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 作业周期 : 2018-11-052018-12-20

作业要求 :

提交1篇课题研究报告。

题目自拟。

要求:

1.格式清晰,页面整洁,字数不少于500字。

2.图文结合,适当加入活动过程中的照片。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未防止编辑时间过长掉线,请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附件也可附在下方。

 


发布者 :教务

研修作业

提交者:学员叶佳楣    所属单位: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    提交时间: 2018-11-16 12:49:40    浏览数( 0 ) 【举报】

课题名称: 思想品德课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报告

【内容摘要】:

    本课题以教育互动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理论为理论依据,探讨了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为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而应作哪些必要的准备。通过课题组成员们的实践和探索研究,对课题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通过这些必要的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得到了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培养,教学目标也得以更好的达成,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准备策略 实效 合作学习小组  讨论题

【引言】:

在区进修下的指导下,在校领导的具体关注下,通过我们课题组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教育科研与学校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在组内形成了教育科研的浓厚氛围,促进了课题组成员的专业化发展。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1. 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国际和人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将日益频繁。是否具有协作精神,能否与他人合作已经成为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也使得合作意识,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

2. 课程改革的需要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改革,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1

3. 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也可喜地看到多数老师积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成了一个教学的亮点展现在课堂上。但是我们发现,不少老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各个小组的课堂表现有很大差异,有的小组活跃,有的小组沉闷;

2)小组所要探究的问题的设置流于形式,欠科学性。如有的问题过于简单,根本没有探究的必要;有的则难度很大,学生讨论半天也一无所获;

    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的课前准备不够细致、不够科学。比如课前是否对学习小组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组;是否对讨论题进行了精心的设置;是否对学生进行了必要的合作训练等等。

4. 课题名称的确定及其意义

如果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前不进行充分的、必要的准备,那么在实施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白白浪费了时间。只有做好准备,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才能真正地让全体学生积极、高效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使他们的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和提高,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教学效率。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 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探索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应做哪些必要的的准备,从而实现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方式的效率的最大化,使之真正发挥其价值。

2. 课题研究内容:

通过前期学生问卷对思品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现状展开调查,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映情况,分析实验前期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相关理论学习,结合教学实践,建构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前的准备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 研究的对象

    以我校初一、初二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以初一(3)班和初一(7)班为实验班级。通过问卷调查、对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实验效果,根据实验方案尝试教学实践等手段以获得重要参考意见。

2. 研究方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课堂上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如是否主动参与合作、进行小组合作时是否有足够的热情、注意力是否集中等)获得有关实验的资料。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学生,掌握实验前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学习的情况,了解实验的效果。

对比实验法:通过各个参与实验的班级实验前后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等进行对比,获得实验效果。

 

四、课题研究的依据

1.教育互动理论:在教学中,互动理论和方法被广泛运用与教学实践当中,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互动教学,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教学互动中的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指师生之间在课内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也就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类角色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教学创新的实现关键在于教学互动,教学互动的根本又在于善教乐学。【2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学习者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和机械的记忆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以先前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不断地学习新知识,通过意义建构将其内化为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3】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强调教师是学生意义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3.主体性教育理论:教育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这一主体转化为学生自身发展的新需要时,才能真正促使学生的身心向高一级水平发展。苏联一位著名教育家指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是每一位优秀教师工作中的座右铭。这句话凝练地表达了教学工作最本质的规律,教师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其内动力,形成稳定、健康的心理品质,从而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成为学习中的成功者。4

4.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5】合作教学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由于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深刻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学生间可以进行交往与合作学习的前题。只有在有交往、有知识和经验存在差异的人的场合,才会有教学的出现(季亚琴科语)。合作学习今天在多数国家都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予以研究应用。

5.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分为九个范畴,每个人的智能分布是不同的。他从智能的本质出发,首先回答何为智能,智能有哪些基本的类型;主张在不同的个体中,其智能的组合及构成存在着个体的差异。6】这在教育教学领域首先给予我们二点启示:一是几乎每个学生都是聪明的。每一位学生都有其优势,每一位学生也都有其劣势,一个学生不可能作到任何一个方面都比其他的学生强,也不是任何一个方面都比其他学生差;二是学生具有差异性。这些使得学生通过合作来学习成为了必要和提供了可能性,也为我们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准备策略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五、研究方案

