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讨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学习道德与法治

发布者:常福鼎     发布时间:2019-03-13 浏览数( 29) 【精华】 【举报】

高效课堂,课堂高效是教师的教学理想。教师依据新课标、学情进行设计,开展教学活动(课堂提问、学生活动、板书设计等)能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兴趣浓厚,学有所获,非常难得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搜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课堂中遇到的抽象问题非常多。例如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星期二第四节,是八年级(1)班的道德与法治课,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公民基本权利,为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前我搜集了许多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例子,让学生展开讨论积极发言,从而明确自己享有的权利,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权利观念,学会正确行使权利。

教学实录:在学习人身自由时,通过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从而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出示材料:材料一 小明考试成绩总是不好,老师当众骂他:“笨猪,啥都学不好”。

      材料二 学生小李爱好写作,为了提升自己的点击量,擅自以某网红的名字发表网络小说。

      材料三 小李发现小张的日记本放在桌面上,便趁小花午休时翻看日记内容。

师:请同学们分别对以上三则材料做出评判。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归纳:小明老师的行为是对小明人格的侮辱,侵犯了他的名誉权;小李为了获取利益,擅自应用别人的网名,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小李在小张不在的情况下翻看其日记,涉嫌侵犯他人的隐私权。此外人格尊严权还包括荣誉权、肖像权等。

通过出示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材料,知道公民人格尊严的内容,明确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学生们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积极思考、主动发言,探究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研讨交流

最新研讨交流

置顶研讨交流

精华研讨交流

热门研讨交流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