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 作业周期 : 2018-11-052018-12-20

作业要求 :

提交1篇课题研究报告。

题目自拟。

要求:

1.格式清晰,页面整洁,字数不少于500字。

2.图文结合,适当加入活动过程中的照片。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未防止编辑时间过长掉线,请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附件也可附在下方。

 


发布者 :教务

研修作业

提交者:学员张小恋    所属单位:厦门市康乐新村幼儿园    提交时间: 2018-12-18 10:24:26    浏览数( 0 ) 【举报】

家园合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厦门康乐新村幼儿园  张小恋

    摘要: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互相衔接…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在幼小衔接中,要注重家园配合,帮助幼儿做好入小学的准备工作,使幼儿轻松、愉快地进入小学。

关键词:幼小衔接  幼儿园  家庭  共育

幼小衔接,既是一个从学前期进入学龄期的重要阶段,也是孩子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家长是幼小衔接中不可缺席的关键人物,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的认识,参与幼小衔接的态度、能力也会影响到幼小衔接工作的效果。如何有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我觉得,只有幼儿园和家长携手起来,家园合力才能使幼小衔接工作更有成效,才会让孩子迈向小学的步伐更轻盈

我们在开展幼小衔接主题活动前,我们就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态度、做法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表包含了家长对幼儿上小学的兴趣度、幼儿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三大部分内容,并以单选题、多选题、问答的形式呈现。这次调查表的回收率是百分百的,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社会发展,家长文化程度越来越高,育才意识也越来越强,他们重视子女的培养,关注幼小衔接工作。但是通过调查表的内容填写,我们看出了家长们在幼儿入小学准备的问题上,还是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比如有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小学跟不上学习,反复的让幼儿练习读写拼音、机械化的识字、学珠心算等;有的家长认为教师一定要“严”字当头,对幼儿在园玩游戏很不理解。当然,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要先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在做好幼小衔接前,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是首要任务。

一、在思想上,达成共识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幼小衔接,争取在思想上家园达成共识。

(一)召开家长会,碰撞共鸣

家长会能将班级所有家长集中在一起共享信息、共商教育,是家园有效沟通的一个平台,是一个有效的家长工作形式。因此,我们在幼小衔接中,召开了家长会。在园级家长会上,我们请来了专家和小学老师来为家长们进行讲座,不仅给家长正面引导还进一步纠正家长对幼小衔接认识的偏差,并预留足够的互动交流时间以满足家长的提问需求在班级家长会上,我们班级老师根据各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向家长介绍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教育指导思想、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最后通过实例说明,让家长对照自己幼儿的发展程度来评价是否适应小学学习要求,并让家长们分析实例中的利害关系,从而形成正确的幼小衔接理念。

(二)开放日展示,更新理念

家长开放日是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在幼小衔接中我们都做些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是更新家长理念的好机会。因此,我们在大班开展了两次家长开放日,通过模拟小学课堂进行幼小衔接活动,让家长充分了解小学课堂,了解幼小衔接中家园该做些什么,进一步让家长转变和更新理念。

(三)多向宣传,全面渗透

大部分幼儿平时都是由爷爷、奶奶接送,我们的一些教育思想就无法及时地跟主要教育者——幼儿的父母进行沟通,因此,我们利用QQ群、幼儿园的宝宝直通车等多种网络平台,向家长宣传教育理念。如在QQ群里,我们有两个家长是小学老师,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特别开设了“幼小衔接你问我答”的活动,让家长们在网上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小学教师来解答家长们的疑问;在宝宝直通车里,我们每周选一些优秀幼小衔接教育文章与家长分享,让好的育儿经验文章端正家长对儿童入学前后要求的认识,实现家园有效互动。我们还分发了“幼小衔接”家长实用手册,利用此手册帮助家长走出“幼小衔接”教育误区,为孩子顺利度过“幼小衔接”做好准备。

通过上述做法,家长从理念上明确了幼小衔接不仅仅是知识的提前储备,更重要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家园衔接在认识上达成共识,为教育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在行动上,相辅相成

在家长有了正确的幼小衔接理念后,我们发现许多家长在幼小衔接中的具体措施很茫然,他们面对自己的孩子出现的具体问题会出现焦虑的情绪,此时,就要我们老师指导家长将正确的理念化为实际行动,用实际行动来解决出现的问题。

我们将家长焦虑的原因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主要有上小学的兴趣、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这三方面的问题,我们从这三方面入手与家长互相配合、共同行动,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

