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矛盾处藏匠心,失误里有精彩——换个角度教《走一步,再走一步》

  发布者:赵元香    所属单位:扬州市梅岭中学    发布时间:2018-09-25    浏览数( -) 【举报】

师:我们先来看这样一段文字:

(PPT1: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生齐读。

师:出自哪篇课文?

生1: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师:请大家关注里面的两个词语——“似乎”“确凿”。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1:“似乎”,就是好像,也许大概可能吧;而“确凿”,则是确定一定以及肯定。

师:“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岂不是矛盾吗?

生2:不矛盾。老师你当时就和我们说过,这百草园,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确凿只有一些野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然而隔了这许多年,是否记得清楚已经不敢说,对这断定有踌躇,所以又加了“似乎”。况且“我”的童年时光就在这百草园中嬉戏玩耍,这园子里哪怕就“只有一些杂草”,从小孩子的眼光来看,都是新奇有趣藏着无限精彩的,这自然就不矛盾了。

生3:没错。作者是从眼前所见追忆到过去,眼前“确凿”只是野草的“百草园”,那时“确凿”是“我的乐园”。过去,百草园内都是有趣的植物,并非全是野草,但眼前又确实只长着野草,所以才用了一个似是而非的“似乎”。

师:也就是说,“确凿”说的是现实,是客观的判断;“似乎”说的是童年,是深切的怀念。所以“似乎”“确凿”非但不是矛盾,反而大有深意呢。

其实,这样看似失误,实则匠心独运的笔法,在文学创作中颇为常见。

(PPT2:看似失误,实则匠心。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美国作家莫顿 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来谈谈这种“失误”笔法的精妙之处。

(PPT3: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 亨特

师:文章一开篇我就发现了问题。

(PPT4:那是在费城,一个酷热的七月天——直到56年后的今天,我仍能感觉到那股灼人的热浪。)

生齐读。

故事发生在一个热浪灼人的七月天,那天究竟有多热呢?时隔半个多世纪“我”也还清晰地记得那份酷热。然而奇怪的是,我继续读下去,从第二句一直读到全文结束,我也没能找到文中描写天气如何酷热难耐、热浪灼人的句子……这岂不是一处矛盾吗?

(PPT4:为什么后文没有照应?

生1:老师,不瞒您说,我一开始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认为下文没有一句与开头的“酷热”照应,是一个缺点。但后来读完全文后,我就意识到他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我们身上,我们没有真正理解作者的用心。

师:哦?怎么说?

生1:我认为作者开篇提到这个“酷热”并非指天气,或者不只是指天气,他更多是在陈述一种心情——是那种紧张恐惧、慌乱无措的心情让他感到酷热难当,毕生难忘。

生2:对的,因为作者这篇文章讲述的是“我”和小伙伴去攀爬悬崖,起先冒险后来遇险的故事。我们知道七月天本来气候炎热,加上“我”当时挂在悬崖上孤立无助极度恐慌,整个人都被紧张恐惧的心理支配了,这种体验就是在给天气增温,两种作用下自然会觉得天气“酷热”到极点。

生3:所以让他牢牢记住的不是那天的天气,他记住的是那天的经历和当时的心情,而“酷热”只是那天的故事背景,并不是最重要,所以顺带一提,后文也就不需要照应了。

师:常规的写作套路是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以达到一唱一和摇曳生姿的美感。可大师写文章往往是超越常规的,常常不容易被读者所理解。开头突出“酷热”,自有其作用,无需照应。再说,纵观全文,作者的构思可算别出心裁,叙述的周密严谨更是显而易见;试问开头这么显要的一句,会是作者的疏忽么? 所以这里前有伏笔后无照应,看似失误,实则“酷热”里有乾坤,确是极高明的一笔。

师:好,我们继续来看下一处:

(PPT5: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

生齐读。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 亨特,我们所读到的是一篇译文。我还真就找到了这篇文章的英文原文,这一段对照的原文是这样的:

(PPT5:Father's hand electro-optic according to my. "Come down, boy,"he took comfort in his tone, "supper's ready."

生读。

师:译者在将英文原文译制成中文的时候,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呢?“信达雅”,即准确、流畅、有文采。对照来看,我觉得这里翻译很是妥当,措辞精准到位,情境高度吻合,算是一句成功的译文。然而看到标点的时候,我有不同意见——父亲的语言,难道不应该是改成感叹号更合适吗?你们觉得呢?

(PPT5:为什么用句号而不是感叹号?)

