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 作业周期 : 2018-11-052018-12-20

作业要求 :

提交1篇课题研究报告。

题目自拟。

要求:

1.格式清晰,页面整洁,字数不少于500字。

2.图文结合,适当加入活动过程中的照片。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未防止编辑时间过长掉线,请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附件也可附在下方。

 


发布者 :教务

研修作业

提交者:学员林珊珊    所属单位:厦门市湖里实验小学    提交时间: 2018-12-11 09:44:14    浏览数( 0 ) 【举报】

“互动•阅读•训练”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

              研究报告               

一、摘要

近年来对于语文教学模式的讨论与研究越来越多,众多研究各有千秋。“互动·阅读·训练”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意图将语文课堂的教学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通过课堂上的高效互动,踏实教学,经过课堂的有效课外链接,让生学会方法,最后的训练帮助生学会运动语言文字。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语言素养逐渐提高,良好的阅读渐渐养成,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学校语文课程资源越来越丰富。

【关键词】: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  互动  阅读  训练

二、引言

1.问题的陈述

现代教学论越来越重视教学模式的研究,教学模式作为现代教学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所设计的教学结构和相关的教学策略及评价。它综合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它具有可操作性,更具有普遍性、基础性、规律性的特点。进行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首先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知识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要着眼于课堂,那么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从本校的师资队伍来看,随着大量新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加入,在一线执教的老师多数为年轻教师。如何使年轻教师快速地成长,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各具特色;如何让年轻教师从“模仿型”“表演型”到“创造型”的转变。这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从研究单一教学教法转向规律性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对年轻教师的成长以及提高教学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

我校课题组通过对于新课程标准的研读,以及对相关理论资料的查阅,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此课题—— “互动•阅读•训练”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这个课题着眼于鲜明而充分地体现现代教育论,全面体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继承、借鉴、融合、发展以往及新近诸多教学模式,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科学实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优化和统一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提升我校语文学科的师资水平,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2.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在本研究中,“互动”指的是在语文课堂上师生之间围绕课文内容进行感悟、品读的双向交流。“阅读”指的是在课堂中与文本、作者等有关的拓展阅读迁移。“训练”是指在课堂中所进行的表达能力(口头和书面)的练习。“教学模式”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可供参照执行的样式,具有概括、简约、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本研究意图通过对语文教学互动、阅读和训练三者结合的模式研究,能在课堂之内尽可能提高课堂效率,最大化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尽量为我校为数较多的青年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提出新的建议和做法,尽快提升青年教师语文学科教学的课堂效益。

3.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从二战以来,国外依靠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以及教育理论的不断进步,提出了多种教学模式,最典型的为:程序教学模式、发现学习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合作教育”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各有特点,对其优点与缺陷的讨论也由来已久。近年来对于教学模式的研究越来越多,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针对学生的学,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放在了首位,并且呈现多元化发展。

2)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全新教学理念给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教学导向,那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从学情出发,改变过去教师完全主宰课堂的旧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原先枯燥单一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但是,传统的东西往往是很难丢弃的,特别是我们很多教师都从事语文教学很长时间,对新的教学手段感到陌生,所以许多教师在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选择所谓“新模式”完全是被逼无奈的选择,从而课堂上流于形式,导致教学效果较差,不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新课改下的小学课堂教学应该朝那些方向努力呢?这是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研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近年来对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模式主要集中于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对于如何实现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一门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是重人文性还是重工具性这个争论由来已久,也未有个定论,但是在全国多次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研讨中,小语会会长崔峦多次提出在小学阅读课上不要就内容讲内容,应关注学生真正不会的地方,特别是要将课外阅读挤进课堂,阅读习惯的培养要两条腿走路,在教学时要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的能力。新课标也更注重学生理解和运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从原来的关注课文内容与教学方法开始向关注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上转变,这几年来对于小学语言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为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上,如“单元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多数是从教师的角度从发,为提高课堂效率而研究。从学生角度从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的教学模式较少。

综上所述,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本课题研究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具有一定创新性。

4.研究目的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现有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研究。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处理好基础与发展的关系,凸显教材的语用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扎实推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究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佳途径,探索并构建“互动•阅读•训练”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真正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参与者为全校语文教师与学生,研究对象对语文课堂,开发语文课程资源,通过课堂的改革来促进学生语言素养、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2.研究方法

整体而言,这是一个行动研究,同时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调查法、访问法、文献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

(1)综合调查法

在实验开始前实施前期调查,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实施过程调查,在结题前进行效果调查。

(2)文献研究法

通过著作、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实践的研究现状,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理念,深入挖掘课题理论的深厚底蕴,及时洞悉研究的最新情况,给课题实验与研究以有力的指导。

