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特色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特色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8-09-072018-12-09

作业要求 :

请各位老师参考校本研修方案组织开展研修活动,形成教学实践成果,并将此成果上传至平台。成果可以为但不限于:一节完整课堂实录或一节有关信息技术应用的微课程或一份教育科研成果,如课例、论文等。要求:作品必须原创,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

发布者 :田小永

特色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任江鹤    所属单位:长葛市第三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8-11-05 16:15:19    浏览数( 3 ) 【推荐】 【举报】

如何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长葛市第三初级中学 任江鹤

“诗言志,歌咏言” 。诗歌是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蕴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丰富合理的想象,以精炼的语言刻画出优美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

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词作品,蕴含的情感大致有以下几种:1.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2.对故乡亲人的思念3.表达真挚的友情4.为国立功的豪情和壮志难酬的感慨5.忧国忧民的思想。要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诗歌的意象入手把握情感

很多时候诗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情感不是直露的,往往要借助于某种意象。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 ;“月亮”代表思念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因此,找意象,明内涵,对学生准确把握诗词传达的情感,品析诗词语言、手法特点有很重要的作用。如在《峨眉山月歌》中有关月亮意象的赏析,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有关月的诗句进行讨论,分析其中的情感,去感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妙处。同学们在集体讨论中感受到同一事物在不同心境下带给人的不同感觉,进一步明晰了意象的作用。特别是“峨眉山月半轮秋”,通过反复的朗读品味去感受作者在其中给予的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二、准确了解写作背景

任何作品都是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地要带有时代的烙印。因此,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写作风格,作品的时代背景,对准确把握一首诗词的思想感情至关重要。古诗词的教学关键是扣住字眼,体悟情感。如《峨眉山月歌》由一个“思”字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学生单从字面去理解还是不能体会这种思念之情,老师要求学生课前的自主预习环节就起到了作用,学生扣住本诗的写作背景,由李白“初离家乡”,外出谋求政治出路,又结合《但愿人长久》等关于秋月思乡音乐的意境,学生更能理解这种背井离乡的思乡之情。

三、从诗歌内容的种类来把握

古代诗歌按照内容可以分为借景抒情诗,托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诗歌所表现的情感,往往也有规律,如借景抒情诗,或表思乡之情如《次北固山下》,《夜雨寄北》等,或表达真挚友情,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托物言志诗,由物到人,由物及情,由实到虚,写人的精神品格,或者忧国忧民,或者怀才不遇;边塞征战诗,多通过苍茫之景的描写,表达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思乡忧国的情怀;山水田园诗,多通过优美自然景物的描写,或者表达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或者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或者表达隐居避世的高洁情怀……多读几遍作品,再结合时代背景,就不难探究出作者的情感。

四、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把握情感

如双关,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即含蓄委婉,又幽默风趣,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浮云”;用典,用语简洁又意味深长,常被用来塑造形象,表达感情,创设意境,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黄金台”;借代,古诗词用语简洁,形象性要求高,故诗人常用借代手法,以达到特点鲜明,形象生动的效果,如杜牧《赤壁》中的“东风”“二乔”等。

五、通过关键词语把握情感

古诗词是凝练的艺术,优秀的作品,往往通过几个生动传神的词语,就能达到言简意丰的效果,表达出作者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如在讲述《登岳阳楼》中强调:“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赏析“坼”字,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一派雄浑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再如《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抓住“转”“低”“无眠”三个词,就能深刻的感受到词人因思念亲人而难以入眠的情境。

本次课例研究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并通过正确的方法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审美情趣,陶冶高尚的情操,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在学生掌握了情感类型和把握情感的方法后,我们又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附件

  • 如何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doc 下载 预览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11-07 00:37:16

特色研修成果

最新特色研修成果

推荐特色研修成果

热门特色研修成果

热评特色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