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从阅读中开辟一条写作途径

  发布者:陈霞    所属单位:扬大附中东部分校    发布时间:2018-09-24    浏览数( -) 【举报】

从阅读中开辟一条写作蹊径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浅探

纵观目前教学现状,阅读教学是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是写作教学。阅读教学立足文本,着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更有甚者,直奔考试重点,考点就细讲、反复讲,不是考点的就略讲或不讲。而作文教学,往往是从以往的考题中找出一个合适的题目,讲一点写作技巧,推荐几篇范文,然后让学生去模仿写作。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基本割裂开来,作文教学显得随意机动,缺少系列计划性。特级教师王铁源说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他们在语文教学中始终是紧密结合、相辅而行的。”夸美纽斯也曾说过:“阅读与写作的练习永远应当结合在一起。”而教材中的许多篇章都是名家的经典之作,无论语言表达还是谋篇布局都是值得学习借鉴的,这些篇章都是编者精心选出来的,所以我们不应该舍近求远,应该立足文本,认真备课,挖掘出写作训练点,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在读中写,在写中读。

一、转变观念,教师树立读写结合意识

被誉为“当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的洪宗礼先生认为“读和写是语文教学的两翼,二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而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人们较多关注的是阅读教学,这从许许多多的不同级别的公开课与赛课中可以看出来。所以,一谈到语文教学,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因为它的不易和难以掌控,以及教师的自身能力局限,而被人们所轻视忽略。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读写并行的意识,重视阅读教学,也要重视写作教学。多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多花时间在作文教学的备课上,让作文教学的课堂灵动起来。其次,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写作所需,发挥我们的教育智慧,从阅读文本中寻得写作训练点,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到的技能转化为灵活运用的写作技能。最后,要教师要多读书,文学素养丰厚,具有很强的写作能力,才能引领学生在阅读与写作的天地遨游。

二、从阅读教学中寻找训练点

结合学生作文现状,在阅读教学中挖掘作文训练点,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训练点是文本中客观存在的,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种写作技能。这样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学生写作时有具体的方法与思路,反复训练,从而形成写作技能。

1、  “点”的训练

“点”的训练就是片段训练,找出一个小的训练点,让学生模仿写法,结合生活,真实细腻地描绘。这样的训练短小,反馈快速,又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渐渐远离生搬硬套、胡编乱造。

例如,在学生作文中,笔者发现学生写父母,都是由于操劳,原本挺拔的身躯已经弯曲,头发中夹杂银丝,脸上爬上深深的皱纹;写老人都是满头白发,黝黑的脸上布满沟壑般的皱纹。真是千人一面,让人乏味。在教材《藤野先生》中,通过外形“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通过动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语言“我就是叫做藤野严九郎的……”寥寥几笔就准确勾画了藤野先生的形象,一位清瘦、认真、教学严谨的教师跃然纸上。在教学本课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模仿鲁迅描写藤野先生的写法,描写目前教你的一位老师。教学《送行》一课,可以设计:模仿文中对勒罗送行时的神态、穿着、动作、语言的描写,回忆生活中的送行场面,写一段话。

教学《享受生活》一课时,想到学生在作文中写到初三都是作业繁重,压力巨大,生活压抑,极不愉悦,为此,我在学完课文,带领同学们了解海伦凯勒这个人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海伦凯勒在聋盲哑的世界里,怀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尽情享受在我们看来是平凡的生活中的乐趣,我们换个角度去看看我们的初三生活,你也会发现初三原来也有如此的快乐,请以“享受初三”为题,描述初三生活的一个场景,表现你的享受,200字左右。

教学《给我的孩子们》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丰子恺从成人的角度描写他的孩子们的种种趣事,我们读来忍俊不禁。在我们的记忆深处,一定也珍藏着这样的幼时趣事,请你选择一件,描述出来,注意写出“趣味”。

这样的“点”在我们的课本中有很多,同一个训练点可能在不同的文本中出现,我们可以反复训练学生,直至形成技能。

2、  “面”的训练

“面”的训练是指学习模仿整篇文章的表现手法以及谋篇布局,从而由学习模仿到灵活运用,独具匠心。例如,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可以让学生学习欲扬先抑的手法,写一位人物,可以是家人、同学、老师,也可以是陌生人。余光中的《乡愁》一诗,通过“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样的时间顺序表现了诗人由家思到国思的情感,情感表现得深沉热烈,笔者教学这首诗时,教导学生在平时的作文中也可运用这样的构思,抒发真情实感。一次,在“听雨”的命题作文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雨,这大自然的精灵,四季的使者,从天空落入凡间,奏出不同的雨声乐章,给我的心灵带来不同的悸动。

小时候,听雨是两个人的事。妈妈搀着我的手,撑着伞,和我一起走在已无人群的马路旁。雨滴“扑扑”地打在伞上,“啪啪”地打在地上,偶尔也会有雨珠滑进我的后颈,引起我一阵发颤,妈妈总会笑着对我说:“小心点,离我近些。”妈妈的声音真如天籁,和雨声交融在一起,十分和谐动听。

长大后,听雨逐渐成了我一个人的享受。舒服地坐在桌前,执一杯香茗,捧一卷好书,再听听窗外的雨声,别有一番风味。

后来呵,听到的雨声中已夹杂着些许成长的烦恼。一次我与父母闹矛盾,生着闷气,一人独处在房间里,望着窗外秋雨绵绵,没有香茗好书的陪伴,只有阴冷凄清的氛围。雨滴随意撞入窗户,模糊了我的双眼。再听那雨声,宛如秋姑娘的哭声,如泣如诉,我的心中不免感极而悲了。

而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渐渐成熟起来,所听到的雨声中也添了一抹亲情的韵调。一次上学,我忘记带伙食费,不免劳神父亲冒着大雨从很远的工作地点骑车送到学校。等他到了学校,我心中的怒火已无法遏制,冲他吼道:“怎么这么慢?不知道我有多着急吗?”父亲没有说话,只是颤巍巍地把钱递给我,说了句“我走了”。刹那间,我与父亲的眼神相撞,透过已被雨汽模糊的镜片,我看到了父亲黯淡带有失望的眼睛。一人执伞,静站雨中。雨还在下,啪啪的雨声敲打在我心上。看着父亲落寞的背影,歉意、感动、温暖一同涌上心头,如五味调料般,熏得我眼睛红红的,想哭。此刻的雨声在我心中已全然成了亲情的独奏,温暖的舞曲。

时光流逝,之所以悸动不同,不是因为雨,而是在于听雨者。因为内心所牵挂的不同,所以听到的雨声也不同。真想一直听雨下去,听这大自然的声音,听这迷茫中的感动,听这心灵的声音。

这样的作文有模仿,有创新,清新淡雅,细微中真情涌动,伴随着绵绵的雨声,读者的心灵也被润湿。作为教师,应该多寻找这样的训练点,让学生在写作时脑海中有几种思路,然后结合具体内容筛选,从而使文章构思完整,不落俗套。

三、正确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的要求非常明确:“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寻找作文教学的训练点,并不是为了写作而阅读,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读书和写作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极寻找写作技巧,获得写作知识,化被动为主动, 除了课堂老师的传授外,通过自己课外阅读,也能从中获得写作方法与写作体验,从而积淀生活感悟,丰富学生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教师要熟悉整套初中教材,挖掘出每册书中的训练点,并找出可以训练的文本,有重点有梯度地进行训练。另外,从阅读中开辟写作教学的蹊径,并不是抛弃单独的作文指导课。二者要很好结合,让学生在有本可依中逐步灵活构思,写出匠心独运而又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