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讨交流

如何抓住数学本质优化概念教学

发布者:黄美华     发布时间:2019-01-02 浏览数( 0) 【举报】

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额反映,是数学的细胞,是数学知识的基石。理解数学概念是发展思维、培养数学能力的前提。在教学实践中概念教学极易流于“形式”而忽视“本质”,学生只能囫囵吞枣,消化不良。如何抓住数学本质进行概念教学呢?

一、提供丰富素材,深化感知

数学来源于生活。感性材料是学生感知概念的基础。教学中,首先要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充分感知,为建立概念作铺垫

如教学圆柱的高时,如果仅仅出示正放的圆柱的高或不介绍圆柱在生活中的其他叫法,那么学生在练习中可能会遇到问题。圆柱的高是指两个底面对应点之间的距离。所以,不管圆柱怎么放置,只要找到两个对应点,就找到了圆柱的一条高。其次,在生活中,圆柱的高有不同的叫法,如一枚硬币的厚度约是2毫米,井深10米,水管长5米。解题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描述,只有抓住圆柱的高的本质,了解其它叫法,才能顺利解决问题。

像这样,不局限于教材,延伸到生活中,提供丰富的素材才能使学生对概念的感知变得更加丰富、深入

二、用心设置问题,渗透本质

在感知大量的学习素材后,只有适时对素材进行加工提炼和数学思考,才能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数学表象,为抽象概括数学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如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在比较角的大小有两个误区:①比边的长短;②把角转化为三角形来比较面积的大小。角的本质特征是两条边所夹的这部分是角,也就是角的动态定义: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一定义所包含的意义,也只有理解了这一定义,学生才能理解为什么角的符号会标注在两条边之间,也才能理解为什么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为了使学生对角的认知从“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图形”上升到“两边之间的空间区域”,我们可以利用活动角,来引导学生构建“角的大小”的表象。例如先让学生玩手中的活动角,变大或变小;闭上眼睛,在心中画一个角,并让它变大;说一说你是如何使角变大的?如何使角变小的?在角的变化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这样立足概念本质的问题才能建立起清晰的数学表象,揭示概念的数学本质。

三、放慢教学节奏,自主概括

    概念的获得是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结果。而概括是具体到抽象,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理性的认知过程。学生只有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才能对概念本质内涵产生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的《认识几分之一》时,为了让学生明白的意义,我设计了“折长方形纸的,并涂色”的活动,动手操作后,让学生交流汇报。

1:我把长方形横着对折,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2:我把长方形竖着对折,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3:我把长方形斜着对折,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师:(追问)涂色部分形状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

生:都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

师:对!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

通过动手操作,交流汇报,在对比中,得出“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从而揭示在折纸活动中的意义。

    在归纳概括的环节,教师应适当放慢教学速度,让学生深入参与概念的抽象概括的过程,才能更好的理解概念。

四、精心设计练习,灵活运用

在练习的设计上,我们应尽可能地做到针对性、趣味性和多样性,使学生在学习新课后能更好地巩固、强化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如《乘法分配律》的练习,我们应紧扣乘法意义,凸显定律的本质内涵,告别题海战术,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研讨交流

最新研讨交流

置顶研讨交流

精华研讨交流

热门研讨交流

AI推荐 换一批