(3)行动研究法

课题研究中对研究对像开展阶段性有目的的观察、记录,进行比较、分析,及时调控,推动整个课题的有效研究。

(4)访谈法

对实验参加者进行定期访谈,从课题之始,通过对学生和老师的访谈,了解问题所在,并阶段性地进行随机访谈,了解课题研究开展中碰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法,在最后通过访谈法,了解师生对课题研究的收获与反思。

(5)个案分析法

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实验与研究,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总结成功,以更有效地调控。

(6)经验总结法

在实验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经验交流与总结,采取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实验策略,最后。通过对阶段成果与实践经验的筛选,从中提炼出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措施,汇总阶段成果和实验过程,形成自己的整体实验成果。

3.研究程序

研究实验周期: 20123月——20155月,分六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课题研究启动阶段(201231日一41日),为期一个月的时间主要是完成如下三项工作:①成立课题研究机构,主持人邀请各成员加入课题研究群,并制定研究思路和进行合理的分工。②主持人主持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让课题组成员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明确各自的管理任务和研究任务。③聘请有关专家为课题组顾问,专项指导课题研究工作。本课题聘请了湖里实小陈荣艺校长为课题组顾问。

第二阶段是课题研究准备阶段 201242日—201271日),主要是完成如下的事情:①课题组各成员进入正规网站,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设计理论,分析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并借阅相关书籍和观看全国著名教师的相关教学录像课,为本课题组构建教学模式做铺垫。③参加课题论证,聆听专家的指导,并根据专家的建议修改《开题报告》。初步制定出符合本课题的课堂教学模式。举行课题开题报告会,分两轮进行行动研究。每轮举行一次课题研讨交流活动,边实施边学习,边研究边调整,边论证边总结;进行第二轮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通过购置、改进、开发等方法整合大量教学资源;确立主体年段教学模式及老师.

 第三阶段是课题研究初级阶段(201272日—2013530日),主要任务是课题组成员依据制定出的“互动•阅读•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深入课堂,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研究,做调查,上研讨课,撰写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探究的案例、实验心得及经验总结,并举行两周一次的课题研讨活动,边实施边学习,边研究边调整,边论证边总结。

第四阶段是课题研究中期反馈阶段(201361日—2014228日),主要任务是上交性中期汇报课,研究实施过程中碰到的现象、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不断地完善“互动•阅读•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第五阶段是深化研究阶段(201431日—20141230日),主要任务是中期汇报后,依据专家的建议,进行修改,然后继续进行深入研究,继续上研讨课,直至探索出小学语文“互动•阅读•训练”的最佳途径,构建出理想的小学语文“互动•阅读•训练”的体系(目标、方法和基本模式),继续撰写、修改案例、实验心得、经验总结、论文等。

第六阶段是总结汇报阶段(201511日—2015530日),主要任务是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参与结题会 ,根据实验实情申请结题鉴定,并进行经验推广。

四、研究结果

1.本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

本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课堂上师生进行有效互动,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日渐浓厚;在课堂上老师精心挑选的阅读链接,不仅能让孩子们学会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迁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口头或书面训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2.着眼“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苏俄早期杰出的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维果斯基(1896-1934)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儿童在成人指导和帮助下达到的水平与他在独立活动中能达到的水平之间有差距 ,这个差距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动力区,处在这一 区域 中的儿童在“跳一跳”的情况下就可以达到一个相对稍高于他本人的水平。儿童的文化机制总体上表现为从“最近发展区”向“现有水平的转化”,而“最近发展区”概念的一般意义在于强调,在儿童那里,发展来源于合作,来源于教学。[1]

小学语文中的课文一般都是比较简单的,在内容理解上绝大部分孩子都不存在问题,依靠“最近发展区”理论,本教学模式意图让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创设帮助学生突破“最近发展区”的良好教学情境,教在学生真正不会的地方,避免在课文内容上不断地讲评,而是引导学生关注字词表情达意功能,关注文章表达形式对于内容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释疑过程中,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顺利突破“最近发展区”。

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语文教学设计,让孩子学生“跳一跳”,能有效跳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而在课堂上教师不断提高学生智力发展,给孩子搭建一个学习的梯子,将学习的任务转移给孩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3.有效阅读链接,促进学生阅读习惯培养

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特里利斯曾指出:“如果你引导孩子迷上读书,那么你所影响的不仅是孩子的未来,而且直接影响着整个下一代孩子的未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贯彻,课外阅读越来越重要,许多老师读已经清楚的认识到要培炎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是不行的,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要两条腿走路,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相机结合,互相促进,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些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在课题的教学模式中,我们积极寻求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点,从而开展了课堂上十分钟的课外阅读有效链接。阅读链接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不是随机的,而是根据自己对课文教材的解读与设计,选择与之相关的阅读链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到的阅读方法,有效地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阅读的方法,而且也扩宽了自己的阅读面,提高了对于阅读的兴趣。在课题研究开展的三年以来,学生借阅图书量不断增加,课后所花在阅读上的时间越来越多。2010年借阅总数达558册,670人借阅,借阅率达83.28%;2011年借阅总册数达13897,1066人借阅,读者借阅率达1303.66%;2012年借阅总册数35671,1746人借阅,读者阅读率达2043.01%。

