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 作业周期 : 2018-11-052018-12-20

作业要求 :

提交1篇课题研究报告。

题目自拟。

要求:

1.格式清晰,页面整洁,字数不少于500字。

2.图文结合,适当加入活动过程中的照片。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未防止编辑时间过长掉线,请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附件也可附在下方。

 


发布者 :教务

研修作业

提交者:学员庄莹莹    所属单位:厦门市金尚中学    提交时间: 2018-12-06 11:47:53    浏览数( 0 ) 【举报】

以深度学习策略提高初中物理第一轮总复习的有效性            

厦门市金尚中学  庄莹莹

 :初中物理第一轮总复习不仅使学生的知识更系统全面,是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契机,深度学习是核心素养的必经过程,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优化知识结构、变式训练、思维可视化等方法,在初中物理第一轮总复习中开展“深度学习”,可以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1. 研究问题:深度学习策略提高初中物理第一轮总复习的有效性研究。

2. 研究背景: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的一个概念。上海师范大学黎家厚教授提出了深度学习的定义: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当中,能够在众多思想中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核心素养是大势所趋,深度学习是核心素养形成的必经之路,

3. 研究目的: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减少死记硬背,从而提高迁移能力。发展学生终身必备的品格。

4. 研究假设:考试以一个真实的情景或者一个新的科技发现等为依托,让学生通过辨析、建模、迁移等较高阶的思维来解决

5. 研究意义:初中物理第一轮总复习大部分是章节复习,时间相对充裕而知识更全面,第一轮复习后的质量检测考试顺利与否将对学生的学科信心有很大影响。因此,以深度学习策略来提高第一轮复习的有效性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第一轮总复习中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金尚中学初中生、

2. 设备使用:阅卷软件和平板(智慧课堂)

3. 操作程序与方法:

选取教师手上平时考试成绩较差的班级,展开深度学习的研究,特别是使用思维可视化解题的研究。

在第一轮复习后,将此班级物理成绩与其他班对比,本班中中等生中思维可视化解题做得比较扎实的同学与比较粗糙的同学进行进退对比。

一、还原实验真实情景,激发实验设计兴趣

现在有部分老师重知识,轻实验能力由于第一轮总复习时间较紧张,在实验部分复习时“去情景”化,“高效”压缩概念,想腾出更多时间进行题海训练,巩固基础知识,以获“背多分”学生对实验部分存在畏难心理。但是现在核心素养已经提出,“科学探究”是核心素养的一项基本素养,试题不仅局限于基础内容的识记,也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甄选,比如2018年福建中考物理实验题29题密度计的设计以及30题消除电流表内阻的影响实验都是创新题,这种立足于考察能力的题目前,题海战术统统被打回原形如果教师和学生本身仍不舍得投入时间成本,只想牢牢抓住最基本的易得分点,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物理观念薄弱,面临实际实验问题时,没有迁移的经验和意识,课堂的互动和资源生成就会减少,第一轮复习后就仍然只是知识的堆砌,得不到能力的提升。因此第一轮实验复习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

1. 还原实验情景因为初三年的学生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形象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思维交替进行,可以缓解大脑疲劳。在学习中充分调动大脑的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言中枢等各个部分的积极性,对提高记忆质量效果显著。

2. 找到学生已有经验的生长点开展实验设计。平时注意甄选实验题,特别是在进入第一轮复习后,测量方案可能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实验,不同章节物理量之间的联系会衍生出新的设计方案,设计类题目就千变万化,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反复的实验设计中理清实验设计的出发点和原理,并且学会分析各个方案的优劣。比如拉力提供,可以直接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也可以用钩码拉,还可以用装着沙子的小桶拉等,让学生思考这些方案的优劣是什么。

二、生生互动,保护批判性思维

复习就是不断把错误认识变成正确认识的过程。有的学生的第一轮复习收效很少,题目“一错再错”。而批判性思维是转变错误前概念的关键,批判性思维是深度学习的最重要的思维品质,也正是学生最容易缺乏的。

有些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只会就题论题没有将题目合理归纳和区分。题目千变万化而方法仅有几个,有的学生不善于反思,所以不容易找到思维的隐蔽点,所以在统考中往往觉得题目比较陌生而产生畏难心理。这就会出现“一做就会,一考就倒”的情况,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考试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这主要是因为平时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学习会导致对课堂内容表象上全盘接受,实则流于形式,囫囵吞枣,遇到变式往往找不到突破点。而批判性思维往往萌芽于争论中,所以让学生课堂中能够抒发自己的见解,可以“一语惊醒梦中人”。

