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 作业周期 : 2018-11-052018-12-20

作业要求 :

提交1篇课题研究报告。

题目自拟。

要求:

1.格式清晰,页面整洁,字数不少于500字。

2.图文结合,适当加入活动过程中的照片。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未防止编辑时间过长掉线,请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附件也可附在下方。

 


发布者 :教务

研修作业

提交者:学员孙彬彬    所属单位:厦门市乐安小学    提交时间: 2018-12-18 12:52:04    浏览数( 1 ) 【举报】

“先学后教、反馈矫正”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厦门市乐安小学  孙彬彬

“先学后教”这一先进的教育思想,其宗旨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主体,关注全面,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这具有坚实理论的教改环境下,我们基层学校最重要的是要把这种先进的理念落实于实践,植根于课堂,为学生可持续的发展奠基。基于“有效”,我校于2009年9月,对课题《“先学后教、反馈矫正”》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区进修校总体思路的指导和引领下,我校设立了子课题,对“先学后教、反馈矫正”的课堂教学模式展开了研究,三年来,经过我校各实验班级的相互配合,统一运作,本课题已经完成实验任务。现就课题研究情况做如下报告:

一、课题提出 

1.背景介绍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能力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堂着重于师生的有效教学行为,以此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没有理解教学内容的编排内涵,将整体化的教学内容分割成支离破碎的枝叶,师生课堂教与学出现了许多无效行为,致使许多应该在课堂完成的教学任务实际完不成,只得课内损失课外补,校内损失校外补,靠多布置课外作业来提高教学成绩,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能不能找到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或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高效率的学习,使师生在课堂上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课后不布置或少布置作业,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这一问题已经是目前我们课堂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的瓶颈,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入手,激活课堂、构建高效课堂,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而我们进行的先学后教 反馈矫正”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正是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方,它研究的是课堂教学行为的问题,解决的是学生学习效率、能力培养的问题,它与新课改的精神、目标和任务是相一致的。

2.理论依据 

本课题依据建构主义、系统论理论发展而来,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而在这些问题上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和谐教学整体建构思想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和谐教学整体建构思想强调以下问题:

1.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整体建构教学强调一开始教师要把主要任务而不是次要任务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和责任感,因为人的潜能是很大的。

2. 和谐教学整体建构思想强调教学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一开始不要急于学习具体的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寻找某一类教材的规律和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切入点。知识是讲不完的,练习题是做不完的,只要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就会自己去学习知识。

3. 和谐教学整体建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

4. 和谐教学整体建构思想根据系统论的原理,不仅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也把教学内容看作是一个系统,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让知识在系统中学习和记忆。如每个学段的开始把一门学科的知识树(知识结构图)教给学生;每个学期把一册教材的知识树教给学生;每个单元的开始也把这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告诉学生。每学完一节教材或一篇课文,还要及时回归上位系统。这样知识在头脑中总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 

“先学”:①教师指导下的先学。就是通过“导学法”指导学生先学和通过编写“导学提纲”(如导学案)指导学生先学;②同伴互助下的先学。就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先学会的教暂时不会的,“兵教兵”,共同进步;③独立自主式的先学。就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学生自己独立、自主地学习。

“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系统讲授的意思,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达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

反馈矫正,教学的反馈与矫正,就是教师通过口头或书面或体态或电教语言将信息(主要指教学内容)输送出去,学生又把信息的作用、结果通过口头表达、练习操作、面部表情等反送回来,师生进行分析、评价,然后再把信息输送出去,通过调控,不断纠正教学中与教学目标出现的偏离度和失误,使师生双方始终保持知识信息畅通,达到教学同步,实现教学优化。

先学后教 反馈矫正”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和谐教学整体建构的教学思想和建构主义、系统论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师生教学活动诸要素依据一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特点,所形成的一种稳定而又简约化的教学结构。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你的教学活动进程,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 

