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课程作业提交要求 作业周期 : 2018-08-142018-09-20

作业要求 :

这段时间您已经学习了不少与教学相关的软件,也观摩了专家讲座,了解了学科教学相关理论,请结合您所教学科知识,撰写一篇学习心得。

要求:

1、字数不少于800字。

2、坚决杜绝抄袭和网络下载,如有发现,直接取消评优资格,退回重新提交。

3、从本次培训运用的理念更新、学科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变等多方面去论述。


发布者 :培训管理员

课程作业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孙洁    所属单位:扬州市花园小学    提交时间: 2018-09-11 12:08:46    浏览数( 1 ) 【举报】

谱出精彩的课堂序曲

花园小学    孙洁

内容摘要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节课,导入新课便是其开端,如何做好这一点是每一位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从思想上重视,明白其地位和作用。导入要有利于展开教学,有利于统领主干,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本文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探索在语文教学中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提出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做法。

导入   教学   有利   创新

导入的重要作用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欲望,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索。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入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就学生的个性倾向而言,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有兴趣才会引起注意,有兴趣才能激起情感,有兴趣才能活跃思维,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语文兴趣是学生爱好并力求认识语文学科的带有情感性的倾向。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至关重要,教师要尽可能地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得到持续、延伸。这样,学生就会在兴趣的强烈驱动下,为求知而乐,为探究而兴奋,并形成“求知—满足—求知”的平衡感,这种平衡感会使学生产生无穷的动力,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变被动学习为自我需要,于是学习动机得到稳固、持续、强化,从课堂到课余,乃至今后漫长的学习生活中,为学业成就的取得和能力的发展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教学情境对学生来说,是思维的导火线,学习的内驱力。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潜伏状态转变为被激活的状态,对教师来说,它则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重要手段。紧紧围绕探究目的而设置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究动机的基础。科学的设置教学的情境就是要让学生产生兴奋点,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情境,激起探究兴趣,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以下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为出发点,来探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导入模式。

一、设疑导入法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就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一旦面临问题,他们的认知心理和情感心理便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善于引发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营造接纳性的、知识性的、愉悦的、宽松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狼和鹿》,在自然界里狼是鹿的天敌,课题怎么将这两种动物连接在一起呢?为什么这样的两个物种会存在着共生共荣的生存问题呢?这样的问题提出,学生就去追寻答案了。由此可见,将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师把教学的主要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探究的目标,并以此作为导入的突破口,就能起到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的目的,从而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情境导入法

现代语文教育“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作为教师在导入时应该大胆突破课堂教学的固有单一的模式,锐志改革,勇于实验,创造并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以帮助和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又如学习《庐山的云雾》,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在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预习之后,教师在导入过程中,可以设置让学生充当“小导游”,带着“游客”去游览庐山的情境。为了当好“小导游”,每个学生都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文本的研读中去,他们主动地在课文中找图片,找景点名称,这种教学导入模式既具有形象感,又有无穷的乐趣。学生似乎也在游览庐山了。让学生设计导游解说词,不仅在导游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在课堂上做了一回十足的“小导游”,这可谓是对大语文(即语文教学的外延等同于生活)教学的一种有益尝试。

三、媒体导入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走入课堂,录音、录像、幻灯片以及多媒体等现代电化教学手段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事、景、物等活起来,动起来。多媒体的导入有利于引起审美的愉悦,增强学习的兴趣。如在《海底世界》导入时,我们可以在放映大海气势磅礴和海底千变万化的景象的同时,再伴以教师抑扬顿挫的朗读,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的情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下,定会被深深地感染,从而真正领略到海底世界的神奇,这就为讲授新课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此外,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有力的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对比导入法

通过对比,可以起到突出某一事物的作用。同时在鲜明的对比中,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去思考事物的差异性。如在教学《恐龙》时,可以先立体展现挖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再展现远古时代恐龙的生活情景,通过今昔鲜明的对比,学生遥想着远古时代恐龙的繁盛以及灭亡的思考。

五、品读导入法

“文本是学生体验美的所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欣赏、感受美的同时,提供学生审美、创美的时间、空间,就能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产生热爱生活、愉悦和谐、乐观向上等积极情绪。”因而在遇到文质兼美的作品,通过感性的体会和品味,往往也能起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槐乡五月》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散文。因此,在导入时我们可以先听课文录音,再采取多种形式的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在有声语言的世界中去感知内容,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中去,品味作品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和情感之美。这种以读导入的方式,不但让学生以生动的感性体验代替了枯燥的理性分析,而且能够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和谐氛围,学生的阅读兴趣、审美情趣都能得到充分的调动,因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能得到极大的发挥。

总之,在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把课文当成一件件美妙的艺术品去感受、去研究,并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能动自主、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精彩的序曲吹响的是生动课堂的前奏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9-22 16:59:29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