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作业】师德感悟 作业周期 : 2018-11-07 2019-03-3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作业:师德感悟

作业题目

师德,是热爱孩子的赤诚之心,师德,是热爱岗位的敬业精神,师德,是热爱事业的博大胸怀,师德,是以身立教的形象之本。

请与大家分享您对师德的理解和感悟,提交一份教与学的师德案例,可以是自己的案例故事,也可以是您身边的师德楷模案例故事。

师德体现在我们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我们希望通过分享师德案例故事和感悟来编织教师真实的人生,凝聚爱的力量,与同行共勉。
    作业要求:

1. 内容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否则被视为不合格;

2.内容既要有真实的案例故事,也要有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想。其中案例故事要突出“真人、真事、真感”的特点;

3. 字数不少于300字。


发布者:教务管理员

【作业】师德感悟

提交者:学员靳亮亮    所属单位:静宁县田堡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8-12-04 09:06:25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爱又是师德的灵魂。

    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

  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因此,师爱是魂。

  教育的主要力量是一种“精神的力量”。

  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

  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性格只能由性格来塑造,人格只能由人格来涵养。

  因此,比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道德水平、生活经验以及这些经验和所学知识的联系;比提高学科成绩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健康、和谐的发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成功或失败的成长体验及对这种体验的反思。

  每一名教师要对学生终身的发展负责,而不仅仅是考上大学的这一个“瞬间”,因为学习和成长不仅仅是校门内的事,也不只是学生时代的事,而是让学生一辈子会自己去做的事。

  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教育要想长久作用于人的心灵,必须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自省自悟,做出自己的选择。

  我认为教师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自己做人和做学问的态度以及和学生交往的方式,因为这些更容易对学生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学高为师。

  教师对某一学科知识丰富、业务精通、治学严谨、注重创新,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师的教学水平关系到他的教育信度,我看到过学生写下的这样的评教语言:“老师对我们真好,可真把我们给耽误了”。

  只有过硬的教学,才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

  一位教师仅仅有爱心、有善良、真诚、为人正直等品质是不够的,教师个性中的自强不息、坚韧执著和勤奋好学的精神更是对学生精神与智慧的启迪,同时不容忽视的是,老师的专业素质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

  现实教育中很多老师对教育非常投入,真诚地爱孩子们,特别是新参加工作的老师,往往以青春的活力和年龄相近所带来的亲和力感染着学生。

   有德无才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缺德”。

  身正为范。

  教师以德为本,身正为范。

  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影响力的大小,而教师的影响力主要由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和情感因素组成。

  身教重于言教,因为教师职业的示范性极其重要,所以要求自己必须时时、处处用模范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教师的人格魅力决不是一瞬间高大、、伟岸的形象,而是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小事,正是这些像石子一般的小事勾画出了教师完整的人格魅力。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