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请各位老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科设计一节课 作业周期 : 2018-09-302018-10-20

作业要求 :

要求:1.上交所设计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2.上传本节课的课件(可打包上传)。

      3.禁止网上下载。

      

发布者 :孙盼盼

请各位老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科设计一节课

提交者:学员李卓遠    所属单位:示范区贾寨镇丁庄小学    提交时间: 2018-10-05 17:13:06    浏览数( 0 ) 【举报】

可爱的小猫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加减法。

2.进一步感知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抽象思维。

3.通过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初步体验加减法互逆关系的思想。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猫吃鱼”图。板书课题:可爱的小猫。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主题图  

师:猫妈妈把3条鱼做好了放在家里就出门了。小猫在家等了好长时间,妈妈还没有回来,小猫又有点饿了,小猫会怎么做呢?  

生:先把一条鱼吃掉。  

师:那我们来看看吧。  

师: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能用数学语言讲出来吗?  

生:盘子里原来有3条鱼,小猫等妈妈等得实在太饿了,就吃了1条鱼还剩2条鱼,3-1=2。    

生:盘子里还有1条鱼,小猫又吃了1条鱼还剩0条鱼。1-1=0。  

师:我们一起来完整的看看这个故事吧!你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把这个故事说出来吗?跟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2.拓展  

师:如果只看第一幅图和第四幅图的情境,可以怎么列式呢?  

生:3-3=0。  

师:如果只看第二幅图(盘子里有2条鱼)和第四幅图的情境,又该怎么列式呢?为什么?  

生:2-2=0,因为第二幅图的盘子里有2条鱼,第四幅图2条鱼被小猫吃了,所以说是2-2=0,最后1条鱼也没有了。  

3.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师:数学的研究常常要借助工具,像之前帮助我们比较的天平。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计数器。  

(学生数,老师拨5个珠子)  

师:(拨走一颗珠子)你能用数学语言给大家说说刚才发生了什么吗?生:有5颗珠子,老师拨走了一颗,还剩4颗。算式是5-1=4。  

师: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  

生:1+4=5。  

(继续以这样的形式探究,板书10个算式)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黑板上列出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呢?同桌之间交流下。

学生汇报。  

4.进一步理解互逆关系  

师:同学们都喜欢套圈的小游戏吧!套圈是一项健康有趣的娱乐项目,有个小朋友的手里拿着4个圈,他可能套上几个?几个没套上?我们一起来看看!  

1)当小朋友套上1个圈时,你能看图列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吗?(1+3=4或3+1=4)(4-1=3或4-3=1)  

2)当他套上2个圈时,该怎样列式呢?(2+2=4  4-2=2)  

3)当他套上3个圈时,该怎样列式呢?(1+3=4或3+1=4)(4-1=3或4-3=1)  

4)当他把所有的圈都套上了,该怎么列式呢?(0+4=4或4+0=4)(4-4=0或4-0=4)  

5.小结  

师: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得数是0的计算,知道了当把所有的物体都拿走以后,一个也不剩,这时候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数就是0。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回顾我们刚才的学习过程,完成书上填空。  

三、练习  

1.摘星星,口算。

2+3=★         3+1=★          3+2=★

5-3=★         2+2=★          5-2=★

4+1=★         1+3=★          1+4=★

5-4=★         5-5=★          4-4=★

2.课本差几个杯子和几把勺子。讲数学故事,(要求学生根据图意,简明地讲数学故事,并列出算式,算出得数,先在小组内进行,再在全班交流。)

四、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的教学,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这节课主要有以下特点。

1.让学生经历具体情境,由抽象转化为具体的过程,使学生逐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教学中通过“小猫吃鱼”这一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减法的意义,然后通过计数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最后再由数字计算和规律探求加深理解。这样设计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规律,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注重了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差几个杯子和几把勺子)并利用“套圈”、“小鸡吃食”等材料进行讲故事、讨论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与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发现,这一教学设计为学生体会较抽象的减法意义提供了较好的平台,使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但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来说,形式较单一,还应积极探求新方法。 

附件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10-07 19:55:25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