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如何提高中小学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作业周期 : 2018-09-212018-10-10

作业要求 :

如何提高中小学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要求:1.字数要求1000字以上。

      2.必须为原创作业,禁止网上下载抄袭。

      

发布者 :孙盼盼

如何提高中小学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提交者:学员范兴杰    所属单位:示范区六中    提交时间: 2018-09-27 18:52:38    浏览数( 0 ) 【举报】

《如何提高中小学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当今时代是一个文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各种知识信息以惊人的速度急剧增多。而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阅读,因此要与时俱进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就得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我仅谈谈自己对于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一些看法,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1、培养兴趣,使学生爱上阅读。

    据说犹太人有一个传统:他们会把书本浸在蜂蜜中,然后让小孩子去舔。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他们的孩子从小就有这样一个印象:书本就像蜜汁一样甜。

    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要提高阅读能力,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2、树立榜样。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儿童天生模仿性又很强。所以可以找一些孩子崇拜的名人、英雄,向孩子们讲述他们认真读书,努力学习的故事以鼓励他们向榜样学习,爱上读书爱上学习,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不可低估。

3、以身作则,加强陪伴。

   中小学生自制能力差,即使他们产生了读书的兴趣也不太可能长久坚持下去,而阅读能力的提高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家长和老师要做到以身作则,陪着孩子一起读书并长期坚持下去,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和鼓励。阅读时老师和家长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气氛中体会到老师、家长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对于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将有极大的益处。因此,无论家长有多忙一定要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陪伴孩子读书并长期坚持下去。

4、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差是因为他们年龄还小,不会读书,这是自然现象。而老师的责任就在于交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读哪些书,怎么去读书。学生只有掌握了方法,知道了怎么去读书才会越读越喜欢越读越有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又会反过来促使他们更加热爱读书。反之,即使刚开始学生读书的热情很高但他们如果越读越困惑越读越迷茫,那孩子们就会很快失去读书的兴趣并很难再一次喜欢上阅读。那么,到底应该怎么读书呢?

    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慢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读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以后三种读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华罗庚说过:“方法出效应,勤奋出天才”。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的。

5、行胜于言,寓教于活动。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一遍的死读书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致昏昏欲睡。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巧妙地将读书寓于活动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哄”他们读好书。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每天讲5-10分钟小故事,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利用各种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辩论会、征文比赛等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爱上阅读。

最后,凡事贵在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无论采用什么办法,只有坚持,养成习惯才能真正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否则一切都会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9-28 15:28:08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