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课程作业提交要求 作业周期 : 2018-08-142018-09-20

作业要求 :

这段时间您已经学习了不少与教学相关的软件,也观摩了专家讲座,了解了学科教学相关理论,请结合您所教学科知识,撰写一篇学习心得。

要求:

1、字数不少于800字。

2、坚决杜绝抄袭和网络下载,如有发现,直接取消评优资格,退回重新提交。

3、从本次培训运用的理念更新、学科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变等多方面去论述。


发布者 :培训管理员

课程作业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周卫峰    所属单位:扬州梅岭小学    提交时间: 2018-08-29 10:39:49    浏览数( 3 ) 【举报】

                    带着欣赏去阅读
   一、引言
    一直以来,我们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己任,孜孜不倦的把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我们认为只要孩子掌握了知识,那语文素养一定会得到提升。而且,为了更好的传授知识,不少学校也做过很多诸如生本课堂、翻转课堂、和乐教育等教学实验,成果颇丰。我们不否认,这样的改革确实提升了学生的知识容量,给学生以自主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但现今,我国中小学教育普遍还落于以知识本位的传统教学,专注于披着“教改外衣”的另外一种形式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在这样的模式下,依旧没有走进语文素养的核心,没有得到语文素养的提升。
素养是深入到骨髓里的,从一言一行中,举手投足时,不经意之间都能展示出来的品质。它是学生的智力、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想象力、创造力、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综合展示。可以说,他是知识的积淀和自我筛选、吸收、内化后的表现,而不仅仅是多次反复机械训练的习惯性行为的结果。自我的深化和机械的训练所得出的结果是有本质性的区别的。现当代的教学手段还是以机械化训练为主要方式,所以造成学生能记忆知识,会用固定的“公式”去处理问题,却并不能真正走到学生的素养深处。
    二、欣赏是教学改变的一种方式
    对于教学来说,一为教,二为学;是一个给予和接受的过程。这其中,接受的主动性就被“压迫”的毫无生存空间。学起来也就机械得多。而“欣赏”的定义为: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认为好,喜欢,表示称赞。二者相较我们发现:1欣赏改变了一种心态。对教学来说,总是接受别人思想的过程多一点,而欣赏则来自于内心对事物的一种认同感,更会积极主动的参与认知活动。2欣赏改变了一个角度。学习不仅是接受的过程,而且有了对美好事物的鉴赏和评价的功能,把被动式的记忆理解角度改变成了主动式的沉浸和研究的角度。因此,对于接受新鲜事物来说,欣赏总是愉悦的收获,主动需求的收获。3 更有利于独特的发现。相较于接受,欣赏由于主动地参与,则更能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多了一些自己的发现和感悟。主动调动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参与,对认知进行加工和内化,并乐于分享。
    我们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军神》一课为例,尝试用欣赏代替沉重的教学。
1用欣赏聚焦关注点
    每一篇课文都有独到的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有的侧重在语言的表达,有的侧重于情感智慧,有的侧重于情境赏析等,让我们根据侧重点进行欣赏。
    课文讲述的是刘伯承在没有使用麻醉剂,忍着剧痛做完手术,被沃克称为“军神”的故事。课文围绕展示刘伯承的顽强毅力展开叙述而称赞为“神”的故事,因此,老师的教学就围绕欣赏“神”字展开。课开始,顺序出示几幅图片:孙悟空,孩子读书的神态,变魔术时的演员。认识图片内容后,提出思考,如果我们用一个“神”字来介绍把图片中的人,你会怎么说?学生很快能揭示出神仙,入神,神奇这三种“神”字的解释。而这时再出示“刘伯承”的图片,提出思考:为什么把刘伯承也称为“神”?
  这样设计,既能解释“神”字的几种解释,拓宽思维,让学生品味“神”字妙用,又能突出课文的重点,准备围绕“神”字进行深度鉴赏。
2用欣赏找出研究的角度
  欣赏的点明确了,课文又是如何展示刘伯承作为“神”的描述呢?这可是一种艺术的表达。
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说明刘伯承是“神”,那么他作为“神”的依据是什么呢?这样的指令将学生从提炼课文主题转到具体的文字阅读中,在抽象的概括后进行到具体形象的文字欣赏之中。
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发现了证据:
(1)人物的对话能证明
   一是课文有直接点明是“军神”的句子:“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二是通过人物的对白而隐射“军神”的句子:“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你能忍受得了吗?”“能”“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一共多少刀?”“72刀”。一系列的对话说明只有镇定的人,不畏惧困难的人才能展示出波澜不惊的态度。语言不在多,但句句精炼、语言不在美,但句句入神。
(2)人物的动作能体现
  在课文中,最直接能体现刘伯承是“军神”,也是最揪人心的句子是课文第4节描写手术时场景的句子。 “一声不吭、紧紧抓住、汗如雨下、抓破”这样的词语或词组,体现刘伯承忍受剧痛时却毫不畏惧的气概。
词语之间还有联系,将这样的词语再重新组合变成“手术时,虽然年轻人汗如雨下,疼痛产生的力气将身下的白色床单抓破,但是他却一声不吭。”这样更能解释作为军神的原因。通过动作的赏析,既能突出文本主题,又能对展示人物性格的方式深入的了解,一举两得。
此时,再出示一段刘伯承做手术时手抓床单的视频。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领悟到当时的疼痛难忍,领悟到书本中语言表达的精确。不仅如此,甚至有很多学生通过对视频的观察,对课文第四节动作进行添加,如加入“捏、扭、扯”等,形成了更加细致的描写,衬托了刘伯承虽疼痛但坚强忍受抵抗的意志,也更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表达。
  (3)人物的神态能说话
   神态描写一般和人物对话联系较多,也充当着人物的情感变化线索。教者让孩子分类收集文本中有关神态的句子或词语:与沃克相关的有“冷冷地、有些不悦、愣住了、微微颤抖、擦着汗说、吓了一跳、失声喊道、亲切地注视”。与刘伯承相关的有“恳切、平静、勉强一笑”。对沃克的神态赏析发现,他对刘伯承的态度从冷淡,瞧不起到敬佩的情感是逐步转变的。这一变化也能侧面证明对“神”的精神的敬佩之情。通过赏析,孩子明白,从细微的表情变化,语气变化一样能展现人物的形象。
3用欣赏所得反哺表达
  “学以致用”。欣赏是提高眼界,把真正美的东西提炼出来,而将欣赏的成果转变为学生内在的东西,还需要经过“语用”阶段,将欣赏出来的感悟反哺实践。在《军神》一课中,学生通过欣赏已经感悟到了作为“神”的坚韧的精神。如果将欣赏出的认知再作用于新的片段上会有更好的效果。    