三、研究内容

1.建立学习小组,培养合作意识。

2.整编、完善《导学与反馈》。

3.研究出体现各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各学科在本学科模式下研究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如:精读课、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作文课、阅读课等各种课型

4.研究课堂评价标准。   

研究目标

开展“先学后教,反馈矫正”实验研究,旨在通过教学模式方法的改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研究方法与形式

组织课题组,收集课题理论资料与实践资料特别是教学教学案例,建立课题学习制度、课题实践制度、课题反思制度、课题研究论文及案例撰写制度、课题奖励制度等,提高行动研究的质量。

1.文献资料 学习国内外关于“先学后教,反馈矫正”的论著,熟悉“先学后教,反馈矫正”的理论,为课堂操作提供理论参考。

 2.行动研究法 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先学后教,反馈矫正”的操作过程、策略、原则,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3.个案研究法 通过课堂中某个具体的教学内容,展开交流反思,形成共识,探讨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教学反馈策略与方法,构建“先学后教,反馈矫正”的课堂教学结构

4.经验筛选法。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

5.调查法。运用采访、座谈、问卷、一般统计等方法了解、掌握课题研究情况。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六、研究阶段与任务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2011.1

小组合作学习调查研究,理论学习、资料准备

文本资料

陈丽云

2

2011.2

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文本资料

陈丽云

3

2011.2-6

构建“先学后教,反馈矫正”的课堂教学结构

设计与案例

 孙彬彬

4

2011.2-12

“先学后教,反馈矫正”的课堂教学结教学研究

教学课

课题组成员

5

2011.12

先学后教,反馈矫正”教学观摩

观摩课

课题组成员

6

2011.3-12

先学后教,反馈矫正”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文本资料

孙彬彬

7

2012.1

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资料汇编

(教案、案例分析、录像、图片等)

 

文本音像

孙彬彬

8

2012.1

先学后教,反馈矫正”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文本资料

陈丽云

 

、研究成果

(一)建构小组,培养习惯

“先学后教,反馈矫正”实验要取得成功,互助小组的建设是重要的保证与抓手。只有以互助学习小组为依托,此项实验的开展方能顺利进行。

1.习惯为先

习惯是质量的前提,没有规范的常规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就无从谈及教育质量的提升。我们以德育为抓手,多渠道狠抓学生的各种习惯养成。

——如:在墙上作文章,发挥每一面墙的“说活功能”,营造和谐、进取的文化氛围。

——如:创编“学习习惯韵律歌”,倡导 “两动作”、“两眼神”。

一系例的措施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并内化成自身的行为。这为“先学后教”的研讨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捆绑评价

互助小组组建之后,小组不团结,组内搞分裂,咋办?采取捆绑是管理,激发“方阵”力量,树立团队精神?即不管是学习、卫生还是纪律等一切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织和评比,为了积分,互助小组团结向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此举措可谓是“一箭四雕”,一是:学困生不再畏惧,学习更有信心;二是:小组成员在指导他人的过程中,自身的各方面水平相应地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三是:团队精神不树而立;四是: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浓厚的学习氛围蔚然成风。

互助小组的建构不但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地提高了学习效益。

(二)立足“先学“,完善《导学与反馈》

“先学后教”,先学是关键,要使“先学”达到“有效”,精心设计编写“导学案”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科学合理的“导学案”直接关系到学生“先学”的效果,因为,“导学案”是学生自学的重要媒介,是学生的“预习路标”,更是学生自学的方向依据。

初步形成的“导学案”虽然内容具体,但较为粗糙,没能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引导作用,反倒让学生产生负担,甚至讨厌。面对现状,我们根据不同年级的教学重点和孩子的认知经验,重新思考“先学”这一概念。

1.“常规性先学”

以初步感知整体内容为原则,侧重于阅读和双基,要求较低,均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畴内,即学生只要依照先学任务单的具体要求,进行课前预习即可。故,它适用于每个年级。