4.分层进行训练,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很多课文内容,孩子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和写,提高学生的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本课题研究中的“训练”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既重视理解又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三各个年段根据自己的年段特点所设计的训练也不相同。低年级读写训练主要是口头表达向仿写句子进行;中年级侧重句式、自然段仿写;高年段则要侧重在谋篇布局的技巧上进行训练。在训练中,不仅有年段层次,在每一课的训练点中也注重不同层次的训练,意图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能得到提升。

课题研究三年来来,语言教学中的语言训练点的挖掘与设计越来越合情合理,学生的课堂训练作品完成的也越来越好,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参加各种写作比赛,均有可喜的成绩,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校刊《童心》连续出版了五期,一期一期的稿件数量迅速提升,质量在不断提高。

5.本课题促进教师成长

课题研究的主阵地就是课堂。“互动•阅读•训练”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研讨,校内校际不停地交流研讨。前两个学年,不管是校内的“一师一课”、备课组内的研讨课还是日常的每一课,课题组都研读教学模式的理念,始终围绕实在的语文课堂,扎根语言文字训练,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基点,设计一堂堂课。在课堂上产生了一个个困惑,从互动的实效到阅读链接的有效直到读写训练点的合理性不断地进行一次又一次地设计,放到课堂去实践,检验课堂实效性。一旦出现了“坎”,总是在子课题组或者总课题组成员的齐心协力下,通过“一课多上”“一课多研”等方式去收获这个教学模式的最大效益。以泉州二实小的学习交流拉开我校将本课题带往国内名校的校际考察研讨活动系列:201012月在朱永通老师的带领下,到泉州第二实验小学进行交流学习活动。我们将初步思索形成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带过去与兄弟校一起研讨,由张鹭仙老师执教《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充分展示了我校语文课堂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特色,唤醒了课堂的语文意识,受到泉州二实小老师们的一致好评。20114月,课题组林珊珊老师执教《三个儿子》,这篇有争议的文本,在解读文本时,既要尊重普遍价值,又要尊重个人体验,尊重自主建构。通过全面研读,课上对“好孩子”的理解比较全面,也比较到位,同时也避开了对文中三个儿子好坏的无谓讨论和批判。互动环节的思考和设计提升了教师的眼界,增加语文教育的活力。子课题组“一课多磨”“一课多上”的活动在2013年全面打开了,各年级的组内课题历经三个老师实践研磨,一课之后有一研,一研之后有一改,方案一改就再一上,反复地研读一个课题,反复琢磨同一课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反复更新课堂效率容量,最后将本年级组最优的课堂呈现给全体语文同伴分享。在这一回又一回,同一教学模式的交流研讨中,我们建构的课堂逐渐合理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提升文本阅读的有效性,还不断提高文本与拓展延伸。作为课题的主要参与者和研究者的教师,在本课题的研究中也收获颇丰:2011年省级获奖李素超教学论文评选《小学低年级作业设计》二等奖、李素超论文《在童真童趣中开启写话之门》一等奖、刘素宽论文《读写结合 以写促悟》三等奖、叶红芳论文《立足文本资源 进行学习拓展》二等奖、蔡碧蓉论文《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一等奖、林珊珊论文《在课外阅读中寻求“写”点 开启学生习作之旅》一等奖。2011年市级获奖的有李素超论文评选《提高数学效率 激发学习热情》三等奖;郑昊楠论文《走进文本 读写结合》二等奖。第3届海西杯暨第13届海峡冰心杯写作大赛,叶红芳、张鹭仙、林珊珊、郑昊楠、陈宁萱、叶佳琳、胡晓莲、王雪瑛荣获指导奖。2011年5月林珊珊参加省小语会教学论文评选,荣获二等奖。2011年8月参加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光辉的旗帜”读书征文活动,陈宁萱、胡晓莲、叶家森荣获指导奖。2011年11月参加厦门市2011年小学语文论文比赛,郑昊楠《走进文本 读写结合》获二等奖,李素超《提高教学效率 激发学习热情——谈提高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获三等奖。2012.04林爱珠论文《改变阅读教学现状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收入区级汇编。厦门市2012年小学语文论文评选中,郑昊楠《“小”题“大”作的精彩——浅析如何从题目入手进行有效教学》、张如卿《写字教学四部曲》荣获二等奖;胡晓莲《老师,请用好“点石成金”神笔》、张鹭仙《让写作走进孩子们的生活》、叶红芳《立足文本资源 发展语文素养》荣获三等奖。2013年5月14日,在湖里区第五届小学语文教师现场下水文竞赛中,洪少武获得一等奖,张如卿二等奖。