(一)准备阶段:

(二)启动和实施阶段:

1. 课题组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了解了学生对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现状的反馈情况;

2. 学习科研理论,初步构建了小组合作学习准备策略,并在策略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

3. 实验教学。

    2018.9-2019.6月进行了实验对照研究,以我校陈丽敏老师所教的初一(3)班和吕琳艺老师任教的初一(7)班为实验,在这期间在初一(7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仍然采用一般的方式,并对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4.  2019.9-2020.6月这一段时间内主要是通过开展市级研究课以及校际交流课形式,把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初步推广,从课后老师的评价来看获得了高度的肯定。

(三)总结阶段(20209月--20213月)

    课题组搜集完善各种资料,组织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及研究报告,进行结题评审。

【研究过程】

(一)宣传发动: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课题组成员及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比较陌生,为了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提高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首先得让学生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过程和方法,这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课题组成员更应该钻研这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二)确定指导策略,做好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前的准备;

    经过课题组成员课堂实践研究,确定了以下指导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着学习者将要发生什么变化,既决定着教学结果将是什么。根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教学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新课程强调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应不断朝着三维教学目标的方向进行,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2.把握教材,为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做必要的准备;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从学科或生活的问题(任务)出发,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以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实践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但就教学内容而言,虽然初中思品有许多可进行合作学习的素材,但并非所有知识都应该或都适合本校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因此,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前,要注意选择适合的内容。哪些内容能让学生合作,是否有必要合作,根据学校的设施能否开展,教师事先要心中有数,而不能盲目或随意而为。另外,既然是小组合作,那么实施合作的主体即小组设置的是否科学对合作的结果就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把后进生都编在一组,那么这个小组就很难解决自己组所要解决的问题。那是不是把优等生和后进生组合起来编成一组就行了呢?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也是很重要的。总之,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是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学习,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的必要前提。我们认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教师要做好以下准备:一要钻研、熟悉教材,把握教材的内容体系,并根据教材的知识点、知识块科学合理地提出问题。二要对全班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三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合作指导与培训。

3.对比实验效果,形成实验结论。(详见成果分析

【研究成果】

(一) 实验效果与分析

通过初一下半学期的实验,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下:

1. 学生学习成绩的测试情况:

 


上学期期末考试

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

初一(3

初一(7

初一(3

初一(7

初一(3

初一(7

平均分

808

806

836

812

887

828

优秀率(≥85分)

738%

737%

798%

746%

866%

752%

及格率(≥60分)

97%

97%

99%

98%

100%

99%








    由上图可看出,在实验前,两个班级的成绩总体上是相当的。实验过程中,期中考试时,初一(3)班的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三个指标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初一(3)班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前做了必要的准备,其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三个指标均比上学期有了很大提高,并且提高的幅度要大于初一(7)班;在期末考试时,初一(3)班的进步更是明显,并且提高的幅度更是明显大于初一(7)班。这表明,我们所探索出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准备策略,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对学生的成绩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虽然成绩不能说明一切,但是成绩的进步也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提高、能力的增强,以及教师教学目标更好的达成。

2. 实验前期及后期的学生问卷调查情况(满分10分)

     实验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包括学生的讨论效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学生展示讨论成果的积极性、对讨论题是否感兴趣以及是否愿意和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共五个方面的内容,问卷调查结果如下图:


前测得分

后测得分

初一(3

初一(7

初一(3

初一(7

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解决问题

7.8

7.7

9.7

8.5

自己所在小组成员能否积极参与讨论

8.6

8.7

9.1

8.8

自己所在小组成员是否积极展示讨论成果

8.2

8.3

9.3

8.9

对自己小组所要解决的讨论题是否感兴趣

7.6

7.5

9.4

8.7

是否愿意和小组成员一起讨论

9.5

9.6

9.9

9.7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在测试前,两个班的情况大致相当。通过实验,初一(3)班通过利用科学的分组和科学地设置讨论题等手段,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学生的的讨论效率即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增强,学生参与讨论和展示讨论成果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学习兴趣和合作的意识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而初一(7)班则无较大变化,有的方面甚至出现了倒退。这说明,通过我们的研究所探索出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准备策略,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3. 实际课堂教学情况

