学生动机、需求、兴趣、水平、学习能力,进行梯级分组,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在pair work 和 group work中有更多掌握和应用语言的机会。全班学生形成四个形成梯级和程度组,

编号A、B、C、D。A组:学生基础扎实,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语言表达较流畅,;B组: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对英语有兴趣,聪明但不够努力,勤奋但学习方法不佳;C组:对英语学习有兴趣,思维不够敏捷,努力和勤奋不足;D组:学习习惯较差,几乎放弃了英语学习。根据动态的原则,每学期分组三至四次,每次分四组不变,但学生每次分在哪能一组经常变化。考虑到学生,特别是彝族学生自尊心很强等心理特点,避免造成过大心理压力,每次分组只通知学生本人在哪一组,不在全班公布,也不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哪一种程度,梯级层次由教师掌握。

(2) 按梯级组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布鲁纳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要精心设计每节课教和学的内容,使每个学生都有事干,都学有所得。在分组活动时A、B、C、D组交叉分组,交替活动,由A、B组带动C、D组,采取pair work、group work多角色对话、讨论和表演等活动,激励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在一定层次上有所收获,并逐步向较高层次靠近,同时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合作和相互学习的意识。对不同的组提出不同的要求,达到不同的目标,让A、B组学得更好,C转化为A、B组D变为A、B、C、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达到目标的同时体验运用英语的成功,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动性。这与白茹的《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分层次教学的尝试》和纪丹的《浅谈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不同之处,他们分组后就固定不变。

    根据上述教学目标,课堂上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激励和成功性原则,灵活分组给各梯级组学生创造达到目标的条件。以新教材《GO FOR IT》七年级(上)Unit 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为例,将教学目标分解为四个层次,应用到不同层次的小组中:

① A组作为提高目标,在英语教学中侧重Section A (4) 和Section B (4) 的教学,要求学生能进行职位面试和学校公演,达到听、说、读、写四会。

② A、B、C组作为基础目标,要求掌握Section A中的1a、1b、1c要求达到听、说;2a、2b、2c要求达到听、说、写;3a、3b要求达到说、写;4只要求会说。同时要求掌握Section B中的1a、1b要求达到说、写;2a、2b、2c要求达到听、说、写;3a、3b要求达到听、说、读、写四会;4只要求达到会说。另外还要求掌握self check中的1、2、3.

③ D组作为起点目标,要求掌握Section A中的1a、1b、1c要求达到读、写;2a、2b、2c要求达到听、写;3a、3b要求达到听、说。同时要求掌握Section B中的1a、1b要求达到说、写;2a、2b、2c只要求听得懂;3a、3b要求读、写;4只要求会说。

2.  开展有效教学与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以梯级组为单位,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以新教材《GO FOR IT》七年级(上)Unit 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的SectionA中的1a 为例:

A组要求不仅会看图,就图中的对话进行操练外,而且会仿照表演自己仿造的对话: (要求达到听、说、读、写四会)

  S1:   I  want  to  join  the  pingpong \ football  club .

  S2:   Oh ,  can  you  play   pingpong \ football ?

  S1:   Yes ,  I  can .   \  No , I can’t .

B组要求会看图,就图中的对话进行操练,(要求达到听、说、读、写四会)

S1:   I  want  to  join  the  English \ chess   club .

  S2:   Oh ,  can  you  speak  English \ play   chess ?

  S1:   Yes ,  I  can .

C组要求会看图,在老师的指导下就图中的对话进行操练,(要求达到读、写两会)

S1:   I  want  to  join  the  art  \  music  club .

  S2:   Oh ,  can  you  paint \ sing  ?

  S1:   Yes ,  I  can .

D组要求认识图中的生词或短语,能理解图中句子的意思即可,(要求达到读、写两会)

  Play the guitar.      Join.     Speak  English.    Play chess .    dance.  Swim.

  Sing.    Paint .   can’t .     I  want  to  join  the  art  \  music  club .

  Yes ,  I  can .   \  No , I can’t .

分梯级组训练后,每个梯级组选一名学生出来,在全班进行对话操练或表演。在课堂教

学中每个梯级组的成员是可以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不是固定不变的。

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分组开展课外活动也是提高学生兴趣和能力的重要一环。通过有效的课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兴趣和能力,从而以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内隐性习得和知识的内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以考试为主要依据每单元新课结束后,通过复习及时对学生进行单元目标参考性测试,拟题面向中等生和后进生,适当兼顾优生,一般基础题占80%,中等难度题占15%,难题占5%。测试后根据学生试卷认真分析教和学两方面的薄弱环节,找出学生在知识方面的问题。及时补差补缺,并用原试卷再考一次,直到C组、D组合乎要求为止。

