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课程作业提交要求 作业周期 : 2018-08-142018-09-20

作业要求 :

这段时间您已经学习了不少与教学相关的软件,也观摩了专家讲座,了解了学科教学相关理论,请结合您所教学科知识,撰写一篇学习心得。

要求:

1、字数不少于800字。

2、坚决杜绝抄袭和网络下载,如有发现,直接取消评优资格,退回重新提交。

3、从本次培训运用的理念更新、学科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变等多方面去论述。


发布者 :培训管理员

课程作业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王夏萌    所属单位:扬州京华梅岭中学    提交时间: 2018-08-16 10:59:03    浏览数( 9 ) 【举报】

心怀有道,行之以术

首先,说“道”。有人说过,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很是喜欢这段话。我想,这可以作为教育之道了。

再者,谈“术”。孙绍振讲,解文理情需用“还原法”。这还原法,可以是还原当时的艺术感觉,可以还原当时的情感逻辑,可以还原作者的背景经历,还可以借助作品间的风格比较等方式,来还原这篇作品当时创作时的情景,从而能更加深入透彻地漫溯其间。总而言之,既然我们的作品爱以一种婉曲的表达方式触人情肠,那么,我们便也以一种婉曲的方法去激发作为读者的阅读想象,从而获得各种非凡的审美体验。

其次,援“引”。李商隐的浪漫才子之气,尽显于他充盈着曲折婉转情思的诗作之中。“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诗人身居遥远的巴蜀之地,写信给他在长安的妻子。巴山夜雨之中,诗人深深地思念着妻子,这种情是如何婉曲地表达出来并直至读者心间的呢?我以为,全诗最妙之处全在“何当”二字的转笔。何当,即什么时候,这是一个突如其来的询问,也是一种水到渠成的向往。夫妻相思,温情脉脉,奈何自己身处他乡,诗人突然给出一个转折,原来的一幅画、一双凝眸、一个静止的空间,刹那间颠倒转换,时空交错,竟一跃而至另一种情景。何当,什么时候,这更是一个大胆的设想。什么时候,你我二人能够窗下剪烛,竟夕共话当年的那场巴山夜雨呢?诗人避开平庸的聊话家常亦或直白言说,取而代之以巧妙的画面运用,来烘托此时此地的难以言传之思念。不论是“未有期”的怅惘,还是“涨秋池”的落寞,都转而为共剪西窗下的欢喜。而我们通过领悟“何当”的妙用,还原当时的艺术感觉,也就诗意全出了,从而获得深层的审美体验。

再次,举“例”。将这种道与术运用到我们的研与教当中去,以品析《枫桥夜泊》一诗为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且不论这首诗作是如何从景物点染、物我交融、空间拉伸等方面来传递愁情的,单就说解析姑苏游子为何不眠,因何而愁。因为只有先弄清楚这点,才能更深层地体会其间的落魄感伤。我们将其时代背景以及生平经历还原,天宝十二年,南阳才子张继在礼部主持的科举考试中中进士,却在随后吏部主持的官员铨选中落第,正所谓进士及第、铨选落第。因为这一步之差,榜上无名,更因为这一步之差,失去了迎娶心上人的机会,所谓官场情场双失意。自此,没有“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轻快,没有“如花美眷伴身旁”的喜悦,更没有笏袍加身衣锦还乡的荣耀,有的,是接下来的安史之乱带来的流离苦楚。安史之乱爆发后,文士们纷纷逃至江浙一带躲避祸乱,其中就有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他泊于枫桥旁,空阔寂寥,天不收地不管,曾经的憧憬都化作了泡影。这如诗如画的江南景色使他神思渺远,羁旅愁思更为深重。秋心为“愁”,自此,张继的落第带来了文学史上一场不朽的失眠。这样一来,从他个人经历看,是为一落第士子,从他所处时代背景看,是大历避乱感时忧国的诗人。于是乎,船行如风,江枫如火,心乱如麻,今夜凉风习习,却是彻夜无眠了。这样看来,诗作尾处钟声一敲,竟是心碎之声啊。叶嘉莹先生有兴发感动之说,所以我们并不必纠结于这愁音到底缘自落第还是避乱,读诗便是在读自己,这首诗,不过是写生命中的感伤落魄时刻罢了。这,也是它为何能够引发古今人们感动的原因了。

这种“还原”并不仅仅囿于古代诗作,教学散文亦可。以教学《囚绿记》为例,题中有三字:“绿”、“囚”、“记”。先读“绿”,它是希望;再看“记”,记的是一种精神;至于解读“囚”,则可从“我”囚它和它被“我”囚的生长变化中,看出“它”的变化和气节,反观“我”的自私和渴望。读作品,更是在读作者。当年的作者囚绿,而后的作者记下了囚绿,现今的我们读囚绿记。如何才能从中层层读到作者本人呢?这就需用还原之法,先将他当时囚绿的过程与记下囚绿的情境还原,再结合其可考的生平经历、乃至后人评说,与作者产生一种情感碰撞,在教学最后一环节“释绿、绘绿”中获得体验,辅以艾青的《礁石》一诗,更可感余音袅袅。

最后,带上此“术”,且行且吟,“道”必可达。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8-22 11:14:02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