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静水深流,审美中传承文化

  发布者:黄小雪    所属单位:厦门市湖里中学    发布时间:2018-11-24    浏览数( -) 【举报】

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也往往因为其形成过程较为隐性,不易考查而被忽视。然而这两方面素养却又恰恰是一个人成年后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是一个民族文化葆有其独特性、发展性的前提。日常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些策略,静水深流,让学生在审美素养形成的同时,自觉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发现汉字之美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赞美:“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部编教材的每篇阅读课文后,附有“读读写写”的生字识记表,教读其中易错字和形近字时,不妨采用追溯字源,辨析造字六义的方法,有趣又不乏审美性和文化性。

比如,在识记《猫》一文中“虐”这个字易错字时,可以把篆文的(虐)展示给学生,并附上《说文解字》:“虐,残也。从虍,虎足反爪人也。古文虐如此。”象形字的生动性加上《说文解字》的解释,对于学生记忆的刺激远远超过无意义的抄写。

再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暮色”和《鸟》中的“蓦然”这两个词中的形近字“暮、蓦”。识记时,根据形声字的方法进行辨析记忆。《说文解字》:“ 暮,日且冥也。从日在艸中。”所以暮字是傍晚的意思。《说文解字》:“蓦,上马也,从马,莫声。”所以蓦字是忽然的意思。

汉字不仅仅是悠悠古中华的文化载体,其字形字义本身也是文化。通过追根溯源地探索每一个汉字的起源,来进行生字识记的策略,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汉字的美妙,理解和继承汉字文化。

(二)发掘文章之美

阅读是学生发现世界之美的一扇窗,美的作品是文质兼美的。除了语言之美,作为语文教师更要能够引领学生去发掘作品中的主题、内容的美。

让学生在“四季之美”中,感受自然的生生不息,热爱生活;在“亲情之爱”中理解亲情,学习责任;在“读书之乐”中,感受学习生活中永恒的童真、友谊和苦难中坚强、勇气;在“人生之舟”中,学习美好伟大的人格和修身养德的教诲;在“动物之趣”中,体会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尊重反思的意识;在“想象之翼”中,放飞思想翅膀,换一种眼光来看世界的美……

(三)发扬文化之美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也应该是能够借助语言文字,理解并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自觉。以下举几个例子来具体阐述。

1.    月亮文化。学生从小就诵读了许多写月亮的诗歌“床前明月光”、“海上生明月”、“月出惊山鸟”等等。但如何让初一学生能够把碎片的诗句凝结成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实现由量到质的飞跃,在课堂上,我们做了这样的设计——对比阅读。

教材中,收录了三首含有“月”这一意象的古诗,分别是《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夜上受降城闻笛》“受降城外月如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在讲解完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找出了三首诗中月亮的不同意义,它们在诗歌中或寄托“乡愁”,或寄托“相思”。再对比课外积累的古诗词,学生不难发现,在中华文化中“月亮”意象虽然层出不穷,但有着相对固定的文化内涵——可寄相思,托愁苦,表旷达,喻永恒等等。

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外国写月亮的诗歌,来理解文化的民族性,独特性。在对比阅读中,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索的策略,在今后学习其他诸如“酒文化”、“莲文化”中亦可适用。

2.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儒文化贯穿了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如此博大源远的文化如何理解继承,让学生可以深入浅出地有所涉猎。在课堂上,我们做了这样的设计——以点带面。

教材中收录了两篇关于讲修身养性的文章,《<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从这两篇入手,让学生在“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吾日三省吾身”、“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经典的诵读中,理解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理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修养历程和责任担当,并能够结合当前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进行继承和发扬。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