四、实验结果分析

1. 试验数据分析

本次试验对象为我校七年级的四个班,平均每个班50多名学生。试验前调查显示,学习英语的学生占24.9%,学习英语兴趣不大的学生占33.1%,无兴趣的学生占42%,将近占全班的一半,基本上是放弃了英语学习,从而导致了全班乃至全年级英语成绩和学生英语水平相当低。与发达地区学生水平相比,差距十分显著。2005年我校首次使用新教材《GO FOR IT》参加全州统考学生英语成绩与县、州比较如下:

 


我校

我校差距

与县平均比

与州平均比

平均分

54

43

-11

-19.5

及格率

33.5%

25.5%

-8%

-22%

优秀率

15.1%

12.5%

-2.6%

-11.1%

 (表一)

 

表一各项数据表明我校学生平均成绩与州、县平均成绩差距十分显著,事实上,这种

情况再本地区其他学校也十分明显。因此,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选择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对于解决学生差异显著的问题,实施新课程标准,确保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秋季,在七年级实行英语梯级分组教学,从试验结果来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小组里体验学习的成功,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层次,动态前进,对大面积转化后进生,提高中等生,发展优生,效果比较明显。2008年我校八年级使用新教材《GO FOR IT》后参加全州统考,学生英语成绩比较如下:

 


我校

我校差距

与平均县比

与州平均比

平均分

51.7

48.2

+3.5

-9.5

及格率

43.5%

37.4%

+6.1%

-7.3%

优秀率

18.5%

11.4%

+7.1%

-1.8%

(表二)

比较表一和表二,可以看到,在实行梯级分组教学实验二年后,平均分比实验前提高了8.7分,及格率比实验前提高了18%,优秀率比实验前提高了6%。而从作横向比较来看,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均跃居全县第一位,与全州差距也大大缩小。2009年我校初中九年级学生使用新教材《GO FOR IT》参加全州统一考试英语成绩比较如下: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学生人数

56

54

53

54

217


学英语数

34

35

34

32

135

61.3%

无兴趣数

14

13

12

15

54

24.9%

放弃人数

8

6

7

7

28

13.8%

 (表三)

                                    


我校

我校差距

与县平均比

与州平均比

平均分

63.1

42.5

+20.6

+2.6

及格率

58.3%

35%

+23.3%

+6.3%

优秀率

29.6%

16.2%

+13.4%

+6.9%

(表四)

 表三、表四说明,由于针对不同梯级的学生制定具体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不同梯级组的学生都有了充分的训练机会,优秀学生不再感到“吃不饱”、后进生也不再感到“吃不了”。各个梯级组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学习,发展了思维能力,还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在没有额外增加课时的情况下,学生们的学习已基本进入正轨。各梯级组的成绩较入学时有明显提高。在实行梯级分组教学的不断实验后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均大大超过了县、州平均水平。目前,我校运用梯级分组教学法已进入第四学年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水平、能力及成绩都呈上升趋势。

2. 师生反馈情况

     从试验数据基本反映出分级教学的较好效果,那么,教师和学生的具体应用情况是否如同我们所期待一样?运用梯级分组教学法一轮后,我们对8名英语教师和628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其结果如下:

(1) 有5名教师表示对此教学模式满意,他们一致认为此教学模式很适合边远民族地区的学生; 2名教师基本满意,他们认为此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具有挑战性;另有1名教师表示不太满意,认为此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太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难以掌控。

(2) 就学生而言,90%的学生表示满意,认为老师运用此教学法教学弥补了他们“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使差的变好,好的更好;6%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认为此教学模式基本符合自身要求,但对小组活动不太适应;4%的学生不满意,他们认为多此一举,教师用什么法都一样。因此从这些反馈的基本情况来看,师生对应用梯级分组教学较为满意。

                          

五、结束语

 

四年的实验证明,在边远民族地区实行英语梯级分组教学,是针对地区和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的一种教学法,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是一种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好方法。实行梯级分组教学,兼顾了各种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也有效地实施了任务型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也还存在这一些实际的问题,在英语梯级分组教学法实验中各英语教师的水平不同,对课堂掌控有别,在实验中分组教学和分类指导的程度也不同,往往会出现新教材老教法的问题;在实验中也容易忽略其

 

中某一个梯级组,因此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这都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去探讨,从而有效推动边远民族地区的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及索引

1. 赵同森. 解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www.dinghaobook.com

2. 纪丹. 浅谈初中英语分层教学[J].《江西教育科研》,2003,10.

www.cqvip.com

3 方曼华. 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的探索[J].《双语学习》,2007.

 www.cqvip.com

4. 刘洁. 利用分层教学提高英语能力[J].《考试》,2007,8. http://qk.jianghan-edu.gov.cn/jyqk/DetailQikan

5. 袁昌寰. 任务型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 《课程·教材·教法》,2002,7.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JJF

6. 张正东. 外语教育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65. www.wl.cn/Product/BookInTag

7. 白茹 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分层次教学的尝试[J].《青海师专学报》 2007,4 www.cqvip.com/QK/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