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8-09-072018-12-09

作业要求 :

请各位老师针对学科重点和学生学习难点,围绕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学科教学,提交一份教学设计方案

要求:必须原创,否则不予审核通过,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

发布者 :田小永

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高志强    所属单位:安陵镇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 2018-11-15 16:44:15    浏览数( 0 ) 【举报】

193 梯形(1)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探索、了解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2、能够运用等腰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  进一步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3、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
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判定的应用。
难点: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
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及梯形有关知识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出示学习目标

a、探索并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探索、了解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b、能够运用等腰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 

2、出示自学指导

(阅读教材第106107页,解决以下问题)

1)一组对边(     )而另一组对边(       )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平行的两边叫梯形的(     ),不平行的两边叫梯形的 (      ).

2)(                )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3)探究等腰梯形的性质

(1)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若是请画出它的对称轴.             

  (2)连接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量一量是否相等?你还能发现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

通过观察猜想归纳性质:

       等腰梯形是______图形,其对称轴是   _________   所在的直线.

          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______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______

3、小试牛刀 (判断对错)

1) 一 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一组对边平行但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3)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 形是梯形(    )

4)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这个练习是强调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和联系。)

4、性质证明:
已知:等腰梯形ABCD,AD//BC,AB=CD

求证:B=C

证明的方法和过程由学生完成。引导和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证明“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这条性质,可以借此机会,给学生介绍“平移腰”和“作高”这两种常见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5、例题解析

1 如图,延长等腰梯形ABCD的腰BACD,使它们相交于点E.求证:EBCEAD都是等腰三角形。

前面已经学习过三角形全等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此例题比较简单,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延腰”也是解决梯形问题时一种辅助线的添加方法.构造具有公共角的两个三角形。

6、当堂训练

1)直角梯形ABCD高为6, C30,则梯形两腰分别是_______

 
           
   
   

D

   
   
 
 

 
           
   
   

A

   
   
 
 

2) 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2,BC=4,DF=2,求腰AB的长。
3) 在等腰梯形ABCD,
ADBC,AB DE . BC=10AB=6 AD=3 ,CDE的周长

     


 
           
   
   

E

   
   
 
 

 
           
   
   

   
   
 
 

 
           
   
   

C

   
   
 
 

 
           
   
   

B

   
   
 
 

                                         

7、课堂小结

本节课里,你学到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

1、证明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已知:等腰梯形ABCD,AD//BC,AB=CD.
求证:AC=BD

2、课本P109习题第2题,第6题。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参与度,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附件

老师评语 通过

评语时间 :2018-11-21 16:06:27

教学设计

最新教学设计

推荐教学设计

热门教学设计

热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