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8-11-29 2019-03-01

所属范围:通识--聚焦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改革

作业要求: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发布者:贺喜琴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口丽霞    所属单位:泾川县汭丰镇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2-14 19:27:37    浏览数( 0 ) 【举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 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 会认l7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了解,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重点 :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难点 :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而在我们云南省西双版纳生活着一种少数民族──傣族。你们知道傣族人民每年都要过一个隆重的节日,这个节日叫什么?

指名回答,师板书:泼水节,

指导学生认读并书写“泼”。

师: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一般是在公历的4月中旬过泼水节,时间持续3至7天。

2.师:1961年,我们新中国的总理周恩来就来到了西双版纳参加了傣族人民的泼水节,你们对周总理有哪些了解?

指名交流,师相机出示周总理简介。

3.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呢?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一起回到1961年的泼水节,去看看那次难忘的泼水节吧!(师板书:难忘。)

4.师指导读课题。你觉得这个课题应该怎样来读?重音应落在哪里?请全班同学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做到以下要求。

(1)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它圈出来。

(2)对于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请教别人,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检查学习情况 泼 族 民 度 敲 龙 驶 容 踩 铺 盛  碗  祝  福  健  康 寿

(1)指名认读生字,师相机正音。

(2)去掉拼音,指名认读生字。

(3)齐读生字,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课件出示课后的“我会填”,认读多音字,并根据读音组词。

 铺:p(铺上) pù(药铺)

盛:shèng(盛开) chéng(盛饭)

(三)再读课文,初知“难忘”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课文里标出自然段序号。

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相互交流。

3.指名交流。 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61年周恩来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欢乐情景。

(四)细读课文,感悟“难忘”

1.学习第1自然段。

(1)朗读第1自然段,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每当凤凰花开的时候,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就到了。)

(2)在这个自然段中有一个表示颜色的词语,请在文中用“──”画出来。(火红火红)

(3)指导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出热闹、高兴的心情。)

2.学习第2自然段。

(1)引读第2自然段。 师:今年,傣族人民特别── 生:高兴。 师:因为── 生: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2)深入分析。

“今年”是指哪一年?(1961年)

“特别”可以换成哪个词?(格外)

用“因为……所以”说说这段话的内容。

这段话让你体会到什么?(周总理深入群众,关怀傣族人民。)

(3)指导学生用激动、开心的心情朗读第2自然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周总理要来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了,那么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呢?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用横线画出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句子。

(2)指名交流。相机出示以下句子。

 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a.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四面八方”的意思,从“四面八方”这个词你可以体会到什么?(参加此次泼水节的人很多。)

b.指导朗读这句话。

 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A.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比喻)

b.把什么比喻什么?(把花瓣比作地毯。)

c.在现实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过鲜红的地毯?(庆祝会、婚礼)

d.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什么?(感受到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以及独特的迎客方式和喜庆的氛围。)

 e.指导朗读这句话。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a.这句话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仿佛看到了江面上驶过很多龙船,很多的花炮在空中齐放,场面非常热闹。

 b.指导朗读这句话。

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a.当周总理出现时,傣族人民有什么表现?(欢呼)

 b.假如你是傣族人民,周总理来了,你会怎么做?会怎么喊?

c.师引读:人们欢呼着── 生:周总理来了!

(3)齐读第3自然段。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课件“我会写”的生字,指名认读,师相机正音。

2.请学生观察生字,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细看生字,指导书写。 “龙”字书写时最后一笔是点;“忘”,上下结构,上面是“亡”,提醒学生不能加一点;“泼”,左右结构,右边是“发”,提醒学生不要写成“友”多一点; “度“,半包围结构,第三笔一定要写成长撇。

4.在课本上练习书写生字。(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的写字姿势。)

 5.展示反馈,组织评议。

(六)总结拓展,升华“难忘”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周总理是一个平易近人、入乡随俗,永远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好总理,此时,你学完了课文,能用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吗? 课件出示:这真是个_____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

(七)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