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您认为如何才能让教课书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活性因子? 作业周期 : 2018-11-26 2019-03-30

所属范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让教科书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活性因子

作业要求:

您认为如何才能让教课书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活性因子?

请以WORD文档编辑修改好作业并保存,然后将文档复制后粘贴上交。

发布者:杨青

您认为如何才能让教课书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活性因子?

提交者:学员晁欢欢    所属单位:崆峒区花所乡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 2019-03-19 11:26:07    浏览数( 1 ) 【举报】

让教课书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活性因子

  

在平时的品德教学中,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往往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没有去顾及学生内心的真实需要。所以总会遇到这样的困惑--明明自己课前做了准备,原以为可以上成一节常态的真实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能倾吐心声,流露真情,教师与学生情意相融,最终得到共同的提高。可实际却往往不如人愿,精心设计的预案在课堂上成为形式,预设的课堂精彩不曾出现,学生依然说着套话,迎合着老师。其原因就是教师没有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没有关注学生的认知需要,所以品德教学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品德教学应关注认知需要,立足孩子真实的学习起点。

  课堂教学是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这种过程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来实现,只有学生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参与学习的要求和欲望,才能真正调动其心智和能量进行自主学习。

  1.勤做课前调查,了解学生认知需要

  德育植根于生活,德育材料源于生活,其内容和儿童的需要、动机紧密相连,但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思维方式,他们的个体发展与生活经验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前能充分关注儿童正在进行的、即刻的真实生活,寻找与生活与课堂的连接点,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调查学生到底需要什么。

  如在上《要珍惜劳动成果》一课前,为了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表现,我设计了以下问题:我们身边有哪些劳动成果?对一些不爱惜学习用品,浪费粮食的的行为你怎么看?你想在这节课中学习些什么?然后,我随机从班级中抽了十个学生进行谈话调查,在谈话中我了解到,学生知道要爱惜劳动成果,却不知道为什么要爱惜劳动成果,而且对精神层面的劳动成果了解不多,也有个别学生甚至认为反正条件好,我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浪费点不可惜。从认知的需要来说,学生需要的是了解为什么要珍惜劳动成果,怎么做才是珍惜劳动成果,我们的课堂需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只有这样,要珍惜劳动成果才会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行动。

  2.根据认知需要,整合教材资源

  品德教材是遵循生活的逻辑来编写的,儿童的智慧在的一定程度上与教材是同构的,但如果教材完全是儿童已知的东西,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作为老师要考虑不同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生活背景以及个性特征,根据学生的认知需求去重新整合教材,让教材能够成为一种"活性因子",实现"激活功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建构。

  《要珍惜劳动成果》一课中,教材安排有大量的图片以及文字资料来说明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劳动成果要珍惜。在学生充分认识身边劳动成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在教学中,除了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可利用资源外,我补充了学生课前的调查成果(米饭的来历,书本的制作过程,洁净的马路是怎么来的),在交流中,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然后,出示生活中拍下的学生在食堂倾倒饭菜的照片,让学生辨析,这样做对不对?然后请同学们反思自己的实际生活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这里,教师充分利用文本,但又不拘泥与文本,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在学生认知需要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真正发挥教材的激活激活效应,引领效应。

  3.根据认知需要,适时呈现资源

  在锁定资源方向(为什么用这些资源),了解学生需求(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从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联系他们自身的生活经验,从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主题目标出发,整合有限的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资源呈现方式和时机,让教学资源的呈现真正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而发挥最大的作用。

  在《尊重劳动成果》一课中,我是这样呈现和处理这些教学资源,的:像书本、批改好的作业本因为学生熟悉,所以采用实物展示的形式,而像环卫工人的劳动,虽然学生事前有调查,但为了让学生有更深的情感体验,我采用课件展示的形式,像食堂叔叔阿姨的劳动,请小记者课前采访,在课堂上以录像的形式展示。

  我想,就是因为此时的资源呈现符合了学生的需要。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