    本课的设计不止停留在欣赏如何突出“神”的表达作用点上,还针对每个欣赏角度设计了几个练习:练习一,出示关羽刮骨疗毒而被华佗称为天神的一段简单的片段,提出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或短语描述项羽在疗伤时的“神”的气概。练习二,同样一段疗毒的片段,想象增加华佗与关羽之间的对话,展现“神”的镇定。练习三,想象关羽疗毒的画面,补充当时关羽的神态,展示“神”的姿态。这样的“语用”练习方式反馈欣赏的结果,反哺语言的表达,学而有用,赏而有神,也就更促进欣赏能力的提升。
三、欣赏是阅读提升的手段
    欣赏和阅读其实是不分家的:欣赏会增强阅读品味,阅读会提高欣赏能力,二者相辅相成。
1欣赏能陶冶心境
    眼界的高低决定着心境的层次,水平的等级。学会了欣赏,会理解词语的准确生动,会感悟境界的高尚和低俗。当看到花儿漂亮,不再只说“哇,这朵花真漂亮!”这样的感叹句,而是变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番有意境美的句子。欣赏的环境创设的好,学生潜移默化收到的美的熏陶也越多,对美的判断也越强。
教材一般是精挑细选出的文本,而且是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进行编排,适合那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理解与品味的。因此学生的欣赏能力也是随着年龄、知识面、理解力等因素在逐步提高。
2欣赏会开放思维
    俗话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语言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会感悟的思维。学会欣赏,一定能从细微的语言中欣赏出不一样的感悟精彩。
    一位老师上《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时出示的课文片段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女孩子、男孩子,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从文本表达来看,这段话写了孩子们三五成群的在草地上休息,从“叽叽呱呱、闪着汗珠、喷发”等词中显示朝气蓬勃。然而,把写花的句子“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地一亮,一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开得从树枝到树梢,不留一点儿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与之相对比欣赏的话,会发现,“座无隙地、东一堆西一堆”不正对应着花开得繁多吗?“男女孩子,带红领巾的,脱外衣的”不正是树枝上花开的各种形态姿势吗?“说、笑、冒汗珠的、喷发太阳气息的”就是说明花开得茂盛,朝气蓬勃啊。突然感悟这跟下文写海棠树的段落正好形成了呼应,孩子们坐在那儿,就是那一株“喷花的飞泉”呀,也更说明孩子就像鲜花一样,像春天一样,找到孩子,就找到春天啦。这样一想,这段话中的“知春亭”是不是欣赏出不一样的意思呢?
按照这样欣赏的思维,让学生来去欣赏写花的句子和写孩子的句子,一定很快理解出作者为什么会“只拣儿童多处行”的原因了。
3欣赏能累积语言
   语言在于积累。学会欣赏一定会促进语言累积的厚度和广度。学会欣赏的人一定会在别人表达的基础上得到更多的领悟,因为学会了欣赏,会从认知的不同角度,表达的不同形式得出繁样的精彩。在实践教学中发现,低年级阶段,积累少的孩子赞扬花时会说,“那儿的花真漂亮啊!”积累多一些的孩子会说,“山坡上的花开了,一朵又一朵,红的,白的,黄的,真是五彩缤纷,漂亮极了,有时还传来一阵阵清香。”二者对比,第二句话透露出孩子欣赏出花的多,花的颜色艳,还知道了用哪些词语去表达这样的美。当然孩子表达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孩子已经有些明白去欣赏什么,从什么角度去欣赏,用哪些话来表达,这已经是学会欣赏带来的好处了。
还以写花为例,写花的句子很多,小学不同年级段写花的课文也不少,如《春到梅花山》、《菊花》、《夹竹桃》、《玉兰花》等。我们可以从中搜集各类花的不同表达,搜集不同的人写花的形式等进行比较和欣赏,会发现在不同的情绪,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不同的表达方式等因素里对花的表述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艳的效果。当孩子能从不同的课文欣赏到不同的美,搜集到不同的表达语言,一定会丰厚他的认知结构库。
    在阅读里带着欣赏的咀嚼,在欣赏里带着阅读的沉淀。学生的认知一定有着不一样的味道。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9-15 21:03:36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