语文学科:分年级制定出可操作的先学任务单。

    数学学科:做了,但觉得效果并不是很好,感觉数学更依赖于导学提纲。

英语学科:课前必读新课文5遍,圈画、拼读生词。

“常规性先学”较好操作,只要能做个有心人,用心督促学生的落实情况,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

2.“导思性先学”——

它针对课时目标,重难点等,以渗透“学习方法”为原则,设计2——3道导学思考题,并以导学提纲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帮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完成“自学”任务。相比于常规性先学,它更具有针对性,对学生的要求也略有提升。故,它适用于4——6年级。(而3年级不设专门的“导学案”,但从语文学科做起,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内先学。即学生通过自读做批注后再在小组内交流,而后再由教师进行导学。4——6年级因为有了先学的基础,课堂上就较为省时,学生只要回顾下先学的内容,便直接进入交流汇报,而后由教师作评价提升。)

语文学科:根据教学内容、重难点,将原来分散的各课时的导思题及反馈题合并在一起,也就是说原来一课由2—3份导学案,现在每一课就整合成一份。这样,便于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指导“先学”内容,而且,从量上来讲,学生更乐于接受。

3.编写方法

在编写导思题时,教师应从教材本身的特点出发,抓住文本的线索,提炼出辐射全文的纲领性问题,引领学生站在整体的高度审视文本,学习语文。即提炼的导思题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又得渗透学习方法的引领。

提炼导思题可以借助绘画、批注、表格、树状图等方法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顺利、自信地完成先学任务。

如:《爬山虎的脚》一课:根据课文描写,画一画爬山虎的脚,并试着介绍爬山虎的脚。(借助画画激发学生先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若学生基本能有序介绍,那就说明“先学有效”)

再如:《老人与海鸥》一课:细读1—13自然段,请勾画出描写“老人与海鸥象亲人一样”的相关语句,读一读,并批注自己的体会。(批注是语文课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落实“先学”的主要途径,他突出了学生自我思想的原始暴露。)

再如:《扁鹊治病》一课:默读课文,填写下表,并试着根据表格叙述课文的主要内容。(表格式的填写简单清晰,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梳理。)

时间

扁鹊诊断

桓公态度

结果














再如:《猫》一课:默读课文,根据提示尝试着完成板书,梳理文脉,了解课文内容,概括课文大意。(树状图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体现概括能力培养的方法渗透。)

                        

既老实又(    )又(   

    大猫性格(       既(    )又(      

    (第    自然段)   既(    )又(                         之情

                        耍鸡毛、线团  

    小猫非常(                                

    (第    自然段)                    

 

数学学科:在编写导学案时,将课时目标列为第一环节,为的是让学生在先学时明确学习目标,知晓学习方向。

第二环节为课前诊断部分,此部分内容的安排是为了帮助学生建构“新旧知识网”,引导学生发现旧知与新知的联系,促使学生在“先学”中主动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获取新知。

第三环节为导学启思,此部分是学生先学的关键处,所提炼的导思题必须具有可操作性、简洁性、导向性。

例如:《连除的简便算法》一例:阅读P43(例3)

①请用“○”圈出题中的已知条件,用“———”画出问题。

②请试着用两种方法列式解答。                            

③观察解答的结果,你发现的规律是                        

(计算题,往往不是单纯为计算而计算,他一般会涉入到一种问题情境中,先学时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试着理顺数量关系,运用自身的原有知识去解决问题。像这样的导思题对学生来讲,一点都不难。)

再如:《长方体的认识》一例:阅读P28,

①请注明下面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

                                     

                             

             

                         (      )

②观察长方体,完成下列表格。

长方体的特征

(  )个面,形状是(                         );

(  )条棱,相对的棱会(                      );

顶点

(  )个顶点,(  )条棱相交可以得到一个顶点;

小学阶段所学的几何图形都是学生生活中早有接触的,他们挺了解,设计时就不必拐弯抹角,可结合孩子的生活实践,直接让孩子进行观察、实践、获得新知。

又如:《比的意义》一例:阅读P32(例1),

①请你求出四面国旗长与宽的比值。

                                                           

②观察比值,将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组成等式。(你能组几个等式呢?)