6.有效备课,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在本教学模式中,课堂师生互动的时间控制在二十分钟左右,教师要在二十分钟内解决一节课的重难点,这对于老师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挑战,为了能够有效教学,高效教学,在备课阶段就要求教师要据班级大部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备课,教师在备课中依据学清,将学会真正不会之处作为重难点,寻求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将有限的时间内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帮助其突破重难点。

而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研究教材,还有研究学生,做到真正的有效备课,而在课堂之外的有效备课也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对于新教或老教师来说,这样的备课方式对其教学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教一篇课文不能零碎地去讲解,而是应该找出一条线索,让学生依靠这条线索去理解课文,学会学习。教师要创设出探索的教学情境,让生自己去学,师只是作为一个帮助者;而线索的发现或是词语的表情达意甚至是文章的谋篇布局都需要教师认真地研读教材。只有认真地研读教材,才能够发现课文中的重难点,才能发现教学的线索与训练点。

7.阅读链接,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学研究者呼吁:教语文不是教教材,语文学习更不能只停留在课堂学习中,而应该以课程教学为主题,充分扩大学生的学习语文的范围,把阅读由课内转向课外。学生的阅读要由课内转向课外,这一目标的实现只能是依靠教师观念的转变,在课题研究中,有效的阅读链接要求教师静心选材,不断地丰富语文学习的资源,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的转变。在研究过程中,教师的语文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从开始无法适应,到现在的认同,并积极寻找更好的课外阅读链接,自觉地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料,教师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认真教学。

8.角色转变,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互动·阅读·训练”教学模式让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在课堂上不再是一味地让老师讲解,而是老师给学生创造出学习的情境,提出学习目标,让学习自主探索、发现。角色的转变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课前备课要准备充分,在课上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语文学习的奥秘,同时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机智必不可少,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要做到收放自如,能引导孩子进行良好的探究活动。经过三年的课题研究,在这样的教学模式,我校教师成功地转变自己在课堂上角色,在课堂上放手给孩子,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支持,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在不断地提升中。

五、讨论

1.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理论与实践意义:

(1)课题研究推动了语文课堂改革

两年多来,学校领导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积极实施深化研究,课题组成员带头学习教育理论,带头课改实践,带头撰写教学论文。全体语文教师做到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大胆实践,勇于探索,逐步在全校构建形成了“互动•阅读•训练”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在平常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改变了分析串讲式的语文阅读课,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课程改革。

(2)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互动•阅读•训练”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有效地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能和综合素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目前,全校学生的写字阅读、口语交流、听力写作、征文演讲等语文素质测试成绩逐年提高,发展态势良好,参加市级语文素质测试每年获得优秀成绩,数十篇学生习作发表于各种杂志刊物,语文学科成绩调研抽测始终处于前列。

(3)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本课题的实施牵动了大批教师的参与研究,促进了教师群体科研意识的增强,提高了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一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较大转变:我校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呈现出了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主动的活跃气氛,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充分体现了师生在课堂上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生命力。二是实验教师的专业研究能力得到了培养与发展。三年来,全体实验教师带着参与科研的热情与困惑,积极学习和钻研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享受语文、享受学习,教学观念得到了转变,教书育人的责任心进一步增强,促进了自身专业水平,提高了自身教学品质,初步形成了各自的教学特色风格,在学校各年级中培养了一批校级语文骨干教师。

(4)结论

“互动·阅读·训练”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课题研究在我校开展了三年,促进了我校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阅读习惯逐渐养成,写作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这证明本课题研究是卓尔有效的。

2.改进与完善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也发现在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我们要注意几个共同的问题:

1.教学模式可以多样,但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学模式,必须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语言文字的进行思想教育、情感熏陶、发展思维、发展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2.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乐于参与教学。

3.模式要具有可操作性,有一定的操作程序,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操作。

4.要研究教学模式,但不要模式化。不要造成教学思维的僵化。任何一种模式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课文而已,因学生而异。

5.模式研究要与其它相关因素共同思考。如:教学目标、教学原则、结构形式、相关策略、评价检测等等。

我想,伴随着课题后续的深入研究与实践,这些问题必然能够得到解决,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六、参考文献

1.维果茨基著:《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余震球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李伟胜.实验研究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6.陈瑶.课堂观察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7.吴金程.对小学语文“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模式应用的探究.学周刊C,2012,(3):51.

8.徐鹏.新课程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思考.读与写杂志.2012.(6):215

9.冉爱英.浅谈新课改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新课程·小学,2011,(1):6.

10.王素娟.谈小学语文教学主题发展的模式.教改创新,2011,(5):10

11.强小荣.“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科技教育,2010,(7):143

12.鲁令琨.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文字训练.语文教学,1999,(9):21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