    从课堂教学的情况看,实验前,上课时有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时经常左顾右盼或者低头不语甚至睡觉的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学生不能积极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来,学生展示讨论成果也不积极主动。在实验过程中,上述的情况有了很大改观,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把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对于提出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并敢于展示。在课堂上睡觉的现象虽然偶尔也会发生,但明显减少。通过12 名(成绩上、中、差名4 名)学生的访谈,学生普遍反映通过科学化、合理化的分组和设置讨论题,自己所在小组解决问题的效率更高,对讨论题也更感兴趣。从观察到的和访谈所得到的这些情况看,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力,还是解决问题的效果,都比以前有很大提高

(二)课题组成员所取得的成果分析

     在课题研究实践中,教师的素质不断提高,课题组成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得到提升,教学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发展。

    首先,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多数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前必须做充分、必要的准备的观念得以确立。教师开始结合教材情况和学生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学的分组,开始科学合理地设置问题,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

    其次,教师的学科教育教学水平、科研意识和能力都得到提高,在教育教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1、教师区级以上公开课以及示范课情况:吕琳艺老师的《与人为善》、《勿为小恶》、《处处保护》,陈丽敏老师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等公开课,被作为区级公开课参与展示,广受好评。

2. 教师参与教学评比和论文评优获奖情况:吕琳艺老师的论文《浅谈小组合作探究在思品教学中的运用》在市政治协会课改上参与讨论,并录入汇编。吕琳艺和陈丽敏老师均获得湖里区政治组评课比赛一等奖。在参加校岗位练兵中,陈丽敏老师荣获个人二等奖,吕琳艺老师荣获三等奖。同时,吕琳艺老师被评为湖里区初中教改实验活动“先进个人”。

    最后,课题研究为以后的教育教学积累了大量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案例和素材,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课题研究得出的重要结论以及思考

    实验的结果证明,在思品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一种有效方法,但是能否取得我们预期的效果,还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是否在实施前做了充分、必要的准备尤为重要。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认为在实施前应做好以下的准备工作:

    首先,合理、科学地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理、科学地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作用的重要前提。怎样才能组建一个合理、科学、高效的学习小组呢?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种办法:

1、可以以学生小群体为核心来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在各个班,随着学生的学习和交往,有一种不用组织就自然形成的小群体。由于小群体中的成员之间有共同的语言和行为模式,因而有较强的凝聚力。在这种形式的分组中,教师把分组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小群体,改变平时固定的座位,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这样组成的学习小组,组内的氛围是宽松的,学生的精神是自由的,思维是活跃的,小组内的合作学习能得到较强的互相促进。当然,这种合作学习小组调控要得力,训练要到位。不然,在合作学习时容易出现放羊现象

2、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能力与水平来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1)同水平组合。

-组合。 由于优生的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因而他们能够适应并且也喜欢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通过这种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够使得他们得到跨越式的发展。

-组合。让学习困难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视合作学习任务而定,若合作学习的内容简单,则对学习困难的学习小组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若合作学习的内容比较复杂,则有较大的制约作用

-组合。这种水平的学习小组,由于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合作基础,还有较强的合作、探究和交流的需要,因此,在合作习惯养成、合作技能具备后,有较强的合作实效性。

    其次,异水平组合。

组合。有的教师把优、中、后三个学习层次的学生,根据其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性别差异等进行搭配组合。通过实践,反映出这种分组法具有一定科学性,但需要长期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的培养,让优、中、后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内的作用和地位。

中、中组合。有的教师把优、中、后三个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根据其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性别差异等进行中、中组合。这种学习小组的组建,对于难易适中的学习任务,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比较大。

    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方式其实是可以相互补充的,并不是互相矛盾的,课上可以几种不同的组建方式共同使用,相互配合。我在刚开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时没意识到这点。有一次我讲《竞争?合作?》,我采用了--组合,认为这种组合是最合理的,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有,问题讨论的效果应该不错。结果有一个讨论题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吃?你觉得合作的核心是什么?,我的意图是让学生观看课件,结合课本,得出集体主义是合作的核心这一结论。结果学生几乎都看课件,课本没仔细看,而这一结论又在课本比较隐蔽的地方,最后没有小组能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原因就是因为--的组合,虽然兼顾各种类型的学生,但是这样的小组能力不能达到最强,遇到难度大的题目,往往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我后来在另外一个班上这节课时,就用-组合安排了一个小组,其他的采用了--的组合和-中,中-的组合,保证了难题有小组可以自然解决,一般题目也可以得到解决,实现了教学的预设。