生1:我认为还是用句号比较好,不要改成感叹号。

师:为什么?难道这时候爸爸心情不紧张吗?看见儿子趴在悬崖上那么凶险不该是如临大敌吗?难道不应该是用感叹号来表达爸爸现在对儿子现状的无比忧心和紧张吗?

生1:爸爸内心肯定是紧张的,肯定也害怕儿子会一不小心摔下悬崖。但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是不能把这种紧张慌乱表现出来。那样会让儿子更加恐惧,反而增加凶险的可能。

生2:对的,我想译者就是揣摩出了爸爸此刻的用心,所以你们看他译制人物语言的提示语时就说爸爸用“非常正常的、安慰的口吻”说出这两句话。可以推想:此时爸爸的态度是温和的,语气是镇定的。只有这样,“我”的情绪才能渐渐稳定下来,并按着爸爸的指引,走一步,再走一步,直到成功爬下悬崖,成就这样一个励志感人的故事。

生3:对的,我觉得他在这里可能也是出于一个父亲的考虑,轻描淡写的语气是因为他要保护儿子的自尊心——他要让儿子明白这只是个小事情,爸爸不会大惊小怪。如果译者擅自改成感叹号,也许情感表达更强烈更有感染力,但显然就错误解读了这位父亲的伟大之处,也就违背了作者的初衷。

师:所以,译文中这一处小小的标点,我以为是作者的糊涂失误,译者的大意疏忽。现在看来,这才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而译者也正是领会到其中的妙处,所以才选择忠实于原文,标点照搬,明明情绪激动却用句号作结,以此向作者的高明笔法致敬吧!

师:最后,我们再来看这样一处:

(PPT6:突然间,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抽噎了一下,然后令人惊讶的是,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生齐读。

师:此时,“我”在爸爸的鼓舞和指引下,走一步,再走一步,终于成功脱险,爬下了悬崖,收获了“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等等,再看一下——“类似骄傲”的感觉。“类似”?作者是不是多了两个字?

(PPT6:为什么说是“类似”骄傲?

生1:不多。就是“类似骄傲的感觉”。因为前面第四段有介绍:“我渴望像他们一样勇敢和活跃,但是在八年岁月中,我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病弱的孩子,并将妈妈的警告牢记在心——我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强壮,而且不能冒险。”所以,我们可以想象,文中的“我“可能长久以来都是谨小慎微、胆小怯懦,他从来不敢参与小伙伴们的冒险游戏,所以他是没机会感受“骄傲”的感觉的。

生2:对的,他的人生词典里没有“挑战”“征服”这样的字眼,自然,他的人生词典里也就没有“骄傲”“自豪”这样的字眼了。所以这次终于有了这样一次挑战成功、征服自己的经历,他终于品尝到了一种叫做“骄傲”的感觉。

生3:我想,也是因为从未有过,所以一旦得到,反而不真切不敢相信,所以他才会用“类似骄傲”这样看起来奇怪的字眼。这样更能表达这次成功对他人生的意义非凡——他从此摆脱怯懦,变得越来越勇敢、自信,如文章最后结尾所说,会在自己的漫漫长路中“感到惊讶和自豪”,不再“类似骄傲”,而是真正的骄傲。

师:好一句“类似骄傲”,让我们看到这个病弱胆小的“我”初尝成功的巨大喜悦与幸福,唯有如此,今天这悬崖上的一课才足以成为“我”人生路上的一座里程碑,使“我”在漫长的一生中都能从中汲取力量,奋勇向前。

师:回看全文,我们会发现:

(PPT7:为什么后文没有照应?

为什么用句号而不是感叹号?

为什么说是“类似”骄傲?

看似失误,实则匠心)

一个“酷热”,前有伏笔,却后无照应;爸爸的两句话,明明感情浓烈,却句号作结;“我”收获巨大成功,却说是“类似”骄傲的感觉。初读之下,我们都会觉得这些是作者的失误,是败笔,然而斟酌玩味之下,方才领略其漫不经心里的独具匠心。

以此延伸开去,我们还会在阅读中发现更多类似的失误,譬如措辞的不合常理、内容的残缺不全、表达的重复啰嗦、前言后语的自相矛盾、词序句序的颠倒错乱……凡此种种,“矛盾”处藏匠心,“失误”里有精彩!

(PPT8:“矛盾”处藏匠心,“失误”里有精彩!

今天的课后作业,就请同学们结合本册语文书里你喜爱的课文,譬如《散步》《秋天的怀念》《植树的牧羊人》等,找一找文中的“失误”,品一品其中的精彩!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