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2 作业周期 : 2018-12-042019-01-31

作业要求 :

作业内容: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结合线下教学实践,您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作业要求:

1. 题目自拟,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2.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 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作业2

提交者:学员安春燕    所属单位:梓潼县宏仁乡小学校    提交时间: 2018-12-26 12:49:43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以及线下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我的教学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为此,我设计了一下教学案例。

在课外阅读走进课堂的影响下,我们也开始了课外阅读的研修之路。《青铜葵花》是走进我们课堂的第一本课外读物。它是著名作家曹文轩的佳作之一。这本小说讲的是一个农村男孩青铜与一个城市女孩葵花的故事。小说中的景物、文字、意境和人性都体现了唯美的特征,非常适合高年级学生细细品读。下面是我设计的《青铜葵花》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教案。

《青铜葵花》课外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梓潼县宏仁乡小学校  安春燕

教学目标:

1、了解《青铜葵花》作者及小说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通过推荐《青铜葵花》,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

3、走进人物内心,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痛苦与挫折,做生活的强者。

教学准备: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    孩子们,你们课外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

2.    我喜欢读书。最近有一本书深深地感动着我,这节课我要把这份感动和大家分享。

3.    这么厚的一本书,你们打算从哪里开始读呢?

二、观察封面,捕捉关键信息

(我们的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今天我们按照从上到下的方法观察。)

1.介绍书名 板书书名,齐读书名。读了书名,你想到了什么?我想到的是生活中见过的青铜葵花,作者为什么把它们作为书名了,我们一起往下读。

2.了解作者  读了作者简介,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3.看封图,猜情节。 出示封图,请仔细观察图画,从这个画面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4.读内容简介,了解作品。读了简介了后,再联系我们开始学习的内容,你又有什么收获?

5.读目录,知故事。 读了目录后,你们发现了什么?请大家欣赏画面,猜猜它是目录中哪一章的故事?

三、读片段,识人物。

1.走近青铜

大家读了这段文字,请谈谈自己的感受。文末告诉我们从此青铜的世界发生了改变,到底是怎么样的改变呢?

2.走近葵花

青铜是一个可怜的孩子。那你们读了这些内容,觉得葵花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现在,葵花一个人孤苦伶仃,你们帮她想想办法好吗?干校的叔叔阿姨打算把葵花交给一河之隔的大麦地的人家收养。

3走近青铜一家

 阅读材料一,思考:谁家想要收养葵花,他们的家境怎么样?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答案。如果你就是葵花,你会选择谁家?为什么?葵花选择了青铜家,请大家读读葵花走进青铜一家的文字,想象这一幅温暖的画面。

4.走进青铜一家

葵花的选择是正确的,她在青铜家生活得很幸福。请大家阅读材料二,思考:文中那个地方最让你感受到他们的幸福?请用笔勾画出来,并写上你的感受。让我感动的段落是他们在半明半暗的天光里喝着稀粥,可我们听到的却是幸福的笑声。苦难的生活中,他们感到的是幸福,这幸福来自哪里呢?(爱的力量)

4.    走出青铜一家

这样一个温暖的家,这样一对情深义重的兄妹,却被命运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葵花十二岁那年被召回城市,男孩青铜从此遥望着芦苇荡的尽头······从此青铜的世界又发生了改变。这样又是怎么样的改变了?后来,青铜会说话了,这是一种什么的力量,能让一个哑巴开口说话?

四、课后作业。

阅读《青铜葵花》这本小说,感悟人生苦难中的美丽。

优点:

1.    媒体使用得当,恰当烘托了场面气氛;

2.    片段选择精彩,能有力突出人物形象;

3.    指导读书方法细致,能够学生学会读课外书;

4.    拓展延伸得当,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缺点:

1.    把文本内容和自身经历有机结合起来,能更加引起学生的共鸣;

2.    走进作者,把内容和思想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深入体会情感;

3.    学生的参与度还要提高,想办法关注全体学生。

4.    要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在一起,为习作奠定基础。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12-28 08:25:04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