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 作业周期 : 2018-11-052018-12-20

作业要求 :

提交1篇课题研究报告。

题目自拟。

要求:

1.格式清晰,页面整洁,字数不少于500字。

2.图文结合,适当加入活动过程中的照片。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未防止编辑时间过长掉线,请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附件也可附在下方。

 


发布者 :教务

研修作业

提交者:学员吴晓婷    所属单位:厦门市湖里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附属小学    提交时间: 2018-12-05 11:13:28    浏览数( 1 ) 【举报】

开题报告要点(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9国办发〔2015〕71号0提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要加强美育的渗透和融合,将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挖掘不同学科所蕴涵的丰富美育资源。

 德国美学家席勒在其《美育书简》中提出:美育是通过人们对美的形象的观照,培养对美的情感,纯洁人的心灵,以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朱淑秀老师在《真实的品德课》中提出:教育对美的关注不仅在于引起足够重视的艺术教育,而且在于将人生意义建立在美的境界上,科学的学习、体能的培养、道德的完善都作为进入人生化境的必要条件而存在。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德育课程,也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着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以此为切入点,挖掘适合湖里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在多样的实践活动中的美育资源,以此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让儿童学会体验生活的乐趣,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审美能力是人发现、感受、评价和欣赏美的能力。也就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事物要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审美能力主要包括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在人学习、训练、实践经验、思维能力、艺术素养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是以主观爱好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对客体美的认识、评价和再创造,是感性与理性、认识与创造的统一。主要在艺术创造与欣赏中形成并获得发展,因此有时也称“艺术鉴赏力”。它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社会性、时代性、民族性。审美鉴赏力的提高,有助于以美的规律和美的理想去改变世界,发展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1.以低段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为研究点,开发学科美育资源,设计提高儿童审美能力的教学案例,为学科培养审美能力提供可借鉴的教学课例。

 2.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形成低年段道德与法治学科培养学审美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3. 以研究本课题为契机,促进教师在美学理论专业成长。实验教师通过实践,积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提高专业技能,提高有关美育与德育的科研能力和写作能力,进一步深化专业成长历程。

三、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本课题研究以道德与法治学科渗透美育为理念基础,梳理、归纳道德与法治学科中与审美能力的课程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研究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3.探索以提升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活动评价促进学生审美力发展的可操作的策略,探索审美能力有关的评价方案,切实促进道德与法治活动有效实施。

    4.研究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现状及对培养效果进行验证。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1.教师的专业能力要不断提升

 教师也需要具备较好的审美能力,要求教师去阅读更多的美学教育论著,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切实提升儿童审美能力。

    2.提升儿童审美能力的活动要切实有效   

    当一个人的审美层次越来越高,同时可以提升他的道德价值体系。在学科实践性活动中,如何切实提高审美能力,通过美育提升的德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是本课题的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美育与德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彼此之间不能替代,但可以相互配合,互相补充和渗透。孔子主张的“尽善尽美”和墨子主张“务善则美”均说明了“美育和德育”在我国有着很好的传统。

   2.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希望教师不仅能注重德育有效性,也能重视学科活动的美育功能,希望老师通过学科活动能把德育和美育有效融合,提升儿童审美能力,让儿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享受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即学习有关道德与法治、美育相关的教育论著,了解国内外相同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为课题研究和方法指导提供理论参考。例如朱淑秀老师的《真实的品德课》、李泽厚的《李泽厚论教育·人生·美:献给中小学教师》等。

2.行动研究法:即课题组成员选择课例,进行有效的活动设计,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探索与完善,研究出适合渗透美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学科活动的课例,开设相关的公开课,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3.个案总结法:即由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在研究和实验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生成有效的教学活动,寻找具有代表性的课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总结成果。并在不断验证与完善中提炼出有效的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4.观察研究法:设计课堂观察量表,对课堂中老师和学生的活动进行观察、分析,为课题提供数据依据。

    5.调查研究法:设计开展实践性活动渗透美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问卷调查,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总结,为课题提供依据。

五、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和分工: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为三位研究者所在学校(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厦门市蔡塘学校)低年段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随机抽取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研究和统计。

吴晓婷老师主持课题的研究工作,与陈晓惠老师和蔡静彬老师共同参与研究,负责撰写课题申请评审书和课题研究报告,研究资料的收集和统计。

蔡静彬老师负责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与学生审美能力中关于自然美、行为美的课型研究,设计相关课例,进行课题实验,并负责调查问卷前测的编写和统计。

陈晓惠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与学生审美能力相关的品德美、创造美课型研究,设计相关课例,进行课题实验,并调查问卷后测的编写和统计。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