    再来,合作学习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7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获。如果不作任何安排,任由几个小组成员自由发挥,那他们便会七嘴八舌,谁也不理会谁,整个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学生从合作中得不到任何的提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成立小组时给他们分好工显得十分重要。如:可将班上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4~6人为宜,再给每个小组成员分好工: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一名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还有一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出汇报。每个学生都各尽其责,每次合作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充实而有效的。教师每次组织小组合作时,也轻松了,不用担心谁在小组里无事可做或唯我独行了。

    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直不变的,在一定周期后,调换小组成员的角色,这次担任小组长的下次去担任汇报员,这次担任操作员的下次去搞记录,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几个角色都了解,都能胜任,并明白这些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最后,教师要对学习小组成员进行适当的指导与培训,使他们初步掌握合作的技巧和合作的技能。

    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未等其他学生发言,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这时就需要教师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人的意见等。因此,可在小组合作前这样规定: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课堂尽管采用小组学习的组织形式,但所讨论的问题没有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索性,学生不加思考就能回答;有的所讨论的问题虽有思考性,但是难度又太大,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很难取得另人满意的成果,自然也就不能顺畅的展示;有的问题设置的也不错,需要学生去思考,去合作,但是这只是对于学优生,对于学困生还是有较大难度,他们很难融入到讨论中。

    如有一位教师讲《少年能自强》这一课,在讲扬长避短是自强的捷径这一论点时,举了刘翔的例子。例子大意是说刘翔最初是练跳高的,后来身高和弹跳都没优势,就改练跨栏,最终成为跨栏名将。这位老师设置了讨论题刘翔的自强靠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是显而易见的,根本不需要讨论。结果有的学生在问题刚提出就有了答案,大多数学生一听也恍然大悟,直接说出了答案,导致讨论活动不能按计划进行,幸亏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不错,及时赞赏学生聪明,直接过渡到下一环节。

    所以,合作学习要真正富有成效,教师必须要精心设计所要讨论的问题?怎样设计呢?这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讨论题的难易要适度。一般来讲,教师提出的讨论题要遵循难度大于个人能力,小于小组合力的原则。

    难度大于个人能力,使小组合作成为必要;小于小组合力,可保障小组合作的成功。教师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问题不能太难,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若是问题太难,学生不知从何人手,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造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若是任务指向不明,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无法讨论。但也不能过于简单,过于简单就会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若是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就会流于浅层的思维,不能对问题进行实质性的探究,表面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难度要处于最近发展区内,这些问题不能离开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也不能超越学生当前的认识能力,这些问题经过合作学习小组的努力应该能够得到解决。只有这样的难度才会激发出学生合作的潜力,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2.讨论题要有一定的梯度和层次。

    教师在设计讨论题时,要考虑到这些讨论题是否能够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和主动探究知识。要尽可能多角度设问,设问梯度由易到难,由表及里,以便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要考虑到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合作的功能。

以上是我们通过研究,所形成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准备策略。实践证明,通过这些必要的准备,大大地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真正地让全体学生积极、高效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使他们的能力真正得到了培养和提高,更好地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了教学效果。

 

六、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只是对思品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应做哪些准备进行了实践和初步的探讨,由于时间比较短和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经验不足,水平有限,致使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课题研究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商榷,也还有不少问题需要在未来继续探索:

1、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较好地落实到思品课堂教学中,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还有待在今后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去探索。

2、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评价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是初中的学生,对非初中的学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否也具有相同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每一堂课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学任务的预期完成之间的矛盾仍需花大力气解决,解决的关键仍需老师在课前如何充分地进行预设。

 

七、参考文献:

1】韩国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的挑战与应对》.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2】李果应:《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理论研究》.http://www.doc88.com/p-682406467665.html  20091125

3】王锦化,孟庆华等:《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对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1).

4】百度文库:《主体性教育理论》

http://wenku.baidu.com/view/e6a84821192e45361066f596.html

5】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1

6】曾晓洁:《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新视野》 比较教育研究 200112

7】洪家平:《合作学习分组的三大误区》.学科教育.2000年第6期。

8】井强:《如何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研究.2009.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