(一)如何激发幼儿上小学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为活跃和最为现实的心理因素,它决定着人的大脑工作的频率,兴趣越浓厚,积极性就越高涨。在幼小衔接中,激发幼儿上小学的兴趣是家园共同做好幼小衔接的第一步。

为了激发幼儿上小学的兴趣,我们带领幼儿多次走进小学参观和了解小学的生活。在参观前我们分发了《我看到的小学》、《我想问》等等记录表,并要求家长与幼儿一起完成记录表。我们引导家长要及时、坚持的与幼儿一起完成调查表,在与幼儿互动时要萌发幼儿想上小学的愿望,要细心观察幼儿的情绪,以热情的态度来与孩子谈话,如对幼儿说:“哇!今天参观了小学,小学肯定很漂亮吧?小学的操场可真大呀,你想不想去操场上运动?再过不久,你就可以去小学上课了,那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呀!”等等。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家长随便吓唬幼儿,如“上小学作业非常多的,做不完老师会批评的!”、“你再调皮,让小学老师好好修理你”“上小学可是要考试的,考不好是要留级的”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会使孩子未入学校就产生恐惧感。其实,大班幼儿对小学生生活一无所知,能成为一名小学生对大班幼儿来说无疑是一件新鲜和令人兴奋的事情,这时候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长都应该用正面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并耐心的陪伴,体贴的关爱,切实的帮助,让幼儿带着这份美好的期待走进小学。

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我们还请每个家长帮幼儿挑选他喜欢的书包和学具,让幼儿每天背着书包来上幼儿园,并鼓励幼儿说:“背着书包上学,可真神气!你真像个小学生!”;在家里鼓励幼儿与小区里的哥哥姐姐玩,在相处中感受哥哥姐姐丰富的知识,告诉幼儿上小学能学很多丰富的知识,以后能像哥哥姐姐那么厉害,从而萌发想当小学生的愿望;家长还可以和幼儿说说自己上学的有趣经历和课余生活,在增强亲子关系的同时,可以让孩子多一份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二)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孩子受益终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授之以知识更为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按时完成作业、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看书姿势等等。在“按时完成作业”这方面,我们针对幼小衔接课程,每天都会分发调查表和学习单回去,并让幼儿当小传令兵,把学习任务转达给家长听。在家长方面,我们引导家长要配合我们的工作,督促幼儿每天按时完成任务。家长可以在回家的路上让幼儿说说:今天老师布置了什么任务呢?”“要准备些什么材料?”回到家后,如果幼儿忘记任务的时候,家长要及时提醒、帮助和鼓励幼儿按时完成调查表和学习单。如果孩子主动、积极完成后,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

在阅读习惯方面,我们结合“亲子图书漂流活动”,引导家长家长每天抽出一点时间与幼儿一起阅读一本书,并填写 “我的读后感”;建议家长要以身作则,每天读书、看报,用行动潜移默化来影响幼儿。

在培养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看书姿势时,在幼儿园里我们进行有关培养,将握笔姿势的口诀和儿歌告知家长,并引导家长在家里用多种形式,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及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的坐姿、握笔姿势、看书姿势,我们开展“坐姿、握笔姿势、看书姿势”的比赛,这些活动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常规和学习专注性。如讲文明懂礼貌、按时上学放学、能在规定时间内独立或合作完成任务等,这些最基本的学习常规,必须家园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帮助孩子养成并得到巩固,从而使之顺利地完成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角色的转换。

(三)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孩子在学校的问题、学习上的问题,很大部分是生活上问题的反映,比如一个做事没有条理的孩子,学习中粗心也就难免,因此,在幼小衔接中,家园共同关注幼儿的生活教育,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应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我们引导家长在家里教幼儿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如折衣服、叠被子、擦桌子、整理书包、整理房间等;同时,在家里要给与孩子独立的空间,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准备要带到幼儿园去的东西,自己整理书包,自己收拾玩具、图书等用过的物品。除此之外,要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帮忙擦桌子、扫地、择菜等等,增强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了提高幼儿参与的兴趣,我们在幼儿园里也开展了“小小值日生”等活动,并通过一些竞赛性游戏如“整理书包比赛、折衣服比赛等等”,在游戏中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这样幼儿进入小学后就会很快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

三、结论

幼小衔接,并不只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家庭教育和家长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孩子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身体素质、学习态度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离不开家长的言传身教。只有家园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激发其上小学的兴趣和愿望,才能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顺利跨入小学。

 

 

 

    参考文献:

    [1]李秀丽 潘进芬.幼小衔接中社会适应性教育的家园协作[J].早期教育.2010

[2]李秀 陈宝华.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