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其他分享 > 正文

作业标题 :分享资源2 作业周期 : 2018-09-072018-12-09

作业要求 :

请大家完成并分享1篇学习资源、研修心得和教学故事等,内容必须原创,否则审核不予通过!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

发布者 :田小永

分享资源2

提交者:学员董海松    所属单位:长葛市第四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8-11-05 09:03:52    浏览数( 1 ) 【推荐】 【举报】

让地理由“难”变“易”

(长葛市第四初级中学  董海松)

“地理真难呀!”从事地理教学工作的十多年以来,学生们对地理最普遍的评价就是一个“难”字。有着不同一般的地理教学经历,让我对中学地理教学情况有了有了一定的了解。

为什么地理这么“难”

经过与学生的交谈以及仔细地反思,我总结了以下几个“关键”原因:

(一)关键在初中

高中生之所以认为地理难学,与其初中的地理学习有很大关系。据许多高中生反映,他们初中地理学习十分不完整,不少学校不重视地理,平时上课可有可无,因为有的地方中考不考地理,而不上地理课。学生带着轻视地理的学习态度进入高中,加上学习基础差,如何能学好地理?因此要学好地理必须从初中开始抓起。然而初中地理长期被视为副科,无奈地备受冷遇。

(二)关键在难度

七年级教材也是从经纬网和地球运动开始,这对缺乏空间概念的初一学生来说也是一座“大山”。初中生年龄小,自觉性和毅力都比较差,教材的这种安排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他们学习地理的信心,削弱了其地理学习的兴趣,这对他们以后的地理学习影响更大。

其次,地理知识头绪繁多,知识非常零散。在许多新教师看来,许多知识不需要死记硬背,只要理解或落实到地图上就可以记住,然而初中生刚刚接触地理,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虽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倾向于感性的知识,倾向于“背”和“记”。在有限的课时里,记下这许多在他们看来很零散的知识点,对他们学习地理无疑又是一大屏障。

(三)关键在教学方法

教材中增加了许多活动,案例和图片等,简化和降低了一些要求,但把握起来更难了。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费更多的心思在教学设计上,处理好教材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有机结合文字、图象、训练三部分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

此外,地理本身的学科特点,也很容易导致地理课堂教学陷入枯燥和俗套之中,例如七年级下册学习的是世界地理,每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知识无非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几个要素,如果只是一一介绍,将会非常枯燥乏味。用什么样的知识载体可以将这些要素很好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自然中将其感受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这是值得地理教师好好思索的问题。

以上几个“关键”共同导致了地理教学效率和质量无法提高,从而打击了初中学生学习的信心。

如何让地理变得“易”?

要将已经对地理产生冷漠、厌倦或畏惧等情绪的学生拉回地理课堂,重新认识地理,认可地理,则必须从降低难度开始,从培养学习兴趣开始,从情感的潜移默化着手,从学习方法的训练着手,精心安排教学环节,提高地理“后进生”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树立学习地理的信心。

(一)降低难度、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这是在备课时所要贯彻的一大原则,在处理教材时一定要将重难点了然于心,做好取舍工作。每节课的内容不能多,重点知识集中讲,非重点就省略或一句带过;教材中的活动和案例不要全用,要认真挑选出好用的有用的材料;难点问题简化讲或是留到复习时再讲。这样先易后难,让学生尝到甜头,有信心继续学习。这一原则在七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时学生刚刚接触地理,万不可给他们增加记忆负担,有许多的知识可以留到区域地理中再具体学习,例如气候类型。

(二)让地图 “活”起来

教材中有很多所谓的“活动”,实际上就是一些读图训练。诚然,地图是地理学习的关键,许多知识必须以地图为载体,因此培养读图能力非常关键。但是这样的活动无法使课堂变得活跃,也无法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要想让学生尤其是那些“后进生”都参与到课堂上,就必须把挂在黑板上的地图变“活”。例如:在学习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地形等知识时,要让学生上台把所要掌握的地理事物找出来,把名称标出来。要达到这一目的可以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多媒体软件,在空白地图上设计动画,让学生点击,或做成拼图。另一种是在常态课上,使用挂图,教师将名称或地理事物轮廓画在白纸上,让学生用磁铁将其吸附在挂图的相应位置上。教师可以把它设计成竞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这样做比仅仅指图要有意义的多,也符合初中生爱玩的心理特点,学习效果也会更显著。

(三)用语言拉近师生距离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喻成一艘承载知识的航船,那么生动幽默、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就是这艘船的舵。每个教师的课堂设计都有自己的特色,但这种设计最终能否收到好的效果,还是由教师语言的恰当性和艺术性来决定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学学一些优秀的地理教师经典的语录:

“我发现我们班有一位女同学,无论我说什么,她都以一个火星人的态度旁观这一切。注意,我现在说的是太阳系的知识,与你火星人也有关系的啊。”

——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

“这位同学站在悬崖上面对着大海,反思他刚才在地理课上的所作所为。如果这时是白天,那么他是安全的;如果是晚上,吹起一阵风,他就会感觉到一双罪恶的手在把他往悬崖下推。”

——海陆间循环

这位老师就是凭借在上课时的连珠妙语而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使得一些原来不爱地理的学生都变得喜欢地理了。所以,我们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精心揣摩自己的教学语言,想想如何达到更好的教学和管理效果。教师要做的一大功课就是一定要不间断地加强自己语言能力的培养,多听,多看,多想,多学,多练,让自己的语言活起来,日积月累,一定能渐渐赢得学生的心。

(四)规范地理学习的步骤

在使地理课堂变得有趣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地理学习方法的培养。如果仅仅让学生觉得地理课堂很有趣还不够,因为这样他们会觉得地理是“玩玩、乐乐”的学科,不用像语数英那样在乎学习效果,学过就算了。因此,教师要帮助并指导学生安排预习——听课——课堂笔记——课堂总结——作业——复习这几个环节。由教师精心安排,将几个环节融合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去,不让学生感到增加负担的情况下完成。

[预习]例如,在区域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每节课的第一个环节可以安排学生做“小小旅游向导”,介绍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区域的地理位置概况,包括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还可以将本节教材中一些比较零散的知识点设计成竞赛题,并适当添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相关的课外知识,让学生去比拼,既解决了知识点的整合问题,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做笔记]这一环节也很重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指导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将课堂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以知识结构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记忆,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思想上更重视地理。而这就要求教师的板书要有很强的结构性,要合理安排板书,字迹要工整规范。

[课堂总结]“地理重在总结”。课堂总结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作业]每节课的作业不用很多,以填充图册为主即可,但要将它充分利用起来。初中生自觉性差,因此可先让学生填充图册将答案撕下,由教师保管,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填充图册相关内容,这样才能及时反馈出教学的效果,趁热打铁,补缺补漏。

地理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关键在教师教得是否有艺术,学生学习是否讲方法。要想使地理的“教”和“学”齐步走,得靠教师的精心准备和安排。总之,让地理变得好学,让学生好学地理,应该成为地理教师成长道路上不变的指向标,是鞭策我们不断探究与反思,不断求新求变的动力。

附件

老师评语 通过

评语时间 :2018-11-22 16:00:19

其他分享

最新其他分享

推荐其他分享

热门其他分享

热评其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