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线下实践报告 > 正文

作业标题 :线下实践报告 作业周期 : 2018-10-252018-11-30

作业要求 :

内容:

通过本次线上的学习,结合个人线下的教学实践经验,在作业截止时间之前提交1篇“线下实践报告”。

要求:

  1. 题目自拟

  2. 字数不少于12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 作业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

  4. 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温馨提示:

  1. 被辅导老师批阅成不合格的,可以在截止时间之内重新提交;

  2. 为了避免在编辑的过程中由于输入时间过长导致系统自动掉线而造成不能正常提交的情况,建议各位学员先编辑在word文档里,编辑好后在使用粘贴复制的方式复制在文本框里

发布者 :项目组

线下实践报告

提交者:学员李凤莲    所属单位:渠县琅琊镇第一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 2018-10-26 22:07:02    浏览数( 0 ) 【举报】


                   浅谈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学改革成为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应新课程理念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改革旧的教育理念,真正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理念,是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因为理念是行为的灵魂,教育理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理念中产生出来的。其次,先进的教育理念要通过先雾里看花的教育行为体现出来。教育理念的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行为的转变中进行。理念不转变,行为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行为不转变,理念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只负责学。教师的行为是教,是传递,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学生而方,教师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没有教师教的行为,学生的学就失去了方向,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如果教师的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行为,是教师向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老师是教学的主角、主宰者,学生跟着老师学,老师怎样教,教什么,都是由教师而定。形成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抄的教学模式,课堂的“双边活动”变为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老师教会的,而不是自己学会的,更不用说会学。教学共同体变为了教的单一体,学的独立性、创造性丧失了。而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思想,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学应充分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转变教学行为的重要标志。因为每一个复函和事老肩并肩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都是有情感、有尊严的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更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同时,还应关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绪生活、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越来越积极,学习的信心越来越增加,感到学习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对学习充满渴望和追求。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的增长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


二、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


   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是教学追求的重要价值。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没有将学生当成一个独立的、发展的人来看待,仅仅关注学生眼前的成绩,特别是考试成绩,使自己的教学变为当前的、功利性的。教学的价值定位于“考试”“分数”。教学行为表现为一切为学生取得高分去组织、去研究、去实施自己的教学。新课程的教学应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负责,为学生一生的幸福负责,是提升学生生活质量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教学。因此,教师不能把知识传递、学生掌握知识多少、考分高低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不能把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能力和个性的培养者,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另一方面教师应树立“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的理念,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对待自己、对待同学、对待社会、对待身边的事物,即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


三、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是丰富我们教学内容的宝贵需求,要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今天的学生是具有独立品格、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主要表现为:每个学生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都能积极成长,是有培养前途的。他们正处于一个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还需要在教育中发展,在教师的指导下成长。学生并不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遗传素质、社会条件、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各异,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特长和智力等个性特征的完整的人。他们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教师应珍视学生的差异性,认识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应将学生的差异性看成我们教学的宝贵财富,去珍惜、去爱护、去开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将教学只看成统一共性的活动,采取一种统一“知识灌输”的方法,而应激发学生独立、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将学生当作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和满足他们的需求。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理解定理、公式和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知、自己观察、自己分析与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折事理,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四、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人尊严


   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人尊严,是我们教学行为必须遵守的原则。学生的尊严是学生生命的一部分,学生的人格应当受到尊重。教师首先应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者会有教学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需要。教师对学生尊重应表现为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聆听他们的声音。要平等、友善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更要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享受老师的教学和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怜悯和欢乐。


五、关注学习中的学生


   关注学习中的学生,是我们追求教学行为价值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教师的教育下,通过学习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这一过程是在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中完成的。在教学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智力类型,过去有的教师关注学生的智力的高低,往往是按照一种智力类型去要求一群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用一把尺子去“量”所有的学生,而这把尺子就是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逻辑智力,不去关注其他智力类型学生的表现和学习状态,可能还将他们定格为差生。事实上,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力类型是多元的,每个人的智力类型是不一样的,由于智力类型相异,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会不一样。“多一把尺子”,就会有多一些关注,就多一批好学生,所以教师应构建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改变那种“清一色”的学生智力观,关注学生的智力类型,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建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习者要将学习的知识与自己日常的直觉经验联系起来。实际上,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还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重视直接经验,教学中将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的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教学资源。将间接经验通过改造、整合变为学生的直接经验,成为学生素质的有机部分,体现“学习不是‘占有’老师的知识,而是为了‘生长’学生的知识”的教学观。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学生学习活动主要是聆听、答问、练习和记录这样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呈现出整齐、集体化的特征,教师习惯于统一指导教学模式。没有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新课程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有个性地学习,使学习过程从纯粹被动接受、记忆过程,变为从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中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的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局面中走出来,在学习生活中焕发出新的生命。


   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变化,必将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而且在师生互动中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教师的个人特征和教学智慧充分的体现,标志着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进步,意味着教师开始了自己个人特征的专业知识的构建,形成富有“个人特征”的知识结构。这将昭示着我们的教育是为学生终身负责的教育,是有生命力的教育。


 

 


老师评语

线下实践报告

最新线下实践报告

推荐线下实践报告

热门线下实践报告

热评线下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