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截止时间:2014-11-30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和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点击此处下载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李样明

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

提交者:陈李志     所属单位:东莞市万江中学     提交时间:2014-11-30    浏览数:16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独特的证明方法,对其操作性理解问题不大,但其关系性理解却十分困难。本节课的教学定位是:既要教操作步骤,更要教原理的理解;既要提供“公理”的背景,更要借助日常情境模型把重点放在对蕴含关系pq的理解上。 故这节课的设计思想是:“既要教数学归纳法的操作步骤,更要教数学归纳法原理的理解;既要提供“公理”的背景,更要借助日常情境模型把重点放在对蕴含关系pq的理解上”,其教学重心放在了原理的理解上,并通过三个实验突破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而递推关系的理解是数学归纳法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也就是说,学生难以理解“假设结论成立,然后再去证明结论成立”。

程浣老师上的这一堂“《数学归纳法》第一节”数学课,虽然整个讲课过程时间不长,但程老师能较好地把握住节凑,引入课题时,通过流畅语言,循序善诱,把握问题的本质,再通过三个实验进行类比,简明扼要地把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给说明得清楚了然,较好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课也有一定的不足,由于讲课节凑比较快,这节课适用于基础扎实,反应灵活的同学,可以在一些优质的学校授课,但是对于一般学校的学生,可能会不适合,对递推关系的理解,可能难以接受,需要时间消化。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因材施教,自然过渡,再加以强化。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