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8-09-072018-12-09

作业要求 :

请各位老师针对学科重点和学生学习难点,围绕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学科教学,提交一份教学设计方案

要求:必须原创,否则不予审核通过,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

发布者 :田小永

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王芳    所属单位:长葛市第四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8-10-01 21:34:22    浏览数( 5 ) 【举报】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

长葛四中 王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并掌握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时间和盛况,分析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②了解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分组讨论通过在地图上指、描或演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形成历史的时空概念,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②收集与郑和、戚继光有关相关资料,使学生学会从教科书或教科书以外获取信息,学会搜集和运用有效信息思考和能自主探究学习,学会正确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与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他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这些史实,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②学习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

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

【教学难点】

郑和能成功地实现远航西洋的条件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图示分析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明朝的对外关系的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我们学习过的中外交往的史实有哪些?出示课件明确本节课内容,明确本节课重点。

二、讲授新课:

(一)出示预习检测题,指定学生回答。

1.______年,郑和率领60余艘船只,出发。到1433年,郑和共_____次率队下西洋,先后到过_____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______年,倭寇大举进犯_______。戚继光率戚家军与之展开激烈的战斗,九战九捷,基本扫除了浙江的倭寇。戚继光被称为___________。

3._______年,葡萄牙人进入澳门。以后长期占据澳门。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  郑和下西洋

师:介绍郑和(1371—1435)明代杰出的航海家。——郑和,本姓马,小名三保,云南人,回族。他家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祖父和父亲都曾朝拜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这使郑和从小就知道一些外洋的情况。由于他在朱棣夺取皇位的斗争中多次立功,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他被赐名郑和,人称三宝太监,是我国明朝著名的航海家,曾率船队七下西洋。

课件展示:学生看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师提问:西洋是指什么地方?

学生活动:现在文莱以西各地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教师提问:郑和的船队会遇到哪些困难?

学生活动:1.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

2.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

3.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

思考讨论:郑和为什么能够下西洋?

学生活动:

1.明朝国家强盛统一,政治清明,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2.明朝造船业发达,为航海创造了条件。

3.指南针及航海图的利用,为航海创造了条件。

4.郑和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及出众的个人能力。

5.统治者的支持。

教师:点评学生的讲述。

阅读课文、自主学习

1.目的: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2.起止时间:1405——1433年。

3.次数:先后七次。

4.主要人物:明成祖、郑和。

5.出发地点:刘家港

6.到达地区: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7.意义:郑和的远航,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课件展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详细介绍郑和下西洋出发地点、到达的国家和地区及详细路线。见第11张PPT。

课件展示:介绍郑和下西洋的宝船。郑和大号宝船长151.8米,宽61.6米,其甲板面积大约相当于4个篮球场的面积,或一个标准足球场。

师:郑和每到一处,赠送礼物,表达友好平等交易。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

师生互动: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之比。

1.郑和从1405—1433年,航海7次,所用共200余艘船只,大船长151.8米,宽61.6米,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有2.7~2.8万人,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哥伦布从1492—1504年,航海4次,所用共17艘船只,旗舰长24.5米,宽6米,船上有罗盘针。有1000~1500人,到达美洲。

教师明确:郑和下西洋

1.时间早、规模大、到达范围广。

2.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师生互动: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学生讨论:

1.郑和的远航,连接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

2.郑和的远航,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3.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师:我们要学习郑和航海中的什么精神呢?郑和精神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1.百折不挠、积极进取、不畏艰难的探险精神。

2.开放交流、勇于开拓、和平宽容、自强不息、睦邻友好、献身祖国。

过渡:明朝沿海的倭寇又是怎样剿灭的呢?让我们进入第二个重点内容:戚继光抗倭。

探究二  戚继光抗倭

师:什么叫倭寇?

从元末明初开始,一些人在国内失意的日本武士、商人纠集一批无赖,聚在海上进行武装走私和海盗抢劫,被称为“倭寇”,也可把他们叫做日本海盗。倭寇与中国一些走私商人和不法豪绅狼狈为奸,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长期侵扰我国沿海。

课件展示  戚继光: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字元敬,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他本人也与俞大猷等同为抗倭名将,声名远扬。

师生互动:戚继光斗争经过。戚继光在义乌招募农民和矿工,严格训练组建“戚家军”。在广东、福建和俞大猷配合,荡平倭寇。

想一想: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结合地图)

学生讨论: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

一、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二、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

三、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

四、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课件展示: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师: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活动: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

探究三   葡萄牙占据澳门和荷兰侵占台湾

学生自主学习

1、葡萄牙占据澳门的时间?1553年

2、荷兰侵占台湾的时间?1642年

三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郑和下西洋,了解其条件、目的、时间和盛况,分析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学习戚继光抗倭的事迹,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认定戚继光为民族英雄,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师:史海扬帆的时候到了。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史海扬帆。 

四、布置作业

做同步练习

1、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镇南关大捷

D.戚继光抗击倭寇

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邓世昌

3、著名演员唐国强在电视剧《郑和下西洋》中扮演了当时的皇帝,他所扮演的角色是(   )

A.朱元璋   B.朱棣   C.朱由校   D.朱由检

4、明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   )

A.美洲    B.印度洋沿岸   C.大西洋沿岸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戚继光画像

 材料二: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郑和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綢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伟大的和平使者》

(1)写出材料一中人物所做的历史贡献,及其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3)指出材料中体现的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形式。说说我国以哪种交往形式为主,为什么?

 


老师评语 通过

评语时间 :2018-11-06 10:58:33

教学设计

最新教学设计

推荐教学设计

热门教学设计

热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