不同解法的学生代表上台阐述自己的解法特别是第一轮复习开始,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表达能力已经较初学时有很大的提升比起教师权威型的讲解,学生看似不完美的讲解更贴近学生的认知,更容易让学生之间形成思维碰撞和共鸣让一部分学生学会分析同学和自己解法的优缺点,一部分学生将思维的根源强化,行合理的同化和顺应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课堂文化这时候教师只要顺势而为,做到适当“少讲”和“隐身”。

三、重视整体建构,优化知识结构

浅层的学习往往使得知识碎片化,增加记忆存储负担,在关键考试时提取信息时检索效率低,方向凌乱,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知识结构的梳理,在更高的层次上把握和引领学生。

1. 打破章节重组知识。比如学生在初三复习阶段遇到综合题重求解“机械效率”、“热效率”等的问题,很多同学往往对公式的写法不知所措,背诵了各种各样的公式,却不知如何提取,如果教师进行整合,统一公式,告诉学生能量可以是光能、电能、热能、各种力做的功等,而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因此如果有需要可以进一步改写成热量Q,找到系统总能量和目的功,就可以灵活改写公式,大大减轻了学生不必要的思维负担。 

再比如浮力这一章,求解浮力的方法,有的教辅材料写了“称重法”等,名称繁多,学生一头雾水。其实只要告诉学生,既然浮力也是力的一种,求解过程不外乎两种方法——公式法和平衡法,“称重法”的本质也是因为物块静止处于平衡状态,至于是二力平衡还是三力平衡等受力分析对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并不是难点。

2.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和归纳。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不断的同化和顺应,不断完善有序化。

四、变式训练,促进迁移

教师上课不追求讲解的数目,而是要精选核心题目,进行一题多变,辐射到相应的考点和易错点,经过对题目的改编,在千变万化的题目表象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避免题海战术。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变式,同时选出学生出的优秀题目选编印刷出来当作作业,让学生获得出题的成就感,学生就会在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中对核心概念、易错点有更清晰的把握。学生在出题的过程就是先抽丝剥茧得到知识脉络再造血肉的过程,这本身就促进了迁移。

五、注重思维可视化,提升元认知

  学生的学习往往具有“隐蔽性”,特别是写选择题和填空题,有一部分学生会囫囵吞枣,“蒙”

混过关。写错不一定不会,写对也不见得就会,这就给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监控和老师对学生的摸底的真实有效性带来挑战。学生往往在意的是结果的对不对,而不是过程的正确与否,这是不利于认知的调整的。

  除了可以变“单项选择为多项选择”、“变选择为填空”等措施,笔者在平时布置课堂作业

时,注重涉及重、难点题目的思维可视化的书写,要求学生除了选出正确答案外,还要书面解释判断原因。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核对答案的时候能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客观地监控,方便学生具体判断自己是知识点混淆、审题问题、计算等原因造成的,提升学生的元认知。这比让个别学生发言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的效率更高,也可以让教师关注到全体学生。教师可以下去巡视,同时监控多个学生,对于个别问题,可以一对一指导,共性问题全班指导,这样就可以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在开展思维可视化解题前,教师要先示范几个典型例题,点明解题要素,可以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学生模仿。比如笔者要求学生在涉及浮力的时候首选公式法,直接在变量和不变量上画记号,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成本。如果遇到受力分析的题目,必须也完整画出来,在一开始所有题目的要用阴影表示,养成答题的证据意识,有利于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4. 统计方法:利用考试软件直接分析。

研究结果

(1)2018中考389三个班级成绩名列年级1.2.3名。尖子生也较为突出,其中物理最高分96分在9班。第二名95分在8班。

(2)学生思维可视化解题展示

E468C7AE6F07434947875430B619D37A.png

 

 

  

 

           

     提高深度学习能力势在必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还原实验真实情景,激发实验设计兴趣

二、生生互动,保护批判性思维

三、重视整体建构,优化知识结构

四、变式训练,促进迁移

五、注重思维可视化,提升元认知

 

 

 

 

参考文献:

[1] 罗祖兵.深度学习:“核心素养”时代教学变革的方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7(4)

[2]白孝忠.促进初中物理深度学习的策略探索[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09):9-11

[3]邱慎明.引入深度学习技术  促进初中物理教学[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03): 4-5

[4]陈从先.促进“深度学习”的物理复习策略[J].物理教学探讨, 2018(03):15-18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