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实践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8-11-082018-12-07

作业要求 :

参训学员通过学习课程资源,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针对你校的某一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可实践的方法,完成一篇问题解决方案。要求方案有新意、阐释有特色,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和推广性。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字数不少于500字。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实践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蔡丽妹    所属单位:文昌市第一小学    提交时间: 2018-12-05 09:38:41    浏览数( 13 ) 【举报】

劝阻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案例
案例介绍:
        李林的接受能力很强,小脑袋里装的东西蛮多,见多识广,性格比较活泼,爱说爱动。可惜人缘不好,经常会有人报告说他骂人,打人。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的朋友不多,但却是挚友。让老师和价值头疼的是李林,迷恋上了网络游戏。为此他可没有少挨打,家里父母也因此砸坏了两台电脑,可是李林却依然如故。在他的父母眼中,这个孩子几乎不可救药了。他们对他简直万念俱灰。他们好多次都想冲到网吧里,把人家的电脑砸个稀巴烂。电脑、网络真的那么可怕吗?难道他们是魔鬼吗?

案例分析:
        沉溺于网络,是现代许多孩子的一个共同问题。但是,孩子们为什么会沉溺于网络,这个心理原因我们却必须得弄清楚。首先,内心孤单寂寞是内因。我曾经问过那些经常上网吧的孩子,他们都说在家里没人陪,很无聊。李林也一样,他说家里没有人爱他。一个月不见父母的面都是常事,他说游戏可以让他觉得快乐。一句“快乐”道出了李林的心理现状。陷入网络不能自拔的孩子,大多是在生活中不能得到真爱,而迷失自我的类型。他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受到父母的责骂,甚至人格的侮辱。在与李林的父母交谈过程中,我请他们说出儿子李林的几个优点,结果是他们一再摇头。还有个经常迷恋电视的女孩子,说自己一个人很寂寞。父母各忙各的,谁也懒得搭理她。她总是觉得孤单,电视打开后,心里就会好受些,电视就像是个朋友一样。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孤单感。这一点对于独生子女来说,是普遍存在的。其次,网络的五彩缤纷是外因。在家里除了大人的唠叨、苛责,还有那写也写不完的作业,一个小孩子还能有多少兴趣,又能维持多久呢?而网络里那些自由自在的游戏、随心所欲的心灵空
间,都为他们提供了发泄场所。李林第一次进网吧,是因为被爸爸数落了一顿,心情十分沮丧,这时候被同伴叫去,无意中玩起了游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班里大部分的孩子都有类似的情况。在孤单寂寞的时候,网络就好比一个善解人意的伙伴,可以容忍你的一切,满足你的一切,这些连大人都无可招架,何况一个失去关爱的孩子?有时候仔细想想,孩子沉溺网络,其实是大人将他们推进了网吧。如果在孩子失意的时候,家长能够陪在身边,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满足,不让他们因为痛苦而选择一头扎进网络的虚幻世界,那么这些孩子何来的网瘾?当孩子犯了网瘾的时候,我们更不能将一切罪责全部推到网络身上,客观地说,网络极大地推进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孩子没有使用好这个工具,就来怨天尤人。我们要做的是检讨自己的错误,认识网络的正面作用,引导孩子合理利用网络,但对于沉溺网络的孩子们来说,错误使用电脑,反倒让电脑控制了自己,才是问题的关键。当务之急,就是帮助孩子找到迷失的那个自己,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
解决措施:
         孩子之所以误打误撞进入网络游戏,就是因为当初没有家长的引导和监管,导致他们失去了自控力。事情一旦发生,对于孩子来说,我们的打骂是没有用的。只有从内心里反思自己的行为,然后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才能让他们一点点改变。
这里有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1.让孩子明确电脑、网络的意义。网络是工具,永远为我们所用。
2.绝不让孩子做电脑的奴隶,这一点从孩子接触电脑之处就必须申明。
3.不能过分限制孩子接触电脑。我们知道,距离产生美,你越是限制,其实孩子心里的期望越热切,不如放开一点时间给孩子,让孩子在电脑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比如画画、写字、写空间等。
4.给孩子讲清楚那些网页不能看,那些网页有用。最好给孩子一个主题,让孩子能够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浏览习惯。
5.为了发挥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自主选择几个网页,作为固定浏览,当做每日必读的课外书。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12-05 10:33:30

实践研修成果

最新实践研修成果

推荐实践研修成果

热门实践研修成果

热评实践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