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 :最满意的一篇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8-11-182018-12-25

作业要求 :

提交一份自己在这一学期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最满意的一课的教学设计,必需体现出这一课教学目标的设计及目标的突破落实。

发布者 :初中历史坊主

最满意的一篇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赵雅茹    所属单位:第十一中学    提交时间: 2018-12-10 07:51:12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春秋、战国形势图,知道三家分晋、战国七雄的位置、著名战役以及合纵与连横的基本史实,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感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辩证地认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

  2.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知道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懂得“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的道理。理解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要讲究策略,了解改革的艰巨性与复杂性。

  3.了解都江堰工程,认识和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知道人类应该如何处理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

  难点:理解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逐渐完成了社会转型,确立了新的制度

  三、教学策略

  教材中已经采用表格形式列举了商鞅变法的内容,对变法影响也有概述,让学生通过朗读、自习即可,而对于每项措施的具体影响,通过解析完成理解。

  教学难点方面较为抽象,由教师引导归纳“社会变化具体变在哪些地方”推理得出。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查找相关资料、搜集相关图片或影视资源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收集资料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历史朝代歌》里第一句“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流沙》也说“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战国时期究竟乱到什么样的局面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讲授新课】

  (一)解题

  1.学生结合《历史朝代歌》《咏史诗·流沙》思考、讨论“战国”的含义,随后教师明确:战国,源自西汉刘向编注的《战国策》,是因各个诸侯国战争频繁、争夺激烈而得名。

  2.教师指出“社会变化”是本课主要线索,让学生思考:社会变化包含哪些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解题,让学生明确战国时期最大的时代特征是“乱”和“变”。

  (二)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导学知识。完成后,小组内相互检查、纠正。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

  (三)合作探究

  1.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春秋、战国形势图(参见教材P32、P33),指导学生结合教材文字表述,进行比较并思考:

  (1)诸侯国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七雄”分别在哪个方位,你能使用简短的语句进行记忆吗?

  (3)主要的战役发生在哪些国家之间?你能说说这些战役的相关故事吗?

  (4)通过对比地图,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

  (1)吴、越、宋、鲁、卫等国家被吞并,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2)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3)桂陵之战:齐魏(围魏救赵);马陵之战:齐魏(减灶诱敌);长平之战:秦赵(纸上谈兵)。

  教师明确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大国吞并小国,强国兼并弱国;诸侯国之间相互攻占,诸侯国内部也有争权斗争;北方遭受匈奴的侵扰,因此燕、秦、赵修筑长城来抵御。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和时空观念,检查学生课后的自学情况和知识面宽度;通过读图,培养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2.乱悠悠使得“四海无人得坐家”,这时期的战争有哪些特点?当时的人们对战争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会渴望什么?

  学生讨论,代表发言: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人们厌恶战争,渴望和平,渴望有一个强大的国家结束战乱、一统天下。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从而珍爱和平。

  3.为了在混乱的时势下称雄争霸,七国纷纷实行变法,谋求富国强兵,其中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最终只有秦国笑到最后,那么秦国是怎样走向富强的呢?

  教师使用多媒体出示《战国形势图》,简介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齐国邹忌变法、秦国商鞅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燕国乐毅改革、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重点学习“商鞅变法”。

  4.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原因。

  材料一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实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材料二 昔我穆公……东平晋乱……西霸戎狄(dí),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材料三 (魏、楚等东方六国)皆以夷狄遇秦(大意:当作蛮夷来对待秦国),摈斥之,不得与中国之会盟。于是孝公发愤,布德修政,欲以强秦。

  学生根据材料,小组进行讨论、交流,随后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原因主要有:(1)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提高;(2)新兴地主阶级谋求政治权益;(3)东方六国歧视秦国,秦孝公深以为耻,决心改革图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通过史实材料学习、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

  5.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商鞅变法的内容”的表格,引导学生理解变法在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所产生的具体影响,以及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巨大作用。同时指出:(1)“确立县制”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秦始皇实施的郡县制就深受其影响。(2)“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最能体现变法性质,逐步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3)“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奖励军功”对旧贵族打击最大,因此秦孝公死后,商鞅也遭诬陷、车裂而死。进一步让学生讨论“商鞅的死说明了什么”“商鞅虽死但新法未止说明了什么”两个问题。

  措施

  影响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有利于中央集权,建立官僚制度,有利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2.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

  6.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总结商鞅变法的成效。

  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孝公用商君,制辕田,开仟佰,东雄诸侯。 ——《汉书·地理志》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王充《论衡》

  (商鞅)举法明教,秦人大治。 ——《韩非子》

  (商鞅)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西汉·桑弘羊

  成效: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和战斗力大大增强,秦国逐渐拥有了统一中国的雄心和力量。

  7.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商鞅变法从一开始就遭到了旧贵族的阻挠,请学生根据材料说说商鞅是怎样推行变法改革的,其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旧贵族)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qíng)劓(yì)其傅。

  —─《战国策·秦策一》

  学生小组讨论,代表根据材料发言。

  商鞅成功推行改革的原因有:取信于民,令行禁止;严厉执法、公平无私;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

  教师进一步明确商鞅变法能够取得成功,最主要是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也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同时离不开商鞅敢于与旧贵族势力抗争、勇于改革、行事果断的品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通过理解商鞅变法成功推行的原因来培养敢于抗争、勇于创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价值观。

  8.教师讲述商鞅变法使秦国“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设置巴郡和蜀郡,设郡守,其中成都为蜀郡治所。随后使用多媒体展示秦蜀郡地图、地形图,让学生理解修建都江堰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学科素养。

  【课堂小结】

  战国时期最大的两个特点,一是“乱”,二是“变”。乱悠悠的局势,诸侯国之间的战争由征服、称霸变为兼并、消灭。兼并战争加速了分裂局面的结束,使国家逐渐走向统一。这一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各国为了富国强兵、谋求在兼并战争中取胜而纷纷变法,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为秦国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老师评语

教学设计很合理,整体流程符合新课改理念。

评语时间 :2018-12-11 12:15:49

教学设计

最新教学设计

推荐教学设计

热门教学设计

热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