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初中历史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策略和原则研究

  发布者:周丽雯    所属单位:厦门市金尚中学    发布时间:2018-12-04    浏览数( -) 【举报】

一、创造性地使用历史教科书的必要性

初中历史教材的全新调整,为我们历史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从单纯地”教材提升到”教材的新层面,这样才能让教材发挥它潜在的价值,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所谓”教材教,历史教师要照着学科特质和学生能认知的程度,对历史教材进行着优化、丰富和重组,即调整、补充或开发教材,或者说是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因此,教师在建立教学方针,策划详细的教学方案时,使教材成为动态的,生成性的资源,可以从科学性、生活性、探索性、开放性等四个方面着手,课堂教学中逐步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增进新课改的进一步推动。

二、造性地使用历史教科书的策略和原则

(一)勇于重组教材——科学性

首先要对教材有进行详尽的钻研,在依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加工处理、改编以至增删,以科学合理的形式把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

统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人教版)包含了四个单元。一、史前时代: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三、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从其中不难看出每个单元之间是层层递进,不断深入的。在解读和把握教材编写体系之后,本着科学性的原则,在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特质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学方针,并在实践中摸索创造,从而可以推进历史教学朝着更好的目标发展。

(二)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性

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有历史性特征,跟现实是矛盾的统一体。但历史又是各学科中时代感最强的学科之一,历史与现实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连接体。古人云:“学史使人明智”以及“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学习在于让学生“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历史的学习能加深对现实生活的理解,能够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有益助力。

根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到的时代性在历史教学中十分重要:在贯彻时代性的教学中,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历史专业性太强的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现实的内容,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因此在使用教科书过程中应把历史跟学生实际以及社会现实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的历史并不抽象、并不遥远,也可以很具体、很现实,使学生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有机融合中,感悟历史的魅力。

而要使历史课堂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乡土历史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结合地方特点和学生历史学习要求培养的素养,选取相关具体而生动的乡土史料,对学生开展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学。如福建省历史悠久,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曾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出现很多历史遗迹和名人轶事,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材料。把历史与身边现实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更具有吸引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触摸历史、感悟历史,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方针的达成。

(三)引导钻研探究——探索性

探究是一种积极、自主的学习过程,它在着重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的同时,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和学科教育素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要在探究计划的设计、探究过程的指导等方面作更为深入的思考和实践。《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过程与方法”上有强调注重探究式学习,得尝试从许多不同的方面提出问题,还要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并且愿意于与他人共同协作,一同探讨历史相关问题,共同交流学习的心得;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的问题,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这就需要勉励学生不拘泥于教材,有效地组织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素质的进步,促使学生的全面提升。

为了在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还要选折合适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课题,可以有以下方式:一是源自日常社会生活的课题,如日常社会生活中某一习俗或节日的产生与演变、日常社会生活中衣食住行的某一方面、前辈的经验等;二是源自社会热点的课题,如科学技术成就、地区冲突、自然灾害、城市发展等;三是来源于课程研习的课题,此种包含了来源于历史课程内容的选题、还有来源于历史课程与课程相关内容的选题。

新课程改革下,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为进行探究性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它打破了完整的通史体系,希望构建一种新的学习体系。这种学习体系更加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在每册教科书的最后都设有活动课。虽然历史活动探究课的详细组织形式会因不一样的学校和老师而有区别,但在学科课程有着主导地位的学习环境下,历史活动探究课,历史活动探究课应该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第一,课前充分准备。第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三,教学评价与教学过程同步。第四,目标定位明确。第五,精选活动形式。为了让探究活动应有的功能与作用得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和实现,除了教科书上所提的情景模拟和搜集、整理、展示历史资料图片这两种形式外,还可以采用参观调查历史文化古迹,开办历史辩论会和故事会、进行激烈的热点问题讨论等多种多样的活动组织形式。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探寻历史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学习和发现,并且学会运用科学的方式和理论去更进一步认知历史和现实的异同关联,也应及时地指导和督促学生,跟踪其进度,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经常性地听取他们的想法,和他们一起探究,把握学生探究的方向,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历史观与世界观。

(四)力求丰富多彩——开放性

人教版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在设计上具有很大的开放性,每课可分为正文、副文、附录三部分。正文生动活泼、浅显易懂,配有丰富的历史图片,既生动直观地反映了历史,也有艺术欣赏的价值,更有利于学生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副文是除了正文,在教科书中设置以边框,包含“相关史实”、“人物扫描”等等各种栏目,而附录部分包含了“课后活动”、“知识拓展”等等方面这些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知识获得丰富、帮助学生加深对正文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中对一些深奥、抽象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形式形象地反映出来,尝试了“身入其境”之后,才能理解历史为何这样发展而不是那样发展,历史人物为何要如此做而不是有着其他的做法,从而来明白和认可历史。而且规律性的内容可以总结成口诀,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一些比较性的内容可以变化成图表的形式。

此外,为了使历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增强其开放性,教师还应注意综合开发和利用各种历史课程资源。按学生的认识规律并结合教学内容自身的结构和特点组织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其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结语

新课程的理念与实践,对历史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的要求,符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的基础之上,历史教师进行“用”教材,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按照各个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学要求等具体的情况对教科书进行合适调整;开发利用多种类型的课程资源,使教学的内容得以丰富;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入手进行课堂教学,从而让历史与现实有机的统一;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探究学习中,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全面发展缔造良好的前提。因此,为适应新时期历史学科教育发展的要求,教师需要积极实践,大胆探索,不断推进新课程的发展。


附件

  • 初中历史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策略和原则研究.docx  下载 预览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