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8-09-072018-12-09

作业要求 :

请各位老师针对学科重点和学生学习难点,围绕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学科教学,提交一份教学设计方案

要求:必须原创,否则不予审核通过,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

发布者 :田小永

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潘丽静    所属单位:许昌市第九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8-11-23 11:02:29    浏览数( 1 ) 【举报】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复习课

【学习目标】

1.复习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的作用。

2.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3.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相关资料,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提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相关资料,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提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知识梳理】

1.呼吸系统的组成                               

2.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  

 

3.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的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是如何 实现的?   

 

4.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5.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过程?

 

6.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7.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哪些?

 

【中招链接】  

学法指导:1.自学要求:独立完成。1.2题2分钟;3.4题4分钟;5.6题4分钟;7题2分钟。

2.互学要求:小组合作交流共享,小组长主持,组员依次发言,组长总结达成一致意见。3.4题3分钟;5.6题3分钟;7题2分钟。

3.展学要求:组长主持,4号发言,组内其他同学依次补充。其他组认真倾听,大胆质疑。3.4题6分钟;5.6题6分钟;7题5分钟。

1 .下例各项试图论述用鼻呼吸的优点,但有一项不正确,应该是                                             (    )

A.鼻粘膜内的嗅细胞可以感受气味的刺激

B.鼻粘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

C.鼻毛能阻挡吸人的空气里的尘埃

D.鼻粘膜分泌粘液可以清洁湿润吸人的气体 

2.下图表示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据此判断AB代表的两个人呼吸运动的过程是                             (     )

A.AB 都吸气                

B.AB都呼气

C.A吸气、B呼气            

D. A呼气、B吸气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归纳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过程: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胸廓扩大和缩小,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形成肺内气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才使气体能够进出肺泡。

学法指导:

1.自学要求:独立完成。3.4题4分钟。

2.互学要求:小组合作交流共享,小组长主持,组员依次发言,组长总结,达成一致意见。3.4题3分钟。

3.展学要求:组长主持,4号发言,组内其他同学依次补充。其他组认真倾听,大胆质疑。3.4题6分钟。

3.下图是某人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曲线AB段表示的是吸气过程还是呼气过程?此时肺内压与外界大气压有什么关系?

 

(2)曲线BC段变化中,胸廓容积是怎样变化的?

 

(3)图中B点表示的意义是什么?此时肺内压与大气压有什么关系?

 

(4)呼吸肌与AB段、BC段的关系是:AB段      ;BC段        

4.如图所示装置中,A与B两个三角瓶中盛有等量的石灰水,①与②处为带有活动夹的橡皮管,其余部分均为玻璃管。实验时,口衔通风口呼吸数次:呼气时,松开①号活动夹,观察A瓶的石灰水的变化;吸气时,松开②号活动夹,观察B瓶中的石灰水的

变化。请分析回答:

(1)A瓶中石灰水的变是               

(2)B瓶中石灰水的变是               

(3)从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吸入气体与呼出气

体成分的区别是                      

(4)若该图表示一组对照实验,则B瓶起              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甲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忆做种子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也见到了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分析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由于澄清的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后会变得浑浊。甲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呼出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于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学法指导:

1.自学要求:独立完成。5.6题4分钟。

2.互学要求:小组合作交流共享,小组长主持,组员依次发言,组长总结,达成一致意见。5.6题3分钟。

3.展学要求:组长主持,4号发言,组内其他同学依次补充。其他组认真倾听,大胆质疑。5.6题6分钟。

5.下图为呼吸过程中膈与肺的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1]、[2]、[3]、[4]、[5]分别代表人体的什么器官?[1]            ;[2]           ;[3]          ;[4]          ;[5]               。          

(2)图A中[2]正处于           状态,这表示人体呼吸的

          过程。

(3)图B表示[4]处于           状态,此时整个胸廓的容积         ,这表示人体呼吸的              过程。

 

6.(2017兰州)如图为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的模式图,①、②为相关气体,A、B为相关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过程所示为            里的气体交换,B过程所示为            里的气体交换。

(2)物质②是由血液中的                运送的,①是由血液中的               运送的。

(3)经过A过程中,血管里流的是                血。

学生上台展示:在吸入肺泡内的气体中,氧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少。因此,氧由肺泡扩散到血液中;二氧化碳由静脉血扩散到肺泡中。这完全符合气体扩散的原理。经过这样的气体交换,静脉血就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教师:氧进入血液后,绝大部分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全身各组织细胞。

学法指导:

1.自学要求:独立完成。7题2分钟。

2.互学要求:小组合作交流共享,小组长主持,组员依次发言,组长总结,达成一致意见。7题2分钟。

3.展学要求:组长主持,4号发言,组内其他同学依次补充。其他组认真倾听,大胆质疑。7题5分钟。

7.(2016安庆)如图是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以及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甲图表示        状态,此时膈肌        ,膈肌的顶部下降,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

(2)乙图表示       状态,此时胸廓的上下径        

(3)丙图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     层扁平的       细胞构成,气体交换后,血液变为含氧丰富、颜色鲜艳的             

 

 

 

 

板书:                  人体的呼吸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备考复习课,首先带领学生复习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作用。然后分组进行自学、互学、展学环节。在互学过程中,讨论激烈,能做到让4号先说,3号、2号依次补充,1号组长总结,统一意见。在展学环节中,学生表现得落落大方,讲解思路非常清晰,不仅能讲出答案,还能讲出为什么。这节课复习了人体的呼吸,特别是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这个重难点,学生都能依据知识点正确做题。


附件

老师评语 通过

应该再充实一下教学设计!

评语时间 :2018-11-23 16:21:08

教学设计

最新教学设计

推荐教学设计

热门教学设计

热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