                                                            

③结合课本P32,试着说说什么叫做比例?

表示                            ,叫做比例。

(三)围绕“后教”,形成教学新模式。

完善了《导学与反馈》,紧接着就是“后教”课堂模式的探索,这是我们要要挑战的主要线路。为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我们再次对“先学后教”的课堂实质作了梳理,将原本的教学流程再作进一步调整,形成了基本的、可操作的、简洁的教学流程。 

旧版:

①课前诊断(旧知迁移新知)

②明确目标(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③导学启思(独立尝试,小组交流,达成共识,合作汇报,师生质疑,点拨提升)

④新知检测(针对新知,“保本”检测,点评小结,强化新知)

⑤精练反馈(综合拓展,独自练习,分组展示,点评矫正)

⑥总结评价

新版:

①诊断导入,设疑激趣,揭示目标

②导学启思,合作探究,评价提升

③当堂反馈,及时矫正

④总结收获,喜得成功

此流程中,最具挑战性的是“导学启思关”。因为这一环节是学生最最原滋原味的思维体现,若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机智,可能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可能会造成学生走过场,教师卷土重来,重新讲述一边的普片现象,最终助长“收音机市场”不断扩大。

为使关键处达到有效,高效,教师的“后教”极为重要。那么“后教”何时出手?“后教”教啥内容? ——“依学定教,缘学而导”。   “依学”的“学”,既指学生的原有知识、能力水平,更指学生对新知的预习自学状况,它是教学的依据与起点。依了这个“学”,我们的教就能去除不少低效无效,就能挤除许多课堂水份。“缘学”的“学”,是“定教”之后更高层次的“学”,它既指“定教”之后的新水准,更指定教之后的新困惑,它是导的新依据与新起点。缘了这个“学”,我们的“导”就能直接指向问题实质,就能一针见血。说土一点,“导”就是在恰当的时机穷追不舍,不断追问。也就是说“后教”得把握时机,适时而教。

如:语文课上,教师在诊断环节发现学生对“钓”于“钩”这两字产生混淆,此时,教师就必须进行“后教”——在分析字形的基础上,编则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小金勾,细又弯,包字头下撇折点(钩);金勺儿,亮闪闪,钓鱼可要耐心点(钓)。

如:在教学《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篇文章,当学生汇报到父亲对巴迪的严格太不近人情时,为了让学生的感悟、理解更加到位,根据学生反馈过来的信息,教师适时引导 “父亲的严格要求让巴迪悲痛欲绝,这是爱吗?”一个精炼的疑问,将学生的“学”引向深入,让学生从面上的理解提升到“这是一种严父之爱”。

再如:数学《植树问题》一课上,在小组汇报后并得出结论时,教师应该机智地引导学生对“棵树=间隔数+1”这个公式的深度理解,即刻追问:为什么要加“1”?间隔数该怎么求?如果只栽一端还能用这个公式吗?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同样的,在教学比例概念时,当学生汇报通过观察写出等式,得出比例概念时,教师应出击追问:这么说,组成比例,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一个小疑问,突破了概念教学的关键字眼,是学生明白了概念的严密性。

总之,关注“后教”模式的探索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机智。

陶行知先生说过的: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学”。“先学后教,反馈矫正”的教改实验改变的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提高的也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而是在孕育会学习、能合作、敢争先、勇创新的思维萌芽。因为,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自主而富有责任地学习,将从小学这个基础的层面上改变中国学生接受、服从、无主见的思维方式;因为,“先学后教,反馈矫正”的课堂,确实是学生的舞台,它为学生可持续的学习聚集了